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外汇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相结合(一)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所谓在汇市的基本分析就是想知道目标货币的供求关系的过程。
货币跟商品一样,供过于求,就跌;供不应求,就涨。
既然关系如此简单,那我们要研究的是:第一,供应关系,第二,需求关系,其他问题根本用不着管。
首先我们来看供应关系,这个并不难知道,只要看美联储的网站,每个月都报告出来。
假设对美元的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美联储开始增加货币供应量。
则导致两个市场的反应:股票会升,美元会软。
货币供应减少,则美元回稳,或升。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开启量化宽松来购买美国国债,当日晚上15分钟欧元暴涨300点。
这就是市场认为美元的供应会增加,所以美元会“不值钱”而引起的反应。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每个月研究货币供应量是金融市场内行第一件要做的事。
知道了货币供应的情况以后,下一步就是要研究需求关系。
一国货币的需求量是该货币的吸引力决定的,而该货币的吸引力,从宏观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该国经济的方向。
为了看清货币的前景,先要看该货币资产的前景。
资产的增值潜力要看该国的股票市场,地产市场,债券市场的前景。
即是说,经济前景好的话,有增值的潜力,实际利率升高的潜力,就是需求增加,那么该国的货币就有潜质上扬。
还要看经济的前景,先看就业/失业情况,国民生产率,政局稳定情况,国际贸易,利率的周期,外资的流入情况,国内的资本运作等等。
这个也是道氏理论的经典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
第二,逐利以及保值的吸引力。
——这个是重点,也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货币的价值并不真正反映其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而是跟整个世界市场的逐利性和保值性来决定的。
第一个逐利性,最好的例子就是日元,在日本的经济还算保持平稳的前提下,日元在经济危机前的2003-2007年保持一直贬值的局面,这就是因为日元的利率在世界上是最低的,在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其它各国央行为了控制市场货币的流动性,都纷纷提高本国利率,从而造成了大量资金卖出日元买入其它高息货币,即息差交易大行其道,客观上造成的后果就是日元不停被卖出,日元贬值。
而保值性的问题则详细研究起来更加有趣——从金融危机爆发开始,危机的始发地美国的货币“美元”,不但没有如大部分遵照道氏理论分析问题的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大幅下跌,反而一路狂飙,其狂飙的过程中还制造了很多类似中信泰富投资外汇衍生品失败巨亏的案例,为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的扩散进行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相信中信泰富这种航空母舰级别的公司在进行资本运作之前都一定是非常谨慎的,但是为什么在严密科学的分析之后,他们的分析师却集体犯了在大方向上南辕北辙的错误呢?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看到了宏观的第一点——该国经济的方向——而没有充分重视第二点,即人性的贪婪与恐惧,表现在市场中的逐利(贪婪)与保值(恐惧)的关系。
用一个很通俗的比喻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去住地下室,大家都喜欢住大房子,最好是别墅,而且最好是带花园的别墅——这就是人的贪婪性,希望自身占有更多的资源,这是生物的天性,没有什么正义与邪恶或者该不该的问题,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一旦“非常时期”开始后,例如战争中的空袭,那么你会发现,地下室或者防空洞是最受欢迎的地方,几乎人满为患,这就是人的天性的另一面——恐惧。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考虑的就不是如何占有更多的资源了,而是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损伤,所以当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开始后,反而是爆发地美国的货币美元开始受追捧——在其他货币无法取代美元的世界结算货币地位之前,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是相对最安全的。
-------------------------------------------------------------------------------------------------------------TO BE CONTAINUE....下面第二部分要讲的是如何从微观分析具体经济数字对外汇市场的影响,第三部分则讲如何将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相结合去把握外汇价格走势。
构架太大,最近又太忙,只能慢慢写了,大家见谅哈~P.S.,有几位外汇方面的朋友,比如内蒙的悠闲和青岛的世家公子,还有杭州的采葡萄一直让我推荐比较好的研究外汇基本面的书,不过说实话市面上的研究外汇基本面的书都非常死板,没有什么指导意义,我会慢慢把这个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文章写完,希望能帮大家建立一个如何分析的构架~~(*^o^*)如何将外汇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相结合(二)这一部分主要的内容是如何从微观具体研究如何分析货币的吸引力:(1)据政府有关部门所发布的各项经济指标与景气对策信号,分析经济成长是否趋于衰退如政府有关部门发表的经济成长预测、经理人信心指数、工业生产月增率、失业率以及各项领先指标等,均透露重要讯息。
倘若经济呈现衰退迹象(即数字下降),市场便缺实力支撑,纵有所谓“资金行情”,也改变不了大的趋势。
但必须说明的是单次的数字和预期不符合,如果在一个猛烈多头或空头的市场里,可能不会造成很大的波动,这是数字必须连续解读,才能看出趋势所在。
而且,如果是数字方向顺应市场方向,会扩大该方向的波动,如果相反,有可能完全无效。
(2)通货膨胀有无上升趋势这个部分是比较难理解的一个部分,因为在这一部分里,我们首先要弄懂什么是通货膨胀,以及,它是不是个坏东西。
大家受到以前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尤其是国民党溃逃至台湾的时候,金融崩溃,以前买一头牛的钱只能买一盒火柴,大家拎着成捆的纸币上街买菜~~~再结合当时民不聊生的百姓生活状态,大家很容易就认为,通货膨胀是坏东西。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通货膨胀简要的来说分为4种:1、需求拉动;2、成本拉动;3、需求与成本共同拉动;4、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而从大范围上来说,温和的通货膨胀并不是洪水猛兽,相反,它可能是证明一个国家经济欣欣向荣的标志。
毕竟只要不是在战争期间,只有百姓兜里的钱多了,商家认为商品适当的涨价顾客也可以承受的时候,才会发生这种温和型的通货膨胀。
具体分析通货膨胀数字对外汇的影响,要理解以下这个图。
图中的波浪代表的是经济周期的波浪型运行,分为4个部分,从上到下依次是:经济过热、经济良好、经济衰退、经济危机。
我们来看一下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周期中,通货膨胀所代表的信号。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通货膨胀会使经济水平在此图里上升,而通货紧缩会使其在图中的位置下降。
A点,经济已经过热,在这个时候,如果通货膨胀继续加速,会使经济进入更加过热的状态,在这个阶段,政府需要作出的宏观调控是,控制住通货膨胀,所以必须收回市场中的流动性。
通常方法是:加息,使市场中的货币流向储蓄,减少市场流动性,抑制进一步恶性的通货膨胀产生。
B点,经济已经由过热,下降到良好,这个时候,政府要在宏观调控方面注意市场流动性的平衡,具体方法就是尽量减少加息或者减息。
而用微观的政策引导资金的流向。
一个国家想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让本国经济长期的稳定在“经济良好”这个范围里。
不得不说我国的经济政策在2008年出现了明显的失误,在2007年底到2008年初的时候,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过热,下降到了良好,这时候的股市大概在3500点左右,但是我国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仍然认为经济过热,连续加息,收紧流动性。
结果造成了相对通货紧缩,直接使我国某些程度上进入了“经济衰退”阶段,而股市则惨烈的跌到了1600点。
百姓的财富大量缩水,又进一步加深了通货紧缩,结果最后央行不得不又开始连续减息,直接结果就是,目前来看金融市场正在制造新一轮泡沫。
本来,这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情况。
C点,该国已经进入经济衰退,在这个期间,必须要刺激市场流动性,使其上升到经济良好的程度,通常使用手段为降息,使货币更多的流向市场,使市场繁荣。
如果在这个阶段,通货膨胀仍然下降(具体表现为持续通货紧缩),那么,经济就有可能进入到危机状态。
D点,经济已经处于危机状态,这个时候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不顾一切提高通货膨胀率,哪怕以后有可能变成恶性通货膨胀,也需要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看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熟悉呢?对,前几个月英美两国不顾一切的降息,甚至不惜开启新手段“量化宽松”,就是因为在西方世界里,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已经运行到了D点。
在这个时候,通货膨胀是好消息,证明政府的手段起作用了。
E点,经济复苏。
在这个阶段里,通货膨胀仍然不是坏事,只是到了横轴的时候,政府必须考虑大刀阔斧迅速的收回流动性,以免经济向过热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段时间美元在猛跌之后开始反弹,就是因为市场当时重点炒作美联储将会在其它所有国家之前加息的问题——因为它量化宽松得最厉害,那么收回流动性的时候肯定也有非常大的力度。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通货膨胀和零售数字的解读,必须结合当时经济所处的位置来判断,至于现在,我认为欧美大部分处于经济衰退向经济复苏前进的E点,在这个过程结束之前,通货膨胀和零售数字高于预期,有利于该国货币上涨。
(3)利率是否大幅扬升这个问题可以结合上个问题考虑,另外就是当国际间利率大幅扬升,各国为防止其本国资金大量外流,亦必被迫采取提高利率的做法。
前些年由于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提高重贴现率0.5个百分点,由原先的6.5%,提高至7%,美国各大银行随即调升其利率至11%以上,以致欧洲各工业国家亦均在考虑调高其重贴现率。
若欧洲各国跟进,则全球利率势必攀升,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乃可预见。
此外,如果通货膨胀持续上升,则政府为安定民生,遏阻金融投机,亦必采取紧缩金融措施,迫使利率上升。
利率上升,企业经营成本上扬,获利能力相对削弱,股市当然蒙受不利,这也就是当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宣布调高重贴现率,华尔街股市立即大幅挫落的道理。
但是同时该国货币通常也将上扬,因为相对来说会有其他低利率的货币转换成该国货币,进行息差交易。
注意,这只是通常来说。
(4)房地产景气是否呈现衰退通常房地产景气与股市盛衰几近同步运行。
若是房地产景气活络,股市亦必活络,反之,若房地产景气呈现衰退,则金融市场亦难保繁荣。
(5)股市是否出现脱序性飙涨股市一旦出现脱序性飙涨,必有几项特色:1多数股票“本益比”偏高,与上市公司实际获利能力显然不相称。
2小型股、投机股股价连续飙升。
3价涨量缩,甚至呈现无量上涨。
4股场内人潮汹涌,充满乐观气氛,显示股市“过热”。
5各项技术分析指标显示股市严重“超买”。
检讨过去每次股市“崩盘”,股市由多头市场转入空头市场,莫不经历此一脱序性飙涨阶段。
因此,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或是做手已经捞饱开溜,势必引发恐慌性大卖出,股价遽挫,从些转入空头市场。
而股市转入空头市场之后,通常汇市上该国货币同时走弱——只有一个国家在特殊的时期例外,美国,因其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当其股市暴跌(尤其是在基本全球股市都暴跌的状态下)的时候,其货币反而因为避险,通常都会大幅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