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残疾的社区防治与康复
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 1.错觉 • 2.幻觉 • 3.焦虑 病人显得烦躁不安、坐卧不 宁,甚至似有大祸将临之感,惶惶不 可终日。 • 4.淡漠 病人对什么事都不关心,对 任何外界事物都没有相应的反应,往 往表情呆板,毫无激情。
• 5.妄想 病人凭空产生一些不切实际, 甚至是荒诞无稽的信念,尽管与事实 不符,其本人却坚信不疑。
不少患者 挣扎在死 亡线上
他们还带 来各种社 会问题
精神病人闹市行凶致1人死亡16人受伤
这是一个 数逾千万 的庞大群 体
这是一个 世界性的 难题
第一节 精神残疾概述
精神活动??
认识活动(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情感活动
意志活动
精神疾病的定义
• 精神疾病:指在各种生物、心理、社会等 因素的不利影响下,大脑功能出现紊乱。 • 表现为精神活动失常,是脑功能失常的总 称。 • 分为精神病、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等。
42
精神残疾分级标准
一级 WHO-DAS ≥116 适应行为障碍 极重度 生活自理 人际交往 完全不能 不交往 重度 大部分不能 基本不交往 二级 106~115 中度 不能完全自理 简单交流 三级 96~105 轻度 基本自理 能交往,但能 力差 四级 52~95
学习新事物
工作
不能
不能
学习简单事物
监护下从事简 单劳动
明显比一般人 差
能独立从事简 单劳动
比一般人稍差
能从事一般性 工作
他人照料
全部需要
大部分需要
部分需要
一般不需要
43
WHO-DAS的组成
• 总共36个条目,每个条目1-5级评分 • 包括6个分量表:
– D1:理解与交流 – D2: 身体移动 – D3: 自我照料 – D4: 与他人相处 – D5: 生活活动 – D6: 社会参与
精神病的定义
• 精神病:是由于人体脑功能发生紊乱、导 致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 • 临床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和 行为等方面的失常。 • 症状主要表现为出现错觉、幻觉、焦虑、 淡漠、妄想、自知力障碍 • 常见 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偏执性精 神病
精神残疾的定义
• 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 病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影响其日 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性变态)
8 精神发育迟滞
9 儿童少年期多动障碍
10 其它精神障碍及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相关的
几种情况
精神病的分类
• 精神病是精神疾病中较为严重的类型,表 现为精神活动明显异常或者紊乱。 • 1、精神分裂症 • 2、躁狂抑郁症性精神病 • 3、更年期精神病 • 4、偏执性精神病 • 5、情感性精神障碍 • 6、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
• 用于全面评价精神障碍(特别是精神病性障 碍)患者社会功能 • 他评:依据临床医生从病人、家属、病历记 录或其他书面记录,以及对病人观察等获取 资料后进行判断
WHO-DAS的使用
• 18 岁以上(包括)根据 WHO-DAS 分数( 36-180 )
和行为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 • 18 岁以下者依据下述行为的表现,把精神残疾划 分为四级。 • 评定时限为最近30天 • 会谈所需时间大约20分钟 • 会谈应在私下、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精神病人康复训练
作业治疗 康复
娱乐治疗
心理治疗 职业技能训练 (工作态度及习惯)
训练
内容
作业治疗
• 女性、老年性和未 成年患者可选择刺 绣、缝纫与编织等 活动
娱乐治疗
• 作用: • 1、减轻精神症状的作 用 • 2、改善情绪、调整心 态 • 3、建立生活信心,提 高社会适应能力 方法:绘画、歌唱、游 戏
6、情感高涨 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 同程度的病态喜悦,自我感觉良好,有与 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见于躁 狂、脑器质性疾病或醉酒状态 。 7、情感低落 表情忧愁、唉声叹气、心境苦 闷,觉得自己前途黯淡,严重时悲观绝望 而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 ,抑郁症的主要症 状 。
要注意的一点,和其他类病人相比精神病人常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承认自己有病, 这种情况叫作“自知力障碍”。
精神疾病的危害性
病、残、贫交互作用
患者
家庭
社会
危害(患者)
严重损害患者的健康
◆
生活困难、就业难
>1/2无业,因病致贫
◆ ◆
精神残疾多
约 50 % 的致残率
歧视和偏见
基本人权受到威胁
危害(家庭)
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
亲情受损,长期的医疗费用
负担和管理问题……
危害(社会)
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
▲ 治安问题——肇事率约10 %
模
式
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开展了“社会化、综合 性、开放式”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工作模式:
社会化
综合性
开放式
社会化的 工作体系
综合性的 防治措施
开放式的 管理方法
这是人类精神卫生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伟大运动
• 社会化 • 以各级政府为主导,将精神病防治康复纳 入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计划 • 部门分工协作,整合和动员社会各种力量 齐抓共管 • 以专业医疗机构为技术骨干,以社区为基 础,以家庭为依托
44
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
• 该量表主要用于评定社区精神病人的社会 功能缺陷程度,是精神医学调查中,较为 常用的评定工具。 • 不适合于住院期间的评定或住院小于两周 • 适用年龄15~59 • 通过知情人询问 • 评定范围为最近一个月的行为表现
•
项目和评定的标准 SDSS共包括10个项目每项评分为0~2分 0 无异常或仅有不引起抱怨或问题极轻微 1 确有功能缺陷 2 严重功能缺陷
精神疾病的分类
我们国家将精神疾病划分为十大类,编成CCMD-Ⅲ
1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 精神活性物质或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 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病性障碍
4 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5 神经症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精神障碍
精神疾病的分类(续)
6 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生理障碍 7 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冲动控制障碍与
患者不吃药怎么办?
• 拒绝服药的原因
– 副作用 – 认识问题 – 病情(自知力缺乏)
• 对策
– – – – 减药或换药 反复说明停药的危害 一劝二骗三强制 “暗服药”——尽量不用或少用
药吃下去了吗?——谈“藏药”
• 方式:将药片藏在舌下、腮部或夹在手指缝中 • 危害 – 疗效无法保证 – 血药浓度不稳,导致严重副作用 • 对策 – 家属保管药物,看着患者把药服下 – 检查口腔 – 不要马上离开 – 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 – 监督要从严,说教要从宽 – 使用长效针剂治疗
• 综合性 • 现今国际上有把预防、治疗和康复三者并 列的趋势,这有利于各级卫生机构计划的 实施,从现实出发,三者结合起来,更有 利于精神病社区防治和康复工作的发展。
• 开放式 • 对精神病人的管理采用开放式,废除关锁 与禁锢,减少精神病患者复发的环境,尽 可能使患者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康复 训练。
心理治疗
• 1、贯穿康复全过程,在 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占 举足轻重的作用 • 2、个别治疗和集体治疗 个别治疗:由医生与患者 face to face,鼓励患者说 出自己的病情 集体治疗:将病情相似的 患者编成小组,讲授康 复的知识,最后解开心 结。
职业训练
职业的康复训练:社会 生活技能 和 人际交 往能力 社会生活技能:包括用 药、休闲娱乐、仪表 卫生等
第四节
精神残疾社区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患者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病痛折磨, 难以重返社会生活
康复目的
通过各项康复措施,使精神病人因 患病丧失的家庭社会功能得以最大 程度的恢复。使精神残疾程度降到 最低,留存的能力得以最大的发挥。 ⑴预防精神残疾的发生: ⑵尽可能减轻精神残疾程度
⑶提高精神残疾人的的社区康复
你知道吗?
这是一个 倍受歧视的 群体!
他们因病 失去了尊严 和自由
有的在 牢笼内过 着非人的 生活
他们家 徒四壁, 是最贫困 的群体
长期拖累 家人
使家人 陷入绝望
谢某一家四口,妻子(左)及两个孩子都是精神病患者, 照片是他死去的儿子,而躺在破屋里的女儿已奄奄一息
▲经济问题——各类精神疾病约占疾
病总负担的20 %,仅精神分裂症每年损失 就达100多亿 ▲ 社会文明问题……
二、精神疾病的分类
• 可分为轻性与重性两大类 • 轻性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的精神异常有一定的 自知力,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都基本完好, 尚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能保持与环境适应能 力的一类疾病。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具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 障碍、明显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而且社会 功能严重受损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发病时, 患者对自己的行为丧失或部分丧失辨认能力,不 能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丧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容易出现肇事、肇祸行为。
• 康复训练原则: 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病人认识到康 复期是恢复自主生活的阶段,提高病人的自护能 力,使他们逐步向身心健康过渡,成为有益于社 会或减少社会负担的人。
第五节 精神残疾防治康复的评估
• • • • • 1、检出率 2、监护率 3、显好率 4、社会参与率 5、肇事率
第六节
我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精神残疾的分类
• 精神残疾是从精神疾病的角度进行分类的。
第二节 精神残疾功能评定
• • • • • 精神残疾的分级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功能活动调查表(FAQ)、 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
精神残疾的分级
• WHO-DAS 是世界卫生组织开发、经全球多中 心测试的标准化评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