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1.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作业(含解析)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二课时)一、基础训练1.下列基本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液体体积读数B.熄灭酒精灯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2.学校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A.扇闻气体的气味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为节约火柴,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盏酒精灯3.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观察仪器壁上()A.附着的是否有水滴B.附着的水是否光亮透明C.附着的水是否聚成水滴或成股流下D.是否附着可溶于水的脏物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B.要节约药品,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C.块状而又无腐蚀性的药品允许用手直接取用D.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5.下列加热方式错误的是()A.高温煅烧固体B.加热粉末C.水浴加热液体D.加热液体6.使用酒精灯时,错误的操作是()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B.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质加热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7.在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A.放置酒精灯B.固定铁圈位置C.点燃酒精灯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8.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都要垫石棉网C.做实验的废液倒入指定容器内D.在实验药品贮藏室门口写上“严禁烟火”9.张强同学加热2~3 mL某种液体,主要操作的正确顺序是()①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②点燃酒精灯;③加热;④向试管里加入2~3 mL某种液体;⑤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②③C.④⑤①②③D.④①②③⑤10.为防止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发生,下列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选项须预防的意外事故预处理方法A 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备氢氧化钠浓溶液直接清洗B 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备湿抹布用来扑灭火C 使用玻璃管时划伤手指将玻璃管口熔圆并备好创口贴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炸裂瓶底预先在集气瓶里放少量水或细沙11.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12.下面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2)仪器⑤和⑧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常用作热源的仪器是_________,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均填仪器名称);(4)用仪器①能否量取8.68 mL溶液?________(填“能”或“否”)。
二、能力提升13.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⑨B.①④⑤⑦C.①④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14.现有下列一些数据,将正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45°B.90°C.2/3D.1/3E.0.1 gF.0.01 g(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_________;(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________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____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15.为了探究给物质加热方法,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 mL水。
1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上方约3 cm处加热;2号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加热;3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0 s、35 s、27 s。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哪一层火焰?为什么?(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三点)(3)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请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可能的原因。
(至少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基础训练1.B【解析】A.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B.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C.利用热膨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容器的正上方。
故选B。
2.D【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是防止机体中毒,应用手煽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B.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用燃烧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时,酒精溢出引起火灾。
故选D。
3.C【解析】玻璃器已经洗净的标志是洗过的玻璃以及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根据判断玻璃仪器已经洗净的标志,可以知道说法A、B、D错误。
故选C。
4.D【解析】闻气味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轻轻煽动瓶口,让药品飘进鼻孔,不能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气味;多取的药品要放在指定容器中,不可放回原瓶,防止污染药品;实验室中任何药品都不能用手拿;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能用水清洗,可以防止试管炸裂。
故选D。
5.D【解析】A.实验室高温环境的获得都是使用的酒精喷灯,酒精灯只是加热;B.加热粉末使用的是燃烧匙;C.水浴加热是指的用热水直接加热;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沸腾时容易冲出试管。
故选D。
6.B【解析】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否则容易发生火灾。
故选B。
7.A【解析】根据实验室实验装置安装顺序,应该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所以要先放置好酒精灯。
故选A。
8.B【解析】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B.为了防止加热时仪器受热不均而炸裂,给底面积较大的玻璃仪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不是所有玻璃仪器加热都需垫石棉网;C.实验室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做实验的废液必须倒入指定容器内;D.实验室中的药品有的有可燃性,有的有强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在实验药品储藏室门口必须写上“严禁烟火:字样。
故选B。
9.C【解析】该实验首先要取药品,取完药品要把原来的试剂瓶复原,再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到试管中上部,点燃酒精灯,先进行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即正确顺序为:④⑤①②③。
故选C。
10.A【解析】发生浓硫酸溅到皮肤或衣服上的情况,要立即用带来的水进行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先选用浓碱中和,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故选A。
11.C【解析】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易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污染试剂,故B正确;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
故选C。
12.(1)⑥;(2)烧杯;(3)酒精灯;胶头滴管;(4)否。
【解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记忆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以及作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酒精灯常用作热源,胶头滴管常用来滴加液体,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 mL。
二、能力提升13.C【解析】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易导致液体沸腾喷出伤人,故A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时,用自来水冲洗,会污染试剂,故B正确;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用量筒量液,读数时,视线偏高(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故D正确。
故选C。
14.(1)E;(2)C;(3)D ;D ;A。
【解析】(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0.1 g;(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大约1/3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要与桌面成45°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1)⑥;(2)烧杯;(3)酒精灯;胶头滴管;(4)否。
【解析】本题要求同学们熟练记忆常见实验仪器的名称以及作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酒精灯常用作热源,胶头滴管常用来滴加液体,量筒的最小刻度是1 mL。
15.(1)外焰部分,因为用外焰加热同样多的水至沸腾所用时间最短,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2)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3)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没有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就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解析】(1)根据酒精灯的火焰温度高低分析;(2)、(3)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操作要点分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