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20 狼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20 狼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 识;熟读课文,了解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重点)
2.学习本文叙事简洁、情节曲折紧张的特点; 理解文章主旨。(难点)
3.学习屠户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做斗争的 精神。(重点)
练一练:
(将自主完成的书面练习,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交 流完成后,小组展示。)
二、辨析一词多义 1、一狼得骨止( ) 止有剩骨( ) 2、盖以诱敌( ) 恐前后受其敌( ) 3、一狼洞其中( ) 以攻其后也( ) 4、目似暝,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二、辨析一词多义 1、一狼得骨止(停止) 止有剩骨(仅、只) 2、盖以诱敌(敌人)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3、一狼洞其中(代指柴草堆 ) 以攻其后也(代指屠户) 4、目似暝,意暇甚(这里指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4、目似暝( ) 止露尻尾(
)
5、狼亦黠矣( ) 顷刻两毙( )
一、读准字音 1、缀行甚远( zhu ì ) 屠大窘(ji ǒ ng ) 2、苫蔽成丘(sh à n) 奔倚其下(y ǐ ) 3、眈眈相向(d ā nd ā n)少时(sh ǎ o) 4、目似暝(m í ng) 止露尻尾(l ù ) 5、狼亦黠矣(xi á ) 顷刻两毙(q ǐ ng)
划分节奏。(只划一处) 1.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2.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1.而 两 狼 /之 并 驱 如 故。
2.其 一 /犬 坐 于 前。
3.禽 兽 之 变 诈 /几 何 哉?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 /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 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占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径”字用得巧妙,写狼别 有用意。留下悬念,为狼的狡诈埋下伏 笔。
活动四:背一背
请同学们根据板书内容背诵 课文,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
发挥想象,将本文改编成一 则白话故事。注意充实内容,增 加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 描写。
(写在积累本上“周末练笔一栏”)
读一读:
三读: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正确
练一练:
三、写出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说明它在文 中的作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作用:
练一练:
四 、语段阅读理解:课文第四段
1、解释字词:方、薪、尻、股
2、指出红色Leabharlann 的意思: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
()
已将隧入(
()
) 又数刀毙之
关于作者:
蒲松龄(1640—1715), 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 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 山东淄川(今属淄博)人。 创作出了杰出的文言小说 集《聊斋志异》。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原文共三则, 本文选的是第二则,写的是一个屠户半路遇狼、 杀狼的故事。明末清初时,汉人有双重的人生 态度:一方面是抗清反满的遗民态度,另一方 面则是高压之下对清朝异族统治者的臣服。蒲 松龄受到这种双重人格的影响,所以有了《聊 斋志异》一书。蒲松龄醉心科举,一心想求取 功名;他才华横溢,然而屡试不第。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 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 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 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解说词句的意思
少时、径去、屠暴起、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活动三:品一品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品析时,请记下至 少两处。)
《狼》故事篇幅短小,结构紧 凑,语言简洁、生动。举例说明 语言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的 特点。
示例:
晚:说明当时路上无人,屠夫处于无援 境地。
仍从:写狼的贪婪,狼的胆子越来越大, 得寸进尺,步步紧逼。
读一读:
二读:
小组合作,朗读喜欢段落, 可选派代表展示,也可小组成员 共同展示,力求读准节奏和故事 情节的变化。
同学们听读课文后,说说故 事情节,力求语言简洁。
活动二:练一练
一、检测读音,读准字音
1、缀行甚远( ) 屠大窘( )
2、苫蔽成丘( ) 奔倚其下( )
3、眈眈相向( ) 少时( )
强烈的反差使他愤愤不平,这种情绪
贯穿他的一生,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对
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取向以及评判。从某
种意义上说,《聊斋志异》就是这一思想
的产物。全书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
现实生活,表露作者情感。
活动一:读一读
一读: 自读。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
读,感知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 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并感知课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