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概况.doc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2000年国务院批准、2002年正式开工的承载着国家战略意义的
大型水利工程,主要目的是通过长达1300千米的水利工程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水资源有效地调至北方缺水地区,保障北方城市和农业生产的用水需求。
南水北调工程由中线工程、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三条主线组成,其中中线工程是南水
北调工程的主体工程,东线工程和西线工程则是补充工程。
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湖北江夏区的沙墩港,终点位于北京密云水库,全长1418.91千米,分为四个分段:南水南干渠、丹江口水库、中间干渠和北水北干渠,同时涉及东线和西线
工程的各自分部工程,实现了长江与黄河之间的跨流域调水。
东线工程起点为江苏扬州市,终点在河南省南阳市,全长1720千米,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
东线主要任务是从长江流域调水至河南、山东、天津等地区,解决这些地区的淡水短缺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历程经历了数次调整和完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如
地质复杂、水的质量问题、水污染治理难度大等。
但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从未停歇,
各项工程在多方面的努力下也越来越完善,目前中线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6月正式通水,东线、西线也取得了重要的建设成果,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治理和调配工作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体现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同时
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独特而深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