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主要遥感影像卫星简介

全球主要遥感影像卫星简介

全球主要遥感影像卫星简介ndsat美国NASA的陆地卫星(Landsat)计划(1975年前称为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 ),从1972年7月23日以来,已发射8颗(第6颗发射失败)。

目前Landsatl—4均相继失效,Landsat 5仍在超期运行(从1984年3月1日发射至今)。

Landsat 7于1999年4月15日发射升空。

Landsat8 于2013年2月11日发射升空,经过100天测试运行后开始获取影像。

卫星参数:陆地卫星的轨道设计为与太阳同步的近极地圆形轨道,以确保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获得中等太阳高度角(25° 一30°)的上午成像,而且卫星以同一地方时、同一方向通过同一地点.保证遥感观测条件的基本一致,利于图像的对比。

如Landsat 4、5轨道高度705km.轨道倾角98.2°, 卫星由北向南运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卫星每天绕地球14. 5圈,每天在赤道西移159km,每16天重复覆盖一次,穿过赤道的地方时为9点45分,覆盖地球范围N81° —S81.5°。

2.SPOT卫星SPOT卫星是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

“SPOT”系法文Systeme Probatoire d' Observation de la Terre 的缩写,意即地球观测系统。

SPOT系列卫星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研制的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至今已发射SPOT卫星1-7号,1986年已来,SPOT已经接受、存档超过7百万幅全球卫星数据,提供了准确、丰富、可靠、动态的地理信息源,满足了制图、农业、林业、土地利用、水利、国防、环保地质勘探等多个应用领域不断变化的需要。

[1]卫星参数Spot卫星采用的太阳同步准回归轨道,通过赤道时刻为地方时上午10:30,回归天数(重复周期)为26d。

由于采用倾斜观测,所以实际上可以对同一地区用4〜5d的时间进行观测。

观测仪器Spotl, 2, 3上搭载的传感器HRV采用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S作为探测元件来获取地面目标物体的图像。

HRV具有多光谱XS具和PA两种模式,其余全色波段具有10m的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具有20m的空间分辨率。

Spot4上搭载的是HRVIR传感器和一台植被仪。

Spot5上搭载包括两个高分辨几何装置(HRG)和一个高分辨率立体成像装置(HRS)传感器。

[1]数据参数Spot的一景数据对应地面60kmX60km的范围,在倾斜观测时横向最大可达91Km,各景位置根据GRS (spot grid reference systerm)由列号K和行号J的交点(节点)来确定。

各节点以两台HRV传感器同时观测的位置基础来确定,奇数的K对应于HRV1,偶数的K对应于HRV2。

倾斜观测时,由于景的中心和星下点的节点不一致,所以把实际的景中心归并到最近的节点上。

[1]谱段参数1)绿谱段(500〜590nm):该谱段位于植被叶绿素光谱反射曲线最大值的波长附近,同时位于水体最小衰减值的长波一边,这样就能探测水的混浊度和10〜20m的水深。

2)红谱段(610—680nm):这一谱段与陆地卫星的MSS的第5通道相同(专题制图仪TM仍然保留了这一谱段),它可用来提供作物识别、裸露土壤和岩石表面的情况。

3)近红外谱段(790—890nm):能够很好的穿透大气层。

在该谱段,植被表现的特别明亮,水体表现的非常黑。

尽管硅的光谱灵敏度可以延伸到1100urn,但设计时为了避免大气中水汽的影响,并没有把近红外谱段延伸到990nm。

同时,红和近红外谱段的综合应用对植被和生物的研究是相当有利的。

该系统的多谱段图像配准精度相当高,通常采用二向色棱镜进行光谱分离,粗制多谱段图像的配准精度误差小于0.3 个象元。

[2]数据应用范围Spot的数据被世界上14个地点的地面站所接收,数据的应用目的和Landsat相同,以陆地上的资源环境调查和检测为主。

由于它的分辨率不高,可以用于地图的制作,通过立体观测和高程观测,可以制作1:5万的地形图。

[1]3.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又称资源一号)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包含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02星、02B 星(均已退役)、02C星和04星五颗卫星组成,凝聚着中巴两国航天科技人员十几年的心血,它的成功发射与运行开创了中国与巴西两国合作研制遥感卫星、应用资源卫星数据的广阔领域,结束了中巴两国长期单纯依赖国外对地观测卫星数据的历史,被誉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范”。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负责资源卫星数据的接收、处理、归档、查询、分发和应用等业务。

2014年12月7日,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04星在太原成功发射升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

系列历史资源一号(01)(已退役)资源一号卫星(CBERS-1)经过方案、初样和正样等研制阶段,于1998年8月完成了全部研制工作。

随后,进行了力学和空间环境的地面模拟试验,于1999年10月14日由CZ-4B 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发射升空。

01星在轨稳定运行近五年,超出设计寿命近一倍资源一号02星(已退役)CBERS-02星在巴西空间研究院(1研£)进行总装测试,于2003年10月21日由CZ-4B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在轨测试后于2004年2月12日正式交付使用。

它接替01星继续为中巴两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

02星正在轨运行稳定。

资源一号02B星(已退役)CBERS-02B 星于2007年6月14日在北京完成相应准备工作,进入为期二十天左右的大型试验阶段,7月29日下午在北京通过出厂审定,已于9月19日11 时2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送入太空。

资源一号02C星“资源一号” 02C卫星是一颗填补中国国内高分辨率遥感数据空白的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研制生产。

卫星重约2100公斤,设计寿命3 年,装有全色多光谱相机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主要任务是获取全色和多光谱图像数据,卫星观测数据可用于1:2.5 万和1:5万比例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调查,以及国土资源、地质灾害应急监测等主体业务,可广泛应用于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国家重大工程、农业估产、水利监测、林业调查、海岸带及灾害监测、地震灾情监测等应用领域。

该卫星用户为中国国土资源部。

该星已于2011年12月22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资源一号03星资源一号03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空间研究院联合研制,总重量约2100千克。

载有4部相机、数据收集系统和“太空环境监测器”,采用六面体结构,分为服务舱和有效载荷舱。

2013年12月9日11时26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资源一号03星的飞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失败。

故障原因不明。

资源一号04星2014年12月7日上午11点26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 次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航天发射达到200 次的国家。

2014年12月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公布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成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

该批影像图像清晰,色彩丰富,质量优良,达到设计要求,这是04星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当天,中巴两国航天局还签署了双方关于后续卫星合作项目的意向书。

传感器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有1个全色波段、2个短波红外波段和1个热红外波段,扫描幅宽为119.5公里。

可见光、短波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78米,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156米。

IRMSS带有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包含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 星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三颗卫星组成。

CBERS-01/02 卫星平台分别搭载三种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CCD)、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宽视场相机(WFI); CBERS-02B 搭载CCD相机(CCD)、高分辨率相机(HR)、宽视场成像仪(WFI)三种传感器,满足用户对不同分辨率及光谱波段遥感数据的要求。

[3]CCD 相机(CCD)CCD相机在星下点的空间分辨率为19.5米,扫描幅宽为113公里。

它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4个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

具有侧视功能,侧视范围为±32°。

相机带有内定标系统。

高分辨率(HR)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成像仪(WFI)宽视场成像仪(WFI)有1个可见光波段、1个近红外波段,星下点的可见分辨率为258米,扫描幅宽为890公里。

由于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高重复率的地面覆盖。

WFI星上定标系统包括一个漫反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CBERS-01/02 传感器CCD相机(CCD):CCD相机在星下点的空间分辨率为19.5米,扫描幅宽为113公里。

它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4 个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

具有侧视功能,侧视范围为± 32°。

相机带有内定标系统。

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红外多光谱扫描仪(IRMSS)有1个全色波段、2个短波红外波段和1个热红外波段,扫描幅宽为119.5公里。

可见光、短波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78米,热红外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156米。

IRMSS带有内定标系统和太阳定标系统。

宽视场成像仪(WFI):宽视场成像仪(WFI)有1个可见光波段、1个近红外波段,星下点的可见分辨率为258米,扫描幅宽为890公里。

由于这种传感器具有较宽的扫描能力,因此,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高重复率的地面覆盖。

WFI星上定标系统包括一个漫反射窗口,可进行相对辐射定标。

CBERS-02B传感器02B星是具有高、中、低三种空间分辨率的对地观测卫星,搭载的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改变了国外高分辨率卫星数据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在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减灾防灾、农业、林业、水利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CCD相机(CCD):CCD相机在星下点的空间分辨率为19.5米,扫描幅宽为113公里。

它在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4 个波段和1个全色波段。

具有侧视功能,侧视范围为± 32°。

相机带有内定标系统。

高分辨率相机(HR): 2.36米分辨率的HR相机宽视场成像仪(WFI):宽视场成像仪(WFI)有1个可见光波段、1个近红外波段,星下点的可见分辨率为258米,扫描幅宽为890公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