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结构示意图
19中八年级物理
即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固、液、气。
(真空不能传声)
V固>V液>V气
: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影响弦音调的因素即弦越短越紧越细则音调越高。
: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
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速是不变的
红、绿、蓝(RGB)
例: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注: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规律(或特点):1、像与物等大2、正立3、虚像4、物距等于像距
例:装水杯中的勺子弯曲、河中叉鱼(真鱼在观察到的正下方)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9中八年级物理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如放大镜在太阳光下可以形成亮点)
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焦点)、经过焦点的光线(平行射出)规律:①物进像退,像变大;②2F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1F是成虚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佩戴凹透镜矫正)、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
望远镜:物镜是焦距较长的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或焦距较短的凸透镜
体温计:水银受热膨胀上升,但冷却不下降。
(原因:它有小缩口)
区别: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即溶化时或凝固时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
相同点:都是汽化、都要吸热(使液体和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
不同点:
沸腾:1、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汽化;2、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
19中八年级物理
几点补充:
1、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保持不变,这时的温度叫该液体的沸点,沸点与液面上的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而气压又会随海拔的增大而降低。
2、日常现象与物态变化:
液化:雾、露的形成、夏天吃冰棍看到的“白雾”、烧开水时炉口喷出的“白雾”、冬天哈出的“白雾”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的行星模型):
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体积极小的
原子核里,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转动。
注意:
1、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测量前);
2、物左码右、由大到小加砝码(测量时)
公式:ρ=m/V
单位:kg/m3(国际单位)g/cm3g/ml g/L
换算:l g/cm3=1 g/ml=1000kg/m3
应用: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2.可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可计算某些很难
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4.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
5.可计算液
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
19中八年级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