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企业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SHENZHEN POLYTECHNIC毕业论文姓名项小亮专业班级工商企业管理2010论文名称企业领导提升策略研究综述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1)一、领导力的研究概况 (1)1 . 1 领导力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者是企业的领路人 (3)1 . 2 领导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执行力 (3)1 . 3 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风格和内部环境 (4)二、企业领导力培养 (4)(一)在职培养 (5)(二)脱产培养 (5)(三)自我培养 (5)(1)判断力和决断力的培养 (5)(2)创新力和行动力的自我培养 (5)(3)自制力和控制力的培养.............................................................................6-7 三.提升领导力的方法 (7)(一):定位长期框架 (7)(二):注重中期培养........................................................................................8~9 (三)短期匹配框架.. (10)参考文献 (11)企业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综述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 领导力日益成为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在主动变革、积极改变过去的管理方式的同时对领导力的需要日益高涨。

领导力的培养与开发成为很多公司优先考虑的事项。

本文对领导力与企业成功的关系进行了剖析,指出领导力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风格和内部环境。

并对企业领导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领导力影响如何培养引言一、领导力的研究概况伯恩斯指出:“领导力与支配力完全不同,不应脱离员工的需求来考虑。

对领导力问题的讨论通常会被看作是精英文化的一种。

”费希尔(认为,成功积极的领导者的通过其沟通行为,提出新构想,坚定但不顽固等,将领导力最终运用到组织目标实现过程中。

约翰·科特认为领导力是企业面对日趋快速的竞争环境所必须解决的战略瓶颈。

他提出管理是在组织中建立一种正式的权威,对组织资源配置实行严密的计划和控制,效率是管理所追求的惟一目的。

领导力是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并伴随社会始终的一种现象。

领导力亦称影响力,影响力即让人们对其产生敬佩、信赖、认同和服从等心态的能力。

从影响力的构成来看,大概分成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品格因素。

包括高尚品德(职业操守)、激情与勇气、远景与信心、主动与责任、抵抗挫折。

第二,能力因素。

包括战略规划、决策能力、组织实施、学习与创新能力。

第三,知识因素。

包括行业知识、专业知识、经营方法。

第四,感情因素。

包括人际关系团队建设、培养人才。

领导力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领导力的核心是企业领导者感召、吸引和带领追随者的能力。

领导力在现代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 1 领导力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者是企业的领路人。

企业走向何方、采取何种战略、要实现何种发展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领导能力、管理理念甚至是商业直觉。

如果领导者能够为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并通过其在企业内部的权威性、公信力和感召力促使全体员工达成共识,鞭策他们精诚团结,为实现企业战略而做出奉献,企业无疑将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反之,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为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向,或者其决策不能得到员工的真心拥护和追随,则很可能导致企业走弯路,或者不能有效贯彻落实发展战略。

1 .2 领导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执行力领导者通常会就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策,只有这些决策得到坚决有效的落实,企业才能够按照领导者指明的方向前进。

在具有较强领导力的企业中,员工乐于追随领导者,相信领导者能够带领他们实现企业发展目标,因此在执行领导者决策的过程中也就具有较强的能动性。

这样一来,领导者的意图和决策就能自上而下,转化为全体员工的有效行动。

反之,如果企业中领导力较弱,则很可能导致人心涣散,员工不愿意听从和执行领导者的决策,甚至出现各行其是的乱象,最终使得决策不能有效执行。

1 . 3 领导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风格和内部环境领导者的个人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员工的工作作风和企业内部的人文环境。

反之,如果领导者官僚作风浓厚,墨守陈规,则企业内部也很可能死气沉沉,员工循规蹈矩,不思进取。

可见,领导力能够对于员工团队和整个企业的影响力是十分关键的。

二、企业领导力培养企业管理人员领导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养企业管理人员领导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助理制,在职培养,轮换制,经理小组培养制等。

这些方法实际上是通过3 个途径来进行的,即在职培养,脱产培养和自我培养。

(一)在职培养让企业管理人员一边工作一边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以实践促进学习。

使之能够和谐的处理工作和培养在时间上的矛盾,让受培养者达到工作学习两不误。

(二)脱产培养让企业管理人员脱离工作岗位,进行专门的学习培训。

脱产培养主要有三种形式:脱产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各类相关的大专院校,培训中心接受培养;脱产的企业管理人员到管理水平高,具有丰富经验的相关单位去研究学习;脱产的企业管理人员职阶到国外有关的水平高的企业进修。

脱产培养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被培养者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

(三)自我培养(1)判断力和决断力的培养:正确的判断正是由信息的处理和对未来所做的科学预测所决定的。

按照科学的预测程序,认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做出准确的预测,这样反复训练,可以提高预测能力,从而提高判断力,这将会大大增强领导者的威信,从而提高领导力。

领导者的决策一般要经过:诊断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设计决策方案,确定决策方案等环节。

作为领导者通过科学的步骤,严格的按照组织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提高自己的决断力,也就能提高领导力;(2)创新力和行动力的自我培养:领导要有创新意识,要有积极学习,积极创新的态度;要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形成思维的广阔性、主动性和跳跃性。

创新力固然重要行动力也必须跟上。

组织中有层出不穷的问题等待领导者去解决,可以使领导者通过问题的解决,不断赢得追随者从而使领导力得到充分的体现;(3)自制力和控制力的培养:自制力主要是指自我感情和自我行为的控制。

自制力一致被视为一种美德,亦能够抵挡因命运的冲击而产生的情感波折;要想具有良好的自我行为控制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勇挑责任,约束自己,按领导者的行为方式要求自己。

要使团队具有凝聚力,不仅需要领导者具有较强的自制力,而且要求领导者具有过人的控制力,有效的调整前进的方向,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当领导具有比较高的威信时,往往有比较强的控制力。

领导者要提高自己的威信,一方面必须在“水平”上尽量拉大同群体的距离,比下属站得高,看得远;另一方面在“感情”上尽量缩小与下属的距离,增加感情上的融洽度,减少摩擦和碰撞,这样才能增大自己在群体中的信任度。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到来,企业重组转型的现象非常普遍。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管理好企业,这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战略性问题。

第一,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密切加强合作,创造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二,研究者要注意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充分结合起来,加强企业领导力的实证研究;第三,研究者应加强企业领导力的理论探索,使研究更加深入;第四,企业管理人员应当认识到领导力的培育需要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没有万能的方法。

总的来说,公司领导力的发展是个系统工程,领导力的发展要与公司战略匹配,领导力的培养要注重学习、体验和领悟。

人是具备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而不是简单的劳动工具,所以作为企业,应该深刻认识人在社会活动和经济运作中的重要作用,把管理过程中的其它因素作为人本的附属,突出人在管理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2.1 依靠人依靠人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有些企业热衷于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却忽视了创造产值、创造财富的人和使用产品的人。

记得一位著名企业家曾经说过:“把我的企业毁掉,只要部拿走我现有的人力资源,三年之后,我仍然能达到现有的规模。

”这充分说明了,在企业经营中,企业能否发展,发展快慢,主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创新,而不是任何一样昂贵的机器设备。

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第一资源,员工没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是企业大厦将倾的时候,因此必须依靠人,依靠员工,依靠每一个看起来再细微再不重要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是一个机器运转所需的必要零部件,只有大家一起运转,企业才能一直向前。

2.2 培养人作为一个企业,培养新员工最主要的管理任务。

培训员工并不劳民伤财的无意义之举动,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潜藏着巨大的潜能等待去发掘,每个人都是没有遇到伯乐的千里驹,每个人都需要在所处的环境中汲取知识、自信、成就感,所以企业也可以说是员工的第二学校和第二课堂。

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不肯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认为这是无效投资,不会立竿见影;也有一些管理者虽然肯在培训方面投入资金,但却因急功近利想让新员工一投入岗位就给企业创造价值,而不给员工安排充裕的培训时间,这种情况带来的不良影响就是又花了钱,又没有见效。

而身为员工,也要深刻认识到岗前培训对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思维的挖掘都是非常重要的。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有最大限度地培育人才,助人才释放其潜藏的能量,才能让人才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2.3 管理人企业通过什么方式才能综合地管理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首先,应该以“人本观念”实施科学的绩效考评。

对于没能通过考核的员工,要责令限期让其改正,否则扣除绩效分数或者留岗查看,这样,就会最直接地给员工以外界的压力,在我国,就业情况严峻,岗位稀缺,为了不失去自己的岗位,职员就会尽职尽责,通过外力使自己端正心态和工作方向,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作用。

2.4 尊重人尊重人应该是一个企业最根本的存在理念和最高的经营宗旨。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有被人尊重需要的个体,无论是领导人,还是普通员工,无论出身高贵还是家世贫寒,无论是东方或是西方,人们常常把尊严看作是比生命更重要的精神象征。

一个有尊严的人,他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而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

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们被消费者所接受、所承认,所以应当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总之,企业只有从现代的管理学思想出发,抓住以人为本的要点,才能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企业的高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