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考试题A附答案

操作系统考试题A附答案

A.静态优先权法B.抢占式调度中采用动态优先权算法C.分时处理中的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D.非抢占式调度中采用FCFS算法7.在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法中,采用最佳适应算法进行分区分配时,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登记到空闲区表中。

A.容量递增顺序B.容量递减顺序C.地址递增顺序D.地址递减顺序8.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调出距当前最长时间内没有被访问的页面的页面置换算法是⎽⎽⎽⎽。

A.最佳置换算法B.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C.最少使用置换算法D.先进先出置换算法9. 所谓“设备独立性”是指⎽⎽⎽⎽。

A.用户编制程序时,欲使用的设备与实际能占用的设备有关B.用户编制程序时,对欲使用的设备需要指定该设备的绝对号C.用户编制程序时,对欲使用的设备仅需指定设备的相对号D.用户编制程序时,欲使用的设备与实际能占用的设备无关Array10.进程的临界区是指⎽⎽⎽⎽。

A、记录进程执行状况的临时区域B、进程执行时存放临时数据的区域C、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D、可供各进程共享的子程序段11.并非由通道完成的工作的是⎽⎽⎽⎽。

A.执行“启动I/O”指令B.控制指定设备完成通道命令C.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D.形成I/O中断12.⎽⎽⎽⎽是指把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上所经历的时间。

A.传输时间B.旋转延迟时间C.寻道时间D.周转时间13.由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结构,这是指⎽⎽⎽⎽。

A.记录式文件B.顺序文件C.索引文件D.流式文件14. 用户程序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称为⎽⎽⎽⎽。

A.联机命令B.系统调用C.特权指令D.非特权指令15. 某系统采用了银行家算法,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一定会发生死锁B.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可能会发生死锁C.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可能会发生死锁D.系统处于安全状态时一定会发生死锁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进程控制块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 )2.使用链接结构组织的文件适合于采用直接访问的方式。

()3.高级通信是指进程之间可以高效地传送大量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

信号量机制是一种高级通信工具。

()4.进程调度是从后备队列中按一定的调度策略选择一个进程占用CPU。

()5.系统采用银行家算法能够预防死锁发生。

()6.只要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便可避免进入死锁状态。

()7.静态地址重定位是在程序运行时进行相对地址到绝对地址变换的。

()8.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每当所要访问的页面不在内存时,便产生缺页中断。

()9. 通过虚拟技术能将一台独占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设备,供多个用户同时使用。

()10.系统调用是通过中断机制实现的。

()三、应用题(共15分)1.(本题4分)页表如下,假设页面大小为2KB,(1)5000 (2)7002.(本题5分)假设磁头当前位于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号增加的方向移动。

现有一个磁道访Array问请求序列为122,8,52,76,130,180,70,155,100,96。

计算SCAN(电梯调度)算法处理时的序列次序及平均寻道长度。

3.(本题6分)在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下表所示的五个作业,约定从9:00时开始调度,忽略系统开销。

请计算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各作业的周转时间和平均周转时间。

拔高部分(共35分)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采用动态分区存储管理方式管理主存时,某作业的释放不仅不会在空闲分区表中增加项,反而减少一项,则说明因该作业运行完毕而释放的内存回收区 。

A.有前邻空闲区B.有后邻空闲区C.既有前邻空闲区,又有后邻空闲区D.既无前邻空闲区,又无后邻空闲区2.若用PV操作来管理相关临界区,且信号量的值总是在[-2,1]之间变化,则⎽⎽⎽⎽。

A.最多只有一个进程在相关临界区执行B.至少有两个进程在等待进入相关临界区C.相关临界区的个数最多2个D.竞争相关临界区执行权的进程最多2个3. 关于死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着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

B.避免死锁的方法是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几个,来避免发生死锁的。

C.产生死锁的原因是竞争资源和进程间推进顺序非法。

D.并非所有的不安全状态都必然会转化为死锁状态。

表示该系统中虽有环路,但无死锁。

从图中可知进程能获得资源执行结束的顺序可能是⎽⎽⎽⎽。

A.P1,P2,P3,P4B.P1,P4,P2,P3C.P4,P2,P3,P1D.P4,P3,P2,P15.关于虚拟存储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虚拟存储器管理方式具有一次性特征,它要求作业运行前一次性地全部装入内存。

B.虚拟存储器管理方式中,作业装入内存后,便一直驻留在内存中。

C.虚拟存储器的实现建立在连续分配的存储管理方式上。

D.虚拟存储器的实现需要有中断机构和地址变换机构等硬件支持。

6. 设读写磁盘时采用双缓冲技术,缓冲区由缓冲区1和缓冲区2组成。

若总共读盘2次,每次读盘的数据放入双缓冲区之一,每次读盘需时4ms。

读盘前缓冲区是空的。

从每个缓冲区把读入的数据送到用户区需0.5ms。

理结束,需时⎽⎽⎽⎽。

A.17ms B.16ms C.15ms D.14ms 7. 某文件中共有3个记录。

每个记录占用一个磁盘块,在一次读文件的操作中,为了读出最后一个记录,不得不读出了其他的2个记录。

根据这个情况,可知这个文件所采用的存储结构是⎽⎽⎽⎽。

A.隐式链接结构B.顺序文件结构C.显式链接结构D.索引结构8. 设某系统磁盘共有500块,块编号为0~499,若用位示图法管理这500块的盘空间,则当字长为32位时,位示图需要⎽⎽⎽⎽个字。

A.18 B.17 C.16 D.159. 某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的长度为24位,其中页号占14位,则主存的分块大小应该是⎽⎽⎽⎽字节。

A.224B.220C.214 D.21010.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通道结构后仍然无法做到的是⎽⎽⎽⎽。

A.主存储器和外围设备之间传送信息的操作直接通过通道进行B.通道完全独立运行,无需由CPU启动C.外围设备可以和CPU并行工作D.各通道上的外围设备可以并行工作五、应用题(共15分)1. (本题8分) 有三个并发进程A,B和C,共享一个缓冲器F。

F中每次只能存放一个数。

进程A每次产生一个随机数R,将其存入F中。

若存放到F中的数是整十数,则由进程B将其取出并打印,否则由进程C 将被10除后的余数打印出来。

为防止数的丢失和重复取同一个数,请用信号量机制及PV操作(或wait、signal操作)描述这一组进程的工作过程。

2.(本题7分)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假设某进程的页表内容如下表所示(其中状态位为1,表示该页已调入内存;为0,表示该页未调入内存)。

页面大小为4KB,一次内存的访问时间是80ns,一次快表的访问时间是10ns,处理一次缺页的平均时间为100ns(含更新快表和页表的时间),分配给该进程的物理块数固定为2,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LRU)和局部置换策略。

假设(1)快表初始为空;(2)地址转换时先访问快表,若快表未命中,再访问页表(忽略访问页表之后的快表更新时间);(3)状态位为1,表示页面在内存中;为0 表示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缺页中断处理后,返回到产生缺页中断的指令处重新执行。

设有逻辑地址访问序列2750H、1435H、268BH,请问:(1)依次访问上述三个逻辑地址,各需多少时间?给出计算过程。

(2)基于上述访问序列,逻辑地址1435H的物理地址是多少?请说明理由。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三、应用题(共15分)1.(本题4分)解:(1)5000/2048=2 (904)查页表可知,2号页所在的物理块号为3,得物理地址=3*2048+904=7048(2’)(2)700/2048=0 (700)查页表可知,0号页所在的物理块号为4,得物理地址=4*2048+700=8892(2’)2.(本题5分)解:SCAN(电梯调度)算法处理时的序列次序122,130,155,180,100,96,76,70,52,8。

(2’)移动的柱面数为17,8,25,25,80,4,20,6,18,44。

(2’)平均寻道长度为(17+8+25+25+80+4+20+6+18+44)/10=24.7 (1’)3.(本题6分)(5’)(1’)拔高部分(共35分)四、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五、应用题(共15分)1. (本题8分)解: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Var S1,S2,S3:semaphore:=1,0,0;process A process B process Cbegin begin beginL1:产生随机数R; L2:P(S2); L3: P(S3) P(S1); x:=F; y:=F;F:=R; V(S1); V(S1);if F mod 10!=0 then print x; y:=y mod 10;V(S3) goto L2; print y;else V(S2); end; goto L3 goto L1; end;end;2. (本题7分)解:(1)根据请求分页存储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应先考虑页面大小,以便将页号和页内位移分解出来。

页面大小为 4KB,即 212,则得到页内位移占逻辑地址的低 12 位,页号占剩余高位。

可得三个逻辑地址的页号 P 如下:2750H:P=2,访问快表10ns,因初始为空,未命中;访问页表80ns 得到块号;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主存80ns。

共计 10ns+80ns+80ns=170ns。

(1.5’)1435H:P=1,访问快表 10ns,未命中;访问页表 80ns,页面不在内存,产生缺页中断;进行缺页中断处理 100ns;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主存80ns,共计 10ns+80ns+100ns+80ns=270ns。

(1.5’)268BH:P=2,访问快表10ns,命中,合成物理地址后访问主存80ns,共计 10ns+80ns=90ns。

(1.5’)(2)当访问逻辑地址1435H时,产生缺页中断,分配给该进程的物理块数固定为2,必须从该进程在内存的页面中淘汰一个页面,根据LRU 置换算法,应淘汰 0 号页面,因此1435H的对应块号为 200H。

由此可得1435H的物理地址为 200435H。

(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