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一、填空题1、机械组织按其细胞壁增厚方式不同,可分为()和(),其中后者为没有原生质体的死细胞,如()和()。
2、被子植物的输导组织有两类:一类是()和(),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另一类是()和(),输导有机物。
3、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中,维管柱由()、()、()和()组成,其中()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可以形成侧根、不定根、不定芽、木栓形成层以及一部分维管形成层。
4、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木栓形成层是由()转变的。
5、禾本科植物的叶主要由()和()组成,有的还有()和()。
6、双子叶植物幼茎的各维管束之间,有许多辐射状排列的薄壁细胞,称为()。
它外连皮层、内连髓,具有()和()的作用。
7、发育成熟的胚囊具有七个细胞(或八个核),其中靠近珠孔端的形成一个()和两个(),靠近合点端的形成三个(),位于胚囊中部的形成一个()或两个()。
8、西瓜、南瓜等植物的果实,()十分发达,是人们食用的主要部分。
二、选择题1、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增粗生长主要是()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B.侧生分生组织C.居间分生组织D.次生分生组织2、在双子叶植物的多年生茎中,一般()的比例最大。
A.初生木质部B.初生韧皮部C.次生木质部D.次生韧皮部3、以下植物中,具根状茎的是()A.莲 B.甘薯 C.马铃薯 D.洋葱三、简答题1、植物的根尖可划分为哪几个区域?各自担负着什么功能?2、简述根的生理功能?3、什么是年轮?年轮是怎样形成的?4、简述双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横切面)?5、双子叶植物的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各部分有什么变化?第三章《植物生产与土壤培肥》一、填空题1、自然土壤是由()、()、()、()三相物质组成。
2、进入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发生两方面的转化,即()和()。
3、土壤空气的交换方式有()和()。
4、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五个基本要素是()、()、()、()和()。
5、我国土壤的PH大多在()范围内,在地理上有()的规律性。
6、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是()、()、()、()。
二、选择题1、矿物质养分含量最丰富的土壤颗粒是()A.沙粒B.黏粒C.粉粒D.石砾2、属次生黏土矿物的是()A.石英B.云母C.橄榄石D.高岭石3、()是表示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A.土壤质地B.土壤结构性C.土壤有机质含量D.土壤含水量4、粮食作物适宜的土壤容重一般是()g/cm3.A.1.10~1.24B.1.10~1.30C.1.10~1.505、旱作农田的犁底层常形成()的不良结构。
A.块状B.核状C.柱状D.片状6、在酸性土壤中,以下养分中()的有效性最高。
A.磷B.钾C.镁D.铁7、干旱缺水和土壤盐碱化是()的主要问题。
A.南方红黄壤B.黄土性土壤C.干旱区土壤D.水稻土8、高产肥沃的旱地土壤,要求阳离子交换量在()cmol(+)/kg以上。
A.10B.15C.20D.25四、判断题1、沙土全由沙粒组成,黏土全由黏粒组成,壤土由沙粒和黏粒混合组成。
()2、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体。
()3、土壤容重越小,土壤就越紧实。
()4、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质地,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
()5、映山红和柽柳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6、土壤质地越黏,其保肥能力越强。
()7、土壤的化学吸收能降低磷肥的有效性,故对植物生产是没有益处的。
()五、简答题1、简述土壤有机质的作用?2、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何影响?怎样调节?3、土壤团粒结构有什么作用?如何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4、高产肥沃的土壤应具备哪些特征?第四章《植物生产与科学用水》一、填空题1、当植物细胞的水势高于外液的水势时,易引起()现象,如果持续下去,植物细胞就会死亡。
2、水分在根内的径向运输有两种途径,即()和(),其中()的速度较快。
3、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土壤因素主要有()、()、()和()。
4、在温暖的春季,多数植物的气孔是()开放,()气孔开张最大,()后气孔完全关闭。
5、植物生活全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需水时期,一是(),二是()。
6、一般情况下,降水是指云中降水,即()、()、()、()。
7、水汽压的日变化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另一种是()。
8、在内陆地区,一日中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最小值出现在()时。
9、通常情况下,将()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下限,将()看作土壤有效水的上限,两者的差值称为()。
10、微灌技术是一类新型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包括()、()和()等。
11、膜上灌适用于所有实行地膜种植的作物,与常规沟灌玉米、棉花相比,可省水()。
12、水土保持的主要林草措施有()、()、()和()等。
二、选择题1、作用更强的根系吸水动力来自于()A.根压B.蒸腾拉力C.伤流和吐水2、温度一定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越多,()就越大。
A.饱和差B.相对湿度C.饱和水汽压三、简答题1、水分在植物生活中有什么重要作用?2、什么是蒸腾作用?简述其生理意义?3、移栽时如何使植物体内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4、为提高水分利用率,保墒的技术措施有哪些?第六章《植物生产与光能利用》一、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动力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和()。
2、贮藏粮油种子的原则是(),即降低种子的()、()和()。
3、植物生产上常采取()、()、()和()等措施使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生长季节,达到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的目的。
4、光能利用率高的品种特征是:()抗倒伏;叶片(),分布较为合理;生育期短;耐阴性(),适于密植。
二、选择题1、在贮藏多汁果实、蔬菜时,可大量增加()的浓度,以抑制呼吸作用。
A.O2 B.CO2 C.N22、试验证明,小麦子粒重的2/3~4/5是在()后积累的。
A.返青B.拔节C.抽穗三、简答题1、什么是光合作用?它的生理意义是什么?2、什么是呼吸作用?有何生理意义?3、什么是光能利用率?植物光能利用率不高的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在植物生产中要强调合理密植?5、呼吸作用原理在植物生产上有哪些应用?第七章《植物生产与合理施肥》一、填空题1、植物吸收养分的形态主要是(),也可少量吸收()物质。
2、对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三种。
3、配方施肥的主要理论依据有()、()、()和()。
4、植物吸收养分的两个关键时期是()和()。
5、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主要包括()、()、()和()。
6、土壤中磷素的固定主要有()、()和()几种形式。
7、土壤中的钾按其有效性可分为()、()和()三种形态。
8、在配制复混肥料时,合理混合的原则是()、()、()。
9、人粪尿中氮素多呈()态,易分解,利用率比其他有机肥高,可作()肥施用。
10、人粪尿腐熟的时间,在夏季为()天,其他季节约需()天。
11、半腐熟的堆肥特征可概括为(),腐熟的堆肥特征是()。
12、根瘤菌肥的施用方法主要是()。
13、生物钾肥适宜于()上施用,使用时要注意掌握()、()、()的原则。
二、选择题1、适宜于作叶面喷肥的氮肥是()A.尿素B.氯化铵C.碳酸氢铵2、油菜“花而不实”有可能是缺()A.硼B.锌C.铜3、不宜在水田施用的化肥是()A.氯化铵B.硝酸钙C.尿素4、“5406”抗生菌肥是利用()制成的一种生物肥料。
A.细菌B.真菌C.放线菌三、判断题1、硫酸铵是一种生理酸性肥料。
()2、有机肥料只有被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被植物吸收。
()3、植物缺铜时,首先在老叶和老组织上出现症状。
()4、一般把土壤中水溶性钾的含量作为施用钾肥的参考指标。
()四、简答题1、钾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何重要的生理作用?2、常见的铵态氮肥有何共同特点?3、简述氮肥的合理施肥技术要点?4、秸秆直接还田有什么好处?简述其技术要点?第八章《植物生产与农业气象》一、填空题1、按波长不同,可将太阳光谱分为3个区域,即()、()、()。
2、在一天中,晴天()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所以太阳辐射强度()。
日落到日出太阳高度角(),所以太阳辐射强度为()。
3、风是指空气的()运动,常用()和()表示。
4、在海岸地区,一般白天风从()吹向(),夜间则相反。
5、在山区,谷风()时开始,()时风速最大;山风()后开始,()前风速最大。
6、我国最冷月多出现在()月,最热月多出现在()月;南北温差冬季远()于夏季;春温()于秋温。
7、干热风主要对()和()生产影响严重。
二、解释名词1、焚风2、农业气候资源3、小气候4、农业气象灾害三、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夏季的节气是()A.小暑B.大暑C.处暑D.夏至2、()表示天气渐暖,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
A.清明B.雨水C.谷雨D.夏至3、()节气小麦成熟收获,是夏收夏种的季节。
A.小满B.芒种C.小暑D.大暑4、()节气要注意对越冬植物浇好冬灌水。
A.霜降B.寒露C.小雪D.大雪5、在()节气,各种秋作物成熟收获,为秋收、秋耕的大忙季节。
A.处暑B.白露C.寒露D.秋分四、简答题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简述耕翻的小气候效应?3、默写二十四节气歌(8句)。
4、防御干旱的综合措施有哪些?《植物生产与环境条件》测验题一、填空1、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
2、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和()。
3、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物质相互交流,根系吸收的()不断输送到地上部分,而地上部分制造的()不断运送至根系,供应根系生理活动的需要。
4、若对短日照植物适当延长光照,则开花();相反,若适当延长黑暗,缩短光照,可使开花()。
5、一般情况下,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宜引()品种;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宜引()品种。
二、选择题1、植物生长大周期中,生长进程的变化大致呈()形。
A. SB. VC. M2、引起植物自然衰老的主要因素是()A.高温B.干旱C.缺少氮肥D.短日照3、对导致果树“大小年”现象的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A.营养生长过旺B.植株养分消耗过多C.树体衰弱,当年积累养分少D.当年秋季分化的花芽少而弱4、植物接受春化处理的部位一般是()A.根尖B.茎尖生长点C.叶片D.生长健壮的叶片5、下列措施中,有升温作用的是()A.灌水B.排水C.通风D.熏烟三、判断()1、植物生长活跃的器官一般是白天比夜间长得慢。
()2、温带的树木一般是盛夏季节生长速率最快。
()3、在果树和茶树生产中,常需要打破植物的顶端优势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
()4、紫外光能抑制植物的生长。
()5、冬性较强的植物一般属于早熟和中早熟品种。
四、简答题1、农业生产中,改善土壤中氧气供应状况的措施有哪些?2、植物生产中,植株调整的措施有哪些?《植物生产和环境》自测题一、填空题1、常见的变态根的类型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