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感伤,寂寞得销魂1、人生如茶,静心以对。
对错无辜,缘由前生。
认得清,放下是聪明。
看不透,一场梦无痕。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2、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
3、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4、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
6、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7、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8、一湖秋月碎离愁,风也迷离,雨也迷离。
、恐结他生里。
9、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惊10、在世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11、彼岸花开,花开彼岸,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叶生生相惜,永世不见。
12、落花不解伊人情,谁又怜惜伊人情。
空伤悲,独愁怅,怎解此心凄凉。
风吹,心冷,思念长;凝眸,望川,人断肠。
同是断肠人,不知心伤几许。
13、借一丝秋风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饮一杯雨前清茶,漫步于梨花树下,任白花纷落,温文尔雅,净玉无瑕。
14、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
1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18、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9、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1、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22、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
23、人永远看不破的镜花水月,不过我指间烟云世间千年,如我一瞬。
24、渺渺时空,茫茫人海,与君相遇,莫失莫忘。
25、爱过千万年的今生今世,越过湖南江西的千山万水,你我就度过十年幸福路,现在又开始你我各自孤独路。
26、我是不是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害怕太多太多,害怕失去每一个人,害怕的叫我有种永远的死去那种想法。
或许死是一种逃避,到更是一种解脱,可悲的是我连解脱的勇气都没有。
27、漫漫长夜,想念着昔日的温情,等着天亮,等待天明的那一缕阳光,驱走我今夜的忧伤,暗夜的彷徨,愿明天给我希望。
28、你去了另一个时空,和我再擦肩需下一生转世,我如是想。
当我站在你的身后,以背对背这些年,才知道无法以一生的漂泊逾越爱的封锁。
29、茫茫人海,我寻不到你的踪迹,熙熙攘攘,我听不到你的声音,大千世界,难道我注定会错过你,频频回首,曾经的美好都酿成了今日的伤。
30、苍白的等待,只因为你已经放弃了曾经的誓言?空虚的爱情,只因为你已经忘记了曾经的美好?31、尘世间的 __也随着季节慢慢淡去,往昔的刻骨铭心也将成为今日泛黄的枫叶,被深深的埋藏于地下,再不会有人想起、深秋的迷雾中曾伫立一位如此感伤的人。
32、多少的思念,写出了文章百篇,多少的愁绪,写出文字万千,依然没能把你呼唤回来,美好的过去,感动了我自己,却没能感动你,任凭我思来念去,任凭我站在初识的地点兜圈,你依然站在那边静默不语。
在没有你的世界里,我迷失了方向,未来渺茫,不知该走向何方。
33、多想有人也能静静的聆听我的故事,感受我多年来的伤痛,让我能感受到北国一样有春天。
34、你或许感动过,然而世事的沧桑终皆以遗忘来成就,我们却还需更沧桑地活着。
畸轻畸重的感情你心如明镜,只是我再也法跻身你圆滑后的世界。
35、那回忆随着心跳的频率,拨弄着我暗淡的灵魂,赠予我慰籍。
我不甘愿成为你生命史记里的泡沫,纵然我从未给予你说好的幸福,纵然我只有做过客的资格。
36、如果没有遇见你,是否还会有酒浇不尽的相思,是否还会有烟烧不掉的寂寞?是否还会孤独的停留在等待的渡口?如果没有遇见你,我会执着的认为,幸福只是别人的美丽,与我无关。
37、身冷心更冷,孤独的过了二十年,总以为这次可以永远的陪着你。
这么长时间留下的破碎的回忆也以深埋雪而告终。
38、生命的悲伤,总有一泊泪水缘于深爱,你是我今生无法泅渡的沧海。
39、时光转换,走进这一季的深秋。
青雾渺渺笼罩着尘世的繁华,(十一)古典诗词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元好问①今古北邙山②下路,黄尘老尽英雄。
人生长恨水长东。
幽怀谁共怀?远目送归鸿。
盖世功名将底用?从前错怨天公。
浩歌一曲酒千钟。
男儿行处是,未要论穷通。
[注]①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
②北邙山,在河南洛阳县北。
古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山。
(1)“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是借用李煜的名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但又翻出了新意,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句诗的含意。
答: (2)作者说“从前错怨天公”?作者为什么要怨“天公”?又为什么说是“错怨”?答: 答案:(1)元好问借用此句,感叹昔日那些曾咤叱风云,盛极一时的英雄人物,如今却都默默地长眠地下,烟消云散,无数功勋也都化作汩汩东流水。
(2)以前怨“天公”是因为作者感到怀才不遇,埋怨命运太不公平,没有给自己创造机会去建功立业,创就盖世功名。
如今作者看到那些默默长眠于北邙山下的孤魂,当年也曾有过辉煌的业绩,到头来还不是一样归于黄土一抔,因而发出“错怨”的感叹。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人月圆·春晚次韵张可久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
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
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1)“短亭”“画舫”“垂柳”等意象在曲中有什么作用?答: (2)“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这三句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答: 答案:(1)“短亭”“画舫”“垂柳”等意象是对过去送别情景的回忆。
那时举杯送行,依依惜别,水陆分途,各奔前程,而亭、船、柳历历在目,以此表明思念之深。
(2)这三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同时使用反复的手法,把作者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三句还使诗歌意境深化,啼鸟声打断了作者的沉思,使他从迷惘中回到现实,而春晚的风雨,也是分别以后所经历的人生波折的写照。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崖门谒三忠祠[清]陈恭尹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来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注]①崖门:即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海中,南宋末年为抗元的最后据点。
三忠祠是为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
②望帝:又名杜宇,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
后国亡身死,化为杜鹃鸟,每逢暮春便作哀啼,其声令人痛楚酸恻。
(1)请简析诗中“望帝”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 (2)“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是全诗的警句,请结合全诗,赏析这联诗。
答: 答案:(1)诗中的“望帝”指杜鹃,作者借这一意象一方面抒写了亡国之痛,诗人在杜鹃的啼叫声中,听出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胜。
另一方面借大殿中只有杜鹃声,而无人声,说明人们已久不来祭拜了,抒发了作者对英雄身后寂寞的悲不自胜。
(2)此联上句为景物描写,下句为主观抒情。
上句是说波涛汹涌、横无际涯的大海,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下句说大好的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以至于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
这两句即景成对,表现了对清朝 __的极大义愤。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独秀峰[清]袁枚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形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火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1)结合诗歌内容,概括诗人笔下独秀峰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2)作者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秀峰的特点?试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1)诗人笔下的独秀峰具有突兀、奇特、高耸、陡峭笔直的特点。
首联作者用“突然”二字写出了山的突兀,颔联用“冠其首”写出独秀峰的奇特,颈联先用“三百六级”正面写,后又侧面写其高耸,尾联用“直如弦”比喻其陡峭笔直的形态。
(2)①铺垫,首联中上句写看不到山的一点迹象,为写山的突然出现作了铺垫。
②对比,颔联上句写桂林的群山形象奇特,下句用“冠其首”突出独秀峰的奇特。
③比喻,尾联用“弦”来比喻独秀峰,突出其陡峭、笔直。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注]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注]强饭:亦作“彊饭”。
努力加餐;勉强进食。
(1)结合诗歌内容,概括诗中人物的形象。
答:(2)有人评价说颈联中的“喧”字用得好,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 答案:(1)这首诗刻画了一位生活困苦、内心愁苦、瘦弱、孤寂的人物形象,你看他在寒冷的秋日仍然穿着单薄不合身的衣服,住在寒气侵袭的茅屋中,虽然勉强吃一点饭,却日益消瘦,山中的月亮虽然那么美丽,他却没有一点心情去观赏。
(2)“喧”字写出了溪水发出的声音之大,以声衬静,突出了山中的寂静;同时溪水的声音在诗人听来有如喧哗,使人烦躁,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登雨花台魏禧①生平四十老柴荆②,此日麻鞋拜故京。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③!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注]①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一生未入仕。
②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
③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
(1)诗歌的颈联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2)诗的最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悲风”中的“悲”字有哪些含义?答: 答案:(1)诗歌的颈联使用了对比的手法。
“新草”与“旧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山河破碎,田地荒芜,一方面是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前呼后拥,招摇过市。
表达了作者对那些毫无民族气节,不顾民族生死危亡,只知追求个人安乐的民族败类的辛辣嘲讽与愤慨。
(2)最后一联描绘了一幅凄风悲号,江水痛哭,日夜不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极度的悲愤。
“悲”字既有对明代丧亡的伤心,也有对前明 __ __的谴责,更有对异族侵略者的控诉,还有对那些丧失民族气节卖身投靠的达官贵人的痛恨。
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寄赠吴门故人①[清]汪琬遥羡风流顾恺之②,爱翻新曲复残棋。
家临绿水长洲苑③,人在青山短簿祠。
芳草渐逢归燕后,落花已过浴蚕时。
一春不得陪游赏,苦恨蹉跎满鬓丝。
[注]①吴门故人:是指作者的挚友顾苓。
他在明亡之后隐居不仕,吟赏山水,棋曲自娱,颇得人生乐趣。
②顾恺之(约345-406),东晋画家,博学多才。
③长洲苑:在苏州西南,春秋时吴王阖闾游猎处。
(1)作者在描述自己感情的同时,还塑造了“故人”的形象,联系首联和颔联内容,说说“故人”是一位什么样的人。
答: (2)尾联直抒胸臆,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答:答案:(1)作者笔下的“故人”是一个徜徉于名胜古迹、绿水青山之中的自得的隐者的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