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师教育随笔15篇中班教师教育随笔1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处三个月了。
记得有天我请假,小班的娟娟老师代我的课。
当我回来,听其他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一直问我为什么没来上课,老师开玩笑说是他们把我气得生病了。
当时听了,我心里觉得酸酸的。
虽然孩子们有时候不太听话,但是我和他们在一起应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成为了每天的生活。
每当我夸奖其中一个人时,他们总是一起做,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夸奖。
所以我也会尽量给他们每个人一个手指印章。
虽然摁在眉头,别人看不到。
但是他们觉得这是给他们最荣耀的奖励。
宇航现在很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他是外冷内热型的孩子,表面看起来文文静静的,但是心里有很多的想法。
现在他也很乐意和我说,每天一早过来,总要说做完在家妈妈、爸爸给他弄什么、买什么东西了。
当然,我也要认真的听他说。
我们班的两个小女孩儿诗曼和子艺,现在越来越有范儿了。
看到男孩子洒水了,便说:“赶紧拿抹布擦掉,要不袖子就湿了!”有时候看着她们觉得很有女王范儿。
有时候我也会提醒她们:你的能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照顾的到。
钰尧,是让其他老师说道都头疼的孩子。
但是我没觉得钰尧让我头疼,也许是别的'老师没有和钰尧相处的原因吧。
虽然钰尧总是做些激动的事,但是他是个开心果,他能让我们开心,捧怀大笑。
记得一天他突然说,“晓燕老师你不丑!”当时我很惊讶。
原来他也有自己的审美。
我也很高兴,在孩子们的心里,我留给他们的是美好的形象。
和孩子们的日子里,总能出现一些开心的,让人开怀大笑的片段。
很感谢孩子们给我的一切。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2“老师、帮我打个结”,王思琦小朋友在生活区活动不到3分钟的时间叫我帮她打了5个结,而且每次的线越来越短。
“气死了,怎么又坏了”说着拿着剪刀把连在绣花套上的针剪了下来,又拿剪刀在一块小碎布上狠狠地剪着。
我问:“为什么生气呀,说给老师听听,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
王思琦翘起嘴巴说:“我的扭扣老是缝不上,武老师你能不能再帮我一下好吗?”我说:“你再缝一个给我看看我再帮你。
”。
王思琦开始拿起了针线,她先是把扭扣按住,把针从扣眼插下去,接着又从下面把针拔出来,再绕到手套的边沿要把针从上面插下去,但线已经不够长了,然后又把线剪掉(所以出现一直打结)因此扭扣一直逢不上。
于是我对她说:“你仔细看看旁边已缝好扭扣,看它的线是怎样绕的。
”王思琦又开始一次的尝试,这一次她是把针从下面穿上来,然后又把针从同一个扣眼穿下去,然后又连续缝了几针,可是手一放扭扣又掉了下来。
这一次她更生气了,对着我大声说:“为什么我怎么缝也缝不上去呢?”我对她说:“其实,你已经有点进步了,如果你再认真看看,缝的时候是不是每次都在同一个扣眼上的,那样你一定会缝上的。
”王思琦接受了我的建议,将缝好的扭扣仔细地看来看去,还把它翻过来看看。
这时她似乎有些明白了,于是又开始了新的尝试。
这次,王思琦把针从上面插下去,然后一手按住扭扣一手把手套翻了过来,找到针并用手摸摸扭扣,把针从另一个扣眼插了过来,这时扭扣终于没掉下来了,她高兴地笑着对我说:“武老师扭扣没有掉下来,你看”,我说:“你真棒”她边笑边继续缝了起来,这一次,她已不用把套翻过来,可以直接摸一摸就找到不一样的扣眼直接缝了起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反思我较清楚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除了要知道以幼儿为中心,更要清楚的认识到教师在整个教育幼儿的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要起到什么作用。
还要把握好什么是要教的,是该教的,并要清楚的认识到怎样教,是直接的教,还是有启发式的`教。
像缝扭扣这种技能上的要点可以通图示、样品、讲解多种方法就要让幼儿观察我是怎样缝、怎样饶、怎样打结的,当幼儿学会了基本的方法才让幼儿自由去探索怎样缝出不一样的花样怎样缝不同的扭扣等。
在今后我要学着更耐心地观察、帮助每个幼儿,使他们明确思路,弄清楚问题并在适当的时候,恰当给幼儿鼓励表扬使幼儿保持学习的热情。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3今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上完第一节活动课,我和孩子们来到了户外活动,小家伙们兴奋极了,小嘴都在嚷嚷着,说着:“教师,教师我们去玩滑梯吧,行吗?”我说:“好吧,我们就去玩滑梯。
”说完小家伙们就自觉地开起火车来,跟随着我一齐奔向了滑梯。
来到了滑梯面前,在玩之前我跟孩子们说:“玩滑梯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不能推、不能挤,滑梯要从上往下滑。
”说完之后孩子们就解散了,去玩滑梯,我发现大家都能够按照我之前说的游戏规则去玩,不错。
就在大家玩的兴致勃勃,不亦乐乎的'时候,王浩泷大叫了起来:“教师,教师,快来啊,滑梯底下有只大虫子。
”其他的孩子听到之后也都从滑梯下下来和我一齐跑过去看。
这时候听到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这是什么呀?”“是虫子吗?”“不是吧?”这时子竣凑到跟前说道:“这不是虫子,是大螃蟹!”“大螃蟹”大家一齐说到。
雅淇来到我身边问我:“教师,这是螃蟹吗?”我笑了笑,对着孩子们说:“宝贝们,这不是螃蟹,是一只大蜘蛛,它还会吐丝呢,你们看这张网就是蜘蛛用它吐的丝织成的。
”大家都把蜘蛛围了起来,观察它,因为这只蜘蛛比我们平时见到的大了好多,所以对孩子们比较有吸引力,大家也比较感兴趣。
就在大家的观察,讨论之中我们结束了今日的活动。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4今天早上,中班的早课,早早来到教室。
孩子入园之后,晨间活动开始了,今天的晨间活动,我给小朋友讲故事。
故事的名字是《我砍倒了一颗山樱花》,我准备了绘本、背景音乐。
兴趣正浓,开始给幼儿讲故事。
幼儿安安静静的坐着,因为他们最喜欢听故事。
我刚刚拿出绘本,没想到一个小朋友一盆冷水泼过来,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的,一直说,一直说,导致我的故事活动没法继续下去,我只好告诉他,让他再跟其他小朋友再听一遍,他依然很坚持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个故事我听过的,我只好改变第二策略,既然他听过的,就让他给小朋友们讲这个故事。
可是叫他起来的时候,他怎么都不站起来,然后就说是我小班的时候听过的。
我只好换了一个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
这个孩子在班上平时有些调皮,但有些小聪明,自尊心很强。
每当活动课上,提出的问题他总是能抢答,老师很欣赏他,并且常常夸奖他。
导致他有点儿优越感、有点骄傲。
就像各位看到的.这样,学过的就不想学了,那么为什么还有温故而知新之说,既然不能改变小朋友,那么我们只好改变自己,准备活动时更新颖,让他们挑战更高的难度,让他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
在平时生活中,老师应该对他的要求更高,防止把他夸傻了。
自尊太强也不是一件好事。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5“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
”所有当老师者都有此同感。
记得当班主任时,那时的孩子可能“见识少”,班主任一吓唬,家长一边倒(全向着老师),全班就都乖乖的了。
此刻是网络时代,什么都是开放的,家长与学生的见识也是与时俱进,简单粗暴倒被小瞧了。
于是,对于一些难管的学生,老师们变换了思维,要么放任――冷暴力;要么“哄”――应付一节课再说。
但是,班主任能这样应付吗?显然不行,既然不行,那么就拿出真心来吧。
对此,有几点感悟:多赞美,少批评由于性格的原因,也怕学生翘尾巴,我很少“夸张地”表扬学生,更不会不厌其烦地表扬,认为他们都这么大了,好多事是他们就应做的,没表扬的必要。
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但是,我错了。
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开始表扬一部分同学了,我竖着耳朵听,没有我,但没想到在批评的同学名单中竟然有我,我很难过。
”又一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说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认,我也决心改正。
那次听写,我只是下意识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结果老师发现了,当堂点名说我。
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
”这是开学头一个月一个优秀生和一个中等生的周记。
虽然我批评的.话不重,而且也是有根据的,但他们显然不能理解。
由此,我明白,再怎样着,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只有十四五岁,认可和赞美他们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
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
比如何辉,对学习其实没有一点兴趣,作业要么抄,要么应付,但他的作业总按时上交;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6今天上课时,果果的注意力一直不集中:一会儿玩指头,一会儿完扣子,最后干脆把扣子全解开了。
开始时,我也没在意,可是解开又扣上,一连好几次都这样,我有点生气了,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下课再找他。
果果其实很聪明的,就是太调皮了,让其他老师也很头疼。
等到下课了,他衣服上的扣子依然是开的.。
我让他自己系上,他调皮的说:“我不会,老师你帮我系上吧。
”我说:“老师也不会,怎么办?”他干脆就回答说:“要不就这样吧”。
看来不对他采取点策略是不行了。
我对其他小朋友说:“你看,果果的衣服的纽扣不系上难看吗?”其他小朋友都凑过来七嘴八舌的议论着:“不好看”,“出去游戏怕摘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很危险。
”果果最怕丢面子了,他以最快的速度把扣子都扣上。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的年龄很小,对他们的教育方式要采取多种样式。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7孩子是个多面体,在家和在园的表现会截然不同。
有些小朋友家长反映宝宝在家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但老师却觉得在幼儿园是个听话的宝宝,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
像我们班的.某某小朋友,有一天,妈妈来说,孩子早上挑裤子穿,不喜欢穿身上的这条裤子,折腾了好久。
妈妈走后,我搂着某某说:“某某,今天你穿来的裤子真漂亮,老师很喜欢,裤子上面还有个这么可爱的小熊呢!我们问问其他小朋友喜不喜欢你的裤子,好吗?”边上的小朋友听了,都说喜欢。
他听后很开心,到了明天妈妈送他来的时候,告诉我某某愿意穿这条裤子了。
还有一次,某某的妈妈说孩子不听话,不肯擦面霜,小脸都裂开了,让我帮他擦一下。
我跟某某说:“老师帮你擦香香好吗?”他点点头,擦的时候很配合老师。
那我觉得很奇怪,不是很乖吗?就问:“那妈妈给你擦的时候,为什么不要啊?”“妈妈擦得很疼的,有一次还擦到我眼睛里了。
”哦,原来如此,老师是轻轻地慢慢地擦的,特别在那些裂开的地方。
看来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处理方法,会造成孩子的不同反应,也就形成了同一个孩子在幼儿园是乖宝宝到家就变成了不听话的宝宝。
对于孩子不愿做的事情,不管老师也好家长也好,都应多问一个为什么,要找出原因,要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是真正的为孩子着想,不能一味地强迫,这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中班教师教育随笔8一、学会控制好情绪情绪能够很快的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班主任的情绪也会很快的传染给学生,班主任的喜怒哀乐学生也能够及时的察觉并受到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