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运动心理研究进展.ppt

体育运动心理研究进展.ppt


2、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
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目的方面。运动
心理学多采用原因研究模式,即以各种心 理变量为因,运动成绩为果,研究这些心 理变量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锻炼心理学多 采用结果研究模式,即以锻炼活动为因, 以心理变量为果,研究锻炼活动对各种心 理变量的影响。
第二节 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6、独立自我——互联自我与个人项目——集体 项目
四、情绪心理学的潜在课题
1、情绪智力的测量问题。1990年萨拉维和 梅尔将情绪智力定义为“监测自己与他人 的情绪情感的能力,区分这些情绪与情感 的能力,以及利用这些监测和区分信息指 导自己的思维和活动的能力”,即研制情 商的测量工具。
2、面部表情与情绪体验的关系
五、心理生理学的潜在课题
1、运动心理生理学研究方向的提出:1983年哈 特菲尔德与兰德斯发表题为《心理生理学:运动 心理学的新方向》一文,指出当学科发展到对运 动活动过程进行析因、预测和控制阶段时,就不 可避免地会涉及生理学方面的问题。
量表是心理学测量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在竞技 体育中,量表测量较其他领域有更多的障碍和困 难,因此心理生理学指标在客观性、敏感性、确 凿性和生态学效度方面要优于自我报告,
2、不仅在高水平运动员中进行,也尝试在儿童 运动员中进行;不仅在运动员中进行,而且也尝 试在普通人中进行。
3、如何进行心理机能训练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常取决于运动心理学家的工作经验。应当对这一 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其中的规律。
4、如何评价高水平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效果, 仍是努力目标。
5、心理训练需要系统化地进行
一、运动员人格的研究 1、从采用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和卡特尔的16项因素模型 转向“五大因素模型”进行测量与评价。 2、从非现场研究转向现场研究 3、从描述性和预测性研究转向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 4、从人格特质与运动行为关系的两维研究转向环境影响、 人格特征和运动行为三维交互作用研究。 5、从传统的人格评估转向行为评估,即更倾向于使用行 为评估技术而不是自陈报告技术。 6、从人际间的比较研究转向个人本身不同时期的比较研 究,或从一般规律研究法转向特殊规律研究法。 7、从确定向模式转向概率性模式。
二、唤醒、焦虑与运动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
1、倒U型假说 2、突变模型 3、多维焦虑模型 4、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 今后,有两个方向可能对研究者更具有 吸引力。一是对各理论的比较与检验;二 是某一专项的特殊性会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三、心理技能训练的研究
1、不仅强调心理技能训练对运动成绩的促进作 用,更要强调其对运动员整个人生的意义。
二、人格心理学的潜在课题
1、改善移植量表的预测效度 (1)预测对象的界定 (2)一般情景和特殊情景 (3)有关因素与无关因素 (4)对目标行为的预测还可以通过使用一 个或多个亚因素而不是主因素来加以改善。
2、发展运动领域的人格测验
三、社会心理学的潜在研究课题
1、攻击性问题 2、观众效应问题 3、领导行为问题 4、群体凝聚力问题 5、自我意识、自我观念、自尊:身体自我对自 我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多大贡献;长期 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这种关系是否 由于长期的体育锻炼提高了人的自我观念所致。 体育锻炼活动能否有效地缩小理想的身体自我与 现实的身体自我之间的差距。
二、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锻炼心理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
1、运动心理学与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体育教学和参与体育活动
中一般人的心理现象,而运动心理学则专注于以 运动员为主的竞技运动参与者的心理现象。体育 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和掌握一般运动技 能,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教学则是竞技运动专项 技能的教学,是以大运动负荷、大强度身体负荷 为特征,以技术动作的高度自动化和达到高水平 竞技运动能力为目标。
第一讲
发展中的运动心理学
第一节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一、运动心理学涉及的三大领域 竞技运动:竞技运动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运动员的
选材、心理技能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 大众健身:大众健身的研究主要围绕参加体育锻
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两个方面 进行。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有效 地掌握运动技能和如何通过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 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问题。
四、运动动机的研究
动机问题是国际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既有侧 重运动员运动动机的研究,也有侧重于学生体育 活动动机的研究。
社会认知理论研究者们将人的动机行为看作为社 会情境中人的认知过程和思维过程的体现。人的 认知过程与控制感、能力感、目标感和价值感有 关,对人的动机过程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重视内部动机的维持与增强,强调 人的目标倾向对动机的影响,认为指向体育活动 本身的任务定向,可以激发对任务的直接兴趣, 而指向将自己与他人进行能力比较的自我定向, 则会导致内部动机的下降。

第三节 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潜在课题
一、动机心理方面的潜在课题 1、自我定向成就动机与社会定向成就动机 余安邦认为,社会定向成就动机在以下五个方 面与自我定向成就动机具有本质差异:(1)成就 目标或成功标准由人们的重要社会关系、集体或 社会进行解释;(2)成就行为由人们的重要社会 关系、集体或社会进行选择;(3)对行为结果的 评价由人们的重要社会关系、集体或社会作出; (4)对行为的奖励或惩罚由人们的重要社会关系、 集体或社会决定;(5)动机过程主要反映的是社 会的制约而不是个人的自主。 2、中国运动员的集体主义与成就动机
2、心理生理学的间接指标研究:运用心率、血 压、脉搏、皮电、肌电等指标进行因果分析研究, 将是运动心理学生理学研究水平提高的体现。
六、研究方法问题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合
赛前迷信行为:什么人做?男女有别吗? 怎样做?会让别人知道吗?如果需要隐蔽, 用什么方法?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行为? 起因是什么?何时做?怎样做?方式会改 变吗?做多少次?赛前每次都做吗?作用 如何?有过忘做的经历吗?不做会怎样? 教练态度如何?队友的态度如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