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教学设计
1
讲述: 设问:
演示:
活动:
过渡:
演示:
请同学们先看一个演示,大家要注意仔细观察地球在自转 的过程中有哪些规律? 教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 引导学生认识球体旋转,必须绕轴转动,得出结论: 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是地轴。 教师用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 方向,得出结论: 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学生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 (每天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 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得出结论: 4、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24 小时(一天) 。 教师指导学生将课本卷起来,一端标出北极,另一端标出 南极,代表地球仪。 ①教师指导学生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 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逆时针转动) ②教师指导学生将“地球仪”的南极对着自己演示地球的 自转,观察地球做什么样的运动?(顺时针转动) 通过演示观察,同学们知道了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两面 我们来看看地球自转时会产生什么现象?有什么意义?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师运用地球仪演示,逐步启发: 1、用地球仪把亚洲、欧洲和非洲面对学生,让学生观察 能否看到南北美洲,为什么?(不能,因为地球仪是一个 不透明的球体) 。 教师同时指出,地球也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2、教师用手电筒作光源(太阳) ,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学 生观察产生什么现象?(画图说明)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 的球体,在任何时刻, 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 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 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 球是黑夜。
画图:
2
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昼夜现象是在地球仪不动的情况下产 生的,那么,假如说地球不自转,太阳光照在地球表面上, 会不会产生这种昼夜现象呢?(会的,地球不动,同样会 产生昼夜现象) 。 演示: 3、继续演示,教师慢慢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 察昼半球和夜半球发生什么变化。 (昼半球不断变成夜半 球,夜半球不断变成昼半球) 然后教师进一步指出:这种地球仪昼半球和夜半球不断相 互更替的变化,说明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现象是地球自 转的结果,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 活动: 日。 1、教师组织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北京和纽约,然后演示 观察,当北京是傍晚时,纽约是什么时间(早上)并观察 教材 P10 图 1.18,思考问题:在同一时刻,为什么有时间 上的差异? 2、教师指导学生先在地球仪上同一纬线上做 3 个标记, 然后自西向东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 3 个标记从夜半球进 入昼半球的顺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相对位置偏东 的标记,要比位置偏西的标记先进入昼半球,也就是说, 在同纬度地区,偏东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显 然在时刻上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早一些,使学生知 道地球的自转还使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 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3、教师引导学生列举自己所遇到的时差问题的例子,并 思考如果观看在国外举行的各种国际体育比赛的电视直 播时,如何来计算时差准时收看呢? 教师启发学生按地球 24 小时转动 360来计算, 1 小时转动 15,全球分 24 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时间相差 1 小时, 过渡: 也就是说经度 15,时间相差 1 小时。 通过上面的演示我们知道,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 那么,时刻计算的一般方法是:东早西晚,东加西减。 4、组织学生练习: (1)日本的东京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 3 时有一场精彩的 中日足球赛,在北京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应是几时?北 京是 120E,东京是 135E,两地经度相差 15,时间相差 1 小时,北京在东京以西,所以,中央电视台直播的时间 应是 15—1=14,即下午的 2 时。
地 球 的 自 转
1、定义:绕轴旋转 2、中心:地轴 3、方向:自西替 (2)时间差异
课后 回顾
4
3
(2)俄罗斯的莫斯科也于今天当地时间下午 3 时有一场 中俄篮球友谊赛,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看的时间应是几 时? 北京是 120E,东京是 45E,两地经度相差 75,时间相差 5 小时,北京在莫斯科以东,所以,我们在家打开电视收 总结: 看的时间应该是:15+5=20,即晚上的 8 时。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和地球自转的地 理意义。 △ 关于地球自转的口诀: 地球绕着地轴转, 自西向东转不停。 转完一周是一天, 昼夜交替是结果, 时间差异成自然。 第二节 板 书 设 计 地球的运动
课 题 课标要求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地理意义。 2、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 知识与技能 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教 3、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学 1、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目 过程与方法 2、能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 标 通过地球自转的学习,认识到世界上的物质是 情感态度与 运动变化的,探索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必须要 价值观 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教 学 重 点 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 实例解释时差现象 教 学 难 点 复习提问 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我们都知道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周而复始, 导入新课 这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 ... ... 讲授新课 提问: 提问: 讲述: 教 学 过 程 与 内 容 过渡: 讲述: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教材 P9 的阅读材料“是天在 转还是地在转” 。 究竟是天在转还是地在转?(地在转) 赤道周长是多少千米?(4 万) 。 假如我们坐在赤道上,每天随着地球转一周大 约是 8 万里,所以有“坐地日行 8 万里”的说 法。 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呢?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 在转动,这是为什么呢? 凡是坐过火车或轮船的人,都有这样的感 觉:当你坐在开得很平稳的火车或轮船里时, 常常感觉不到车船在前进,而是看到车厢或船 舱外的房屋、树木好像在后退。同样道理,我 们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却看到太阳 和星星每天围绕着地球转。 因为我们也随着地球转动,因而感觉不到 地球在运动。 地球运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地球自转,另一 种是地球公转。 地球是如何运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