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靖宇(抗日民族英雄)

杨靖宇(抗日民族英雄)

担任东北反日总会的领导工作,后又派他担 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任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不久又兼满洲省委军委代 理书记。
1932年11月,以省委代表身份被派往南满,整顿各县党组织、抗日游击队和义勇队,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 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和第三十七军海龙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 1933年秋,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东北建立党领导下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以南满游击队和海龙游击 队为基础,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 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联合南满16个抗日武装部队召开大会,成立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 挥部,杨靖宇当选总指挥。同年11月,召开中共南满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南满临时特委,并正式建立东 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1军成立后,杨靖宇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原则,领导部队挫败 敌人的秋季“讨伐”,迅速扩大游击区。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 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影视作品
杨靖宇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 斗的一生,辉煌的一生。他率领东北 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 日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 略意义的功绩。他以草根棉絮充饥, 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气概,更在亿万人 民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后世纪念
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南5公 里,京广铁路东侧的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 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动乱中停工, 1981年扩建后开放,建筑面积4466平方米。 馆门朝北,砖石结构,建筑宏伟壮观,双 檐斗拱,琉璃绿瓦面顶。门楣上书:“抗 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旧居纪念馆”。背面有 朱德委员长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 永垂不朽”十三个遒劲的大字。 《杨靖宇将军》
人物 简介
人物 生平
主要 成就
后世 纪念
人物简介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 生,汉族,河南省确山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 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 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 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 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 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 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 雄模范之一。
人物生平
参加 革命
抗日 工作
壮烈 牺牲
参加革命
1923年,18岁考入河南省立开封纺染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秘密参加革 命活动,之后受党组织派遣,回到确山从事农民运动。 1925年,杨靖宇积极投入“五卅”反帝爱国运动。 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5月,杨靖宇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杨靖宇 参与发动刘店秋收起义,先后创建由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最早的县级农工革 命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和河南省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确 山县革命委员会,并组建河南省第一支革命武装——确山县农民革命军 (后编为豫南工农革命军)。从此,拉开了河南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他 历任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总指挥、确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和临时治安委员会 代理主席、豫南特委委员兼信阳县委书记。
日本人打死杨靖宇之后 为其拍照以验明正身
积极抗日
他团结各路抗日武装,创建了以罄石县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随后,杨靖宇联 合这些反日义勇军、山林队,发动了围攻大兴川、攻克伊通县营城子镇、进攻八道河子、 破坏吉海铁路、攻打东集场子等战斗,使反日部队逐渐团结在游击队周围,进而要求在 组织上实行联合。在这种形势下,1933年7月,抗日军联合参谋部成立。杨靖宇任政治 委员。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三岔子城墙砬子附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 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除东北人民革命 军一军独立师所属部队外,其他各抗日部队共编成8个支队,并且划分了活动区域,统 一调动。杨靖宇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年反“讨伐”的胜利。
1936年6月,抗日联军第一、二军合编为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委。 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 内的斗争。 1937年7月中旬,杨靖宇率1军直属部队在西去联络第3师途中,袭击铁路线上的日军列车,造成抗日声势,在离 黄土岗不远处与日军松原部队遭遇,激战6个多小时,给敌人以重创。 1938年初,杨靖宇带领军直属队从桓仁北上到辑安县老岭山区开展游击战,发动了对通(化)辑(安)线铁路 老岭隧道工程现场的攻袭战。3月,奇袭老岭隧道,使敌人的交通线陷入瘫痪。4月,指挥1军教导团巧袭太平 沟警察所。6月,接连两次袭击通辑铁路土口子隧道工程现场第11、12号老岭河桥梁子等地,烧毁了伪警察所, 炸毁了隧道、桥梁工程,消灭了工地上的日军,解救了中国劳工。
壮烈牺牲
日军接连遭到打击后,急忙调遣伪军索旅对付抗联第1路军, 由1个骑兵团和两个步兵团组成混成旅,武器精良。杨靖宇 得到情报后,率队在蚊子沟口一带设伏。经过激战,消灭 索旅三四百人。8月初,索旅陷入我埋伏圈,被彻底消灭。 1938年11月5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发出给“东北抗日联军杨 司令转东北抗日联军的长官们、士兵们、政治工作人员们”的致敬电,高 度评了活动在沦陷于敌手的东北地区的抗日联军,称其英勇斗争为“在冰 天雪地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的模范”。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和鼓舞下,抗联第1路军从1938年冬到1939年春,转战长白山区,与2路军 联合作战,连续多次冲破敌人的“围剿”,并不断袭击敌人据点,破坏敌 军设施等,给日伪军以很大的打击和威慑。 1939年秋冬季,组织东南满反日伪军“讨伐”作战,指挥部队化整为零、 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 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 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痛击本良
1936年初,日军为了彻底消灭活动在抚顺地区的抗日联军,调集了一个师团的兵力,在 汉奸邵本良一群土匪的配合下,开始大举向抚顺地区进攻。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杨靖宇 采取牵“牛鼻子”的办法,迂回作战。杨靖宇部队分成几个小分队,分散敌人的兵力, 然后采取麻雀战术,用各个击破的办法歼灭了许多敌人。杨靖宇痛击邵本良的胜利,沉 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抚顺地区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战士们的斗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