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层及道路建筑材料
温缩特性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外观胀缩性是三相 的不同的温度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的结果
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
水泥稳定类
在集料或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包括各种粗粒土、中粒
土和细粒土)中,掺入足够数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 合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 称为水泥稳定类材料。
沥 青 稳 定 碎 石
半开级配6~12%
AM
细料少,只有少量填料或不掺矿粉,沥青用量较小,空 隙率大,属嵌锁结构,故热稳定性好,在低温不宜开裂, 但透水性大,强度和耐久性不如沥青混凝土
开级配>18%
ATPB
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 少,属骨架空隙结构型沥青混合料。 排水式,只能用于路面排水性基层。
• 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未筛分碎石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碎石(水稳) • 用水泥稳定级配砂砾、天然砂砾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稳定砂砾(水泥砂砾)
• 用水泥稳定粗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碎石土
• 用水泥稳定中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称为水泥砾石土 • 用水泥稳定细粒土所得到的混合料,简称水泥土; • 用水泥和石灰、水泥和粉煤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面
沥青混合料
层
粒料面层 材 料
块料面层
复合式路面
上面层
高 速 公 路 沥 青 面 层
抗
滑 层
中面层
至少有一层是I型密级配沥
青混凝土,以防止雨水下
下面层
渗,影响基层和路基。
用作防止雨水渗入的封层和厚度不超过3厘米的磨
耗层在路面力学计算中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来看, 但作用不可忽视。
砂石路面
基 层
• 基层位于面层下面的一个层次。
土和细粒土)中.掺入足够数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 合料经摊铺压实及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 称为石灰稳定类材料。
• 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石灰土。 • 用石灰稳定粗粒土或中粒土得到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
原材料为天然砂砾土时,简称石灰砂砾土;原材料为天然碎石 土时,简称为石灰碎石土。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矿料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比矿料颗 粒本身的强度小得多
碎、砾石路 面结构强度 形成的特点
在外力作用下,材料将在颗粒间产生滑 动和位移,失去承载能力而遭致破坏
矿料颗粒本身强度固然重要,但是起 决定作用的则是颗粒之间的联结强度
属于松散材料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泥结碎石结构层是以碎石作为骨料, 粘土作为填充料和结合料,经压实 修筑成的一种结构。 适用于四级公 路的面层,并 宜在其上设置 砂土磨耗层和 松散保护层。 亦可用作三四 级公路的基层。
泥灰结碎石结构层是以碎石为骨料, 用一定数量的石灰和土作填充料和 结合料修筑的碎石结构。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 嵌挤原则是采用分层撒铺矿料(每层矿料的粒径基本相同)并
经严格碾压而成的路面结构层(或采用尺寸大致均一的开级配
矿料进行拌和)。用这种方法修筑的路面,其强度构成主要依 靠矿料之间相互嵌挤锁结作用而产生的较大内摩阻力。粘结
力虽然也是需要的,但仅起着辅助作用。
• 级配原则是采用颗粒大小不同的矿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并掺入 一定数量的结合料,拌制成混合料,经过摊铺、碾压而形成的 路面结构层。这种混合料符合最佳级配原理,具有较大的密实 度。其强度来源于内摩阻力和粘结力,但由于矿料没有较强的 嵌挤锁结作用,以及受结合料的影响,一般来讲内摩阻力较小。
水泥类 碎 石
优于 优于
二灰类 碎砾石
优于 优于
石灰类 砾 石 优于 土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无粘结粒料类(碎石、砾石类)
碎石、砾石类结构层是用粗、细碎(砾)石、粘土(或不含粘土) 按照嵌挤原则或级配原则铺筑而成的结构层。
嵌锁型的碎石结构层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水结碎石、 填隙碎石; 级配型的碎(砾)石结构层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符合级 配要求的天然砂砾
2、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包括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及工业废
渣稳定类材料。(半刚性) 3、粒料类主要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级配
碎(砾)石等。(柔性)
4、刚性类:贫水泥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等。(刚性) 根据使用性能也可分为、刚性基层、半刚性,为保证工程质量可分为
• 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含砂)得到的混合料,简称二灰土。 • 用石灰和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砂砾中无土)和级配碎石(包括未
筛分碎石)时,分别简称为二灰砂砾和二灰碎石。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适用场合 •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 基层,但二灰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 而只用作底基层。
粒料类总结
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碎砾石、级配砾石、级配砂砾可用于轻交通的二级及三、 四级公路的基层和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基层和各级的底基层
泥结碎石和泥灰结碎石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作面层均适用于四级公路的面层
常用的沥青类
热拌沥青混合料 冷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石灰稳定土作基层。
• 石灰稳定类材料也不得用作二级公路高级路面的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
工业废渣包括:粉煤灰、炉渣、煤渣、高炉矿渣(镁渣)、钢 渣(已经过崩解达到稳定)、镁渣、煤矸石和其他粉状废渣。
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这些废渣中的一种或两种经加水拌和、
压实和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范规定要 求时,称为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路面结构层及道路建筑材料
水泥混凝土
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 使用寿命长,适应的交通量大 以碎石为集料,沥青为结合料,如 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SMA、 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碎石、 沥青表面处治、Superpave等 以土作为结合料的各种碎石或砾 石混合料,如泥结碎石、级配砾石等 由水泥混凝土嵌锁式块料,整齐或 半整齐块石、其他材料块料铺筑而成。 由水泥混凝土作下面层,沥青混合料 或水泥混凝土作上面层组成。 经久耐用的优质面层。
• 用石灰土稳定级配砂砾(砂砾中无土)或级配碎石(包括未筛分碎
石)时,也分别简称石灰稳定砂砾和石灰稳定碎石。
• 同时用石灰和水泥稳定某种土得到的混合料,简称综合稳定土。
石灰稳定类
石灰剂量是石灰质量占全部土颗粒的干质量的百分率,
即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
适用场合
• 石灰稳定类材料一般可以用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路面的基层。 • 但石灰稳定类材料的收缩裂缝多、水稳定性较差,不应作高速 公路或一级公路的基层,必要时可以用作底基层。 • 在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以及其它地区的过湿路段,也不宜采用
适用场合:
碎、砾石类结构层既可作面层,也可作基层或底基层。 由于碎、砾石结构层的平整度较差,易扬尘,雨天还易泥泞, 用它作面层时适用于四级公路的面层。 级配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级配砾石、级配碎砾石以及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 的天然砂砾,可用作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也可用作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填隙碎石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三、四级公路的基层。 就力学性质和稳定性而言,级配碎石是级配集料中最好的材 料,也是无结合料材料中最好的材料;级配砾石则是级配集 料中最次的材料;级配碎砾石则处于两者之间。
应力--应变特性 无 机 结 合 料 的 力 学 特 性
强度和模量随龄期的增长而不断增 长,逐渐具有一定的刚性性质
疲劳特性
抗拉强度远小于其抗压强度,强度愈 大则刚度愈大,其疲劳寿命就愈长
石灰稳定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
干缩特性
水分挥发和混合料内部的水化作用, 混合料的水分会不断减少,引起收缩
缝少。
•对石料和沥青规格要求较宽,易满足。 •路面保持粗糙,有利于行车安全。 •空隙大,易透水,粘结力差,易松散, 耐久性差。
密级配3~6%
ATB
指当粗集料粒径较大,按密实级配 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的矿料与 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可用于沥青路面面层,也可用于路面基层 指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 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 和而成的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两层或三层铺筑。当采用不同材料修筑基
层时,基层的最下层称为底基层,对底基
层材料质量的要求较低,可使用当地材料
来修筑。
• 上基层和下基层。
底基层和土基间
设在路基处于潮湿 和过湿以及有冰 冻翻浆的路段
垫层
加强土基、改善 基层的工作条件
蓄水、排水、 隔热、防冻而设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铺设的能 起隔水作用的垫层称隔离层
沥青类
沥青表面处治
微表处
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
• 沥青混合料是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
•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按 连续级配的原则组成符合规定级配的矿质混合料,与沥青在
较高温度下拌和而制成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的沥青混合料,
简称沥青混凝土(Asphalt Concrete,以AC表示)。 沥青混凝土 的矿料级配 沥青混凝土AC适 用于做各级公路
• 在高速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面板下,二灰土
也不应用作基层。
半刚性类基层总结
水泥稳定集料类、二灰稳定集料类适用于各级的基层、底基层 冰冻地区、多雨潮湿地区,二灰稳定集料类宜用于高速、一
级的底基层 石灰稳定类材料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及三、四级公路的
基层,作为二级公路的基层要视路面的好坏,路面好,不行 水泥土和二灰土宜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不应作为高级沥 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面板的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