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输送与厂内运输机械》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气力输送与厂内运输机械
Pneumatic Conveying and In-plant Transport
课程编号:14371057
课程学分:2.0
课程总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课
二、课程内容简介(300字以内)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气力输送和厂内运输机械两部分。
第一部分气力输送部分主要讲述家具和人造板工业中产生的粉尘的类型及特性;气力输送装置的类型、特点及其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气力输送系统的流体力学原理、主要参数及计算方法;气力输送装置的主要构成部件;木材工业中气力除尘及气力运输系统的设计计算等。
第二部分厂内运输机械主要讲述家具及人造板生产过程中用到的一些物料输送机械如带式运输机、链式运输机、辊子运输机、螺旋运输机等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应用特点、选择和使用维护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气力输送装置选择和设计计算的方法;掌握木材工业中常用的厂内运输机械的类型及工作特性,并能对其进行选择和使用维护。
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国内外气力输送技术和厂内运输机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掌握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及其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能对木材工业中常用的气力除尘与气力运输装置进行选择和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绪论(2学时)
一、气力输送的特点及应用
二、气力输送系统的构成
三、气力输送系统的类型
第一章植物粉尘与污染防治(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粉尘的产生途径、粉尘的类型、理解和掌握粉尘的性质及粉尘的危害。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植物粉尘的性质。
难点:木材工业中产生的粉尘的性质及治理。
第一节植物粉尘的产生及类型(0.5学时)
第二节植物粉尘的性质(1学时)
一、理化性质
二、流动特性
三、空气动力特性
第三节植物粉尘的危害及污染防治(0.5学时)
一、粉尘的危害
二、粉尘的污染防治
第二章气力输送系统压损计算(8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气力输送装置的主要参数;管道内气流速度的确定;理解和掌握管道内混合气流的输送状态;混合气流管道系统的压力变化图、混合气流在管道内输送的压力损失计算;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计算和并联管道的平衡计算。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力输送系统各种压力损失的计算。
难点:根据生产工艺要求,选定合适的混合浓度与气流速度;气力输送管道系统的压力变化规律。
第一节气力输送的主要参数(1学时)
一、流量、流速和压力
二、混合浓度
第二节混合气流在管道内的运动(1学时)
一、输送状态
二、混合气流在水平管内的速度
第三节混合气流管道输送系统的压力损失计算(6学时)
一、流体力学原理
二、管道中的压力分布
三、压力损失计算
第三章气力输送系统的主要构件(8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吸送管段供料器的类型;给料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及选择;气力输送管道附件的类型、结构原理;理解和掌握喷射注入式供料器、旋转叶轮式供料器、螺旋式供料器;管道的类型、布置、安装;吸料器的类型、结构原理、选择计算;风机的类型、结构原理、工作特性、选择计算;分离器的类型、结构原理、工作特性、选择计算;除尘器的类型、结构原理、工作特性、选择计算。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气力输送压出管段的供料器、木工机床气力吸集装置的吸料器、风机和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合理选用。
难点:风机的工作特性及分离器、风机的合理选用。
第一节压出段的供料器(1学时)
一、喷射注入式供料器
二、旋转叶轮式供料器
三、螺旋式供料器
第二节给料装置及吸料器(1学时)
一、给料装置
二、吸嘴
三、木工机床吸料器
第三节气力输送管道及其附件(1学时)
一、管道
二、弯管与三通管
三、管道附件
第四节风机(3学时)
一、叶轮离心式风机
(一)构造和工作原理
(二)离心式风机的性能参数
(三)离心式风机的选择
(四)离心式风机的安装与使用
二、容积式风机风机
第五节分离装置(2学时)
一、降尘室
二、旋风分离器
三、袋式除尘器
第四章木材工业气力输送系统的设计计算(4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车间气力除尘装置的设计原则与设计参数;理解和掌握气力除尘装置的设计计算方法;气力输送装置的设计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木材工业气力输送系统的布置方式、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根据工艺要求,合理确定气力除尘或气力运输装置的类型,阻力平衡计算。
第一节车间气力除尘装置的设计计算(2学时)
一、设计计算原则与参数
二、气力除尘装置设计计算
第二节车间气力运输装置的设计计算(2学时)
第五章带式运输机(3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带式运输机的类型和其在木材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带式运输机的特点、性能参数、结构、设备选择和设计计算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带式运输机的结构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难点:根据车间实际情况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带式运输机。
第一节带式运输机的结构(2学时)
一、输送带
二、支承装置
第二节带式运输机设计计算(1学时)
一、设计计算的程序
二、设计计算
第六章链式运输机(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链式运输机的基本类型;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链式运输机的结构、性能特点;链式运输机的选择和使用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链式运输机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难点:根据车间实际情况选择或设计合适的链式运输机。
第一节链条(1学时)
第二节刮板运输机(1学时)
一、应用和结构
二、设计计算
第三节板式运输机和小车运输机
第七章无挠性构件的连续运输机(2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辊子运输机和螺旋运输机的类型和其在木材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辊子运输机和螺旋运输机的特点、性能参数、结构、设备选择和设计计算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辊子运输机的结构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难点:根据车间实际情况选择或设计合适的辊子运输机和螺旋运输机。
第一节辊子运输机(1学时)
一、辊子运输机的类型和结构
二、辊子运输机的设计计算
第二节螺旋运输机(1学时)
一、螺旋运输机的类型和结构
二、螺旋运输机的设计计算
第八章间歇式运输机械(1学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间歇式运输机械的类型。
理解和掌握常用的间歇式运输机的性能特点、主要参数、结构和设备选择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间歇式运输机的应用特点及主要参数的确定。
难点:根据车间实际情况选择或设计合适的间歇式运输机械。
第一节起重机械(0.4学时)
第二节无轨运输机械(0.3学时)
第三节有轨运输机械(0.3学时)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主要考查的内容为平时课堂考勤和提问、课外作业、课堂练习、课程结束的考试等内容综合评定最终成绩。
评定方法:课堂考勤和提问占15%;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占15%;课程结束考试占70%。
满分100分。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气力输送与厂内运输》,彭万喜、吴义强主编,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
参考资料:
1、《连续输送机械》,孟春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气力输送工程》,杨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3、《通风除尘与气力输送》,吴建章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
4、《木材加工粉尘治理技术与综合利用研究》,周玉申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年
5、《木材工业气力输送及厂内运输机械》,李维礼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年
6、《木材加工装备——木工机械》,李黎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
7、《木材加工装备——人造板机械》,谢拥群、高金贵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年
8、《林产工业》,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9、《木材工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