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弱电初步设计方案目录系统总体规划 (3)1、项目概述 (3)2、设计依据 (3)3、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 (4)4、系统设计定位 (4)5、系统设计原则 (5)5.1 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 (5)5.2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5)5.3 先进性与实用性兼顾 (5)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 (5)1.1系统概述 (5)1.2系统设计 (6)1.2.1校园综合布线总体设计 (6)1.2.2建筑综合布线设计说明 (7)1.3系统产品选型 (8)1.3.1工作区子系统 (8)1.3.2水平布线子系统 (9)1.3.3垂直干线子系统 (9)1.3.4 楼层管理子系统 (9)1.3.5设备间子系统 (10)第二章计算机网络及服务器系统 (11)2.1网络建设目标及需求分析 (11)2.1.1网络建设目标 (11)2.1.2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11)2.2网络建设设计目标及设计原则 (13)2.2.1实用性和经济性 (13)2.2.2先进性和成熟性 (13)2.2.3可靠性和稳定性 (13)2.2.4安全性和保密性 (13)2.2.5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13)2.2.6结构化设计 (13)2.3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14)2.3.1网络拓扑 (14)2.3.2方案设计 (14)2.4校园网安全规划 (15)2.4.1设备访问控制安全 (15)2.4.2地址转换(NAT) (15)2.4.3安全绑定 (15)2.4.4无线管理 (15)2.5IP地址规划 (15)2.5.1 IP地址规划的原则 (15)2.5.2校园网IP地址具体规划 (16)2.6设备选型 (16)2.6.1多核安全网关 (16)第三章校园公共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 (20)3.1系统概述 (20)3.2系统需求 (20)3.3系统设计 (21)3.4系统功能 (21)3.5工程设备说明 (24)第四章安全防范系统 (37)4.1视频监控系统 (39)4.1.1 系统概述 (39)4.1.2 系统功能 (39)4.1.3 系统设计 (40)4.1.4系统设备选型 (42)4.2入侵报警系统 (54)4.2.1 系统概述 (54)4.2.2 系统规划 (54)4.2.3 设备参数 (55)4.3电子巡更系统 (56)4.3.1概述 (56)4.3.2系统组成 (56)4.3.3系统工作流程 (57)4.3.4系统特点 (57)4.3.5 系统功能 (57)4.4电子围栏系统 (58)4.4.1概述 (58)4.4.2系统传输及防雷 (58)4.4.3系统工作原理、功能 (59)4.4.4安装要求及注意事项 (59)4.5门禁管理系统 (60)4.5.1 系统组成 (60)4.5.2 系统结构示意图 (60)4.5.3系统功能特点 (60)第五章机房建设子系统 (60)5.1系统概述 (60)5.2需求分析 (61)5.3设计原则及标准规范 (61)5.3.1 设计原则 (61)5.3.2 设计标准及规范 (61)5.4设计内容 (61)5.4.1 机房总体规划 (61)5.4.2 机房配电 (62)5.4.3防雷击过电压及浪涌措施 (62)第六章综合管路系统 (64)6.1电缆桥架安装 (64)6.1.1 设备材料 (64)6.1.2 电缆桥架安装 (65)6.2室内管道 (65)6.3室外管线系统 (65)6.3.1 系统概述 (65)6.3.2 管线设计 (65)附件 (67)系统总体规划1、项目概述浒墅关镇中心幼儿园位于桑苑路东、苏通路南、苏浒路西、通浒路北.。
.苏州高新区浒墅关中心幼儿园其中:教学楼1栋,每栋共3层。
弱电机房分布于一层。
校园建筑美观大方,有独特的文化格调和人文气质。
它的建成将为苏州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增添活力,并进一步推动实现“苏州市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学校”的发展目标。
2、设计依据我们将严格遵循和执行国家关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规范和标准。
本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的依据是由建筑设计简图,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条例及规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02198-94《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版)《以太网10BASE-T 标准》IEEE802.3《以太网100BASE-T 标准》IEEE802.3U《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926.1-97《CATV 行业标准》GY/T121-9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1996《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J79-1985《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3、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作为新建校区应建设成具有现代化的通信网络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的现代化智能建筑群,为学校内的师生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高效、环保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管理业务和物业设施管理的各项需求。
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总体设计目标——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和良好的扩展性,满足学校的特殊需要,达到国内领先地位的甲级智能化工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需求,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具体包括以下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校园公共广播系统综合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电子围栏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机房建设系统综合管路系统4、系统设计定位智能化系统工程不是所有子系统最高标准、最好设备的简单组合。
从系统工程学的观点出发,各子系统的最优不一定导致整个系统的最优。
学校智能化工程应针对学校建筑的四个基本要素,既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的设计,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投资有合理的规划,使系统整体功能与新校区的实际需求相适应,具有苏州学校自身的鲜明特色。
学校智能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及设计定位,可以根据学校整个智能化系统的结构层次来进行分析。
根据智能化系统逻辑层次的结构,结合校区的实际需求分析,学校各弱电子系统的定位分析如下:1)综合布线、综合管路等系统是学校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条件,而且与建筑结构、装修有密切关系,建筑投入使用后再对这些系统进行改造将十分困难。
因此应充分考虑智能化系统今后长期发展的需求,在主体设计上一步到位,关键部位及节点留有充足余量;而根据今后需求变化的情况,系统周边/末端可进行分步扩展。
例如弱电间/水平主干线槽的空间,设备间机柜配线架的容量,设备供电等充足条件。
2)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为学校校区数据信息与管理提供一个安全、快捷的传输途径。
为保障管理业务的正常运行,满足智能化系统总体定位“国内先进”的要求,这些系统在设计上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采用业界先进、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具备安全性、保密性和系统容错保障措施。
3)安全防范系统将为学校提供一个高度安全的环境,系统设计应周密完善,采取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电子巡更等多种技防手段相结合的一体化监控管理模式,通过综合安保系统管理平台,对学校内及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的防护监控。
不同位置根据安全要求采用不同的防护手段有机结合,并设置实时有效的紧急事件联动响应,充分满足安全要求。
4)公共广播系统以满足学校现有需求为主,系统设计注重实用性和扩展性,所选产品应质量可靠,符合具有良好的功能扩展和系统扩展能力,能根据今后需求的变化进行功能扩展。
通过以上定位分析,明确了本项目中各个弱电子系统的基本定位,同时也是学校智能化系统方案设计中遵循的指导方向。
5、系统设计原则根据前述的项目总体目标和系统设计定位,学校弱电智能化系统将遵照“高度安全性、可靠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及“先进性与实用性兼顾”等原则进行深入设计。
5.1 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系统高度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学校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应首先考虑的重要原则。
智能化系统应对学校资料提供安全保密,对学校及周边环境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护,同时系统本身应不间断地可靠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或供电故障造成对业务、资料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影响。
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信息数据安全、建筑环境安全、设备运行安全以及系统管理安全。
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或配套设备均应是在实际工程广泛应用的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同时在设计中充分响应安全性要求,特别是学校信息的通信网络系统、保障学校安全的防范系统以及支撑智能化系统运行的基础系统均应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
5.2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校区各个建筑的相互联系,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设计全面、周到,预埋管及布线一步到位并留有扩展余地,各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开放性、可扩展性等方面合理设计,通过分步实施随时满足系统功能扩展的需求。
5.3 先进性与实用性兼顾系统总体定位为国内领先,具备我国当今智能化系统主流技术及性能,设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确保系统在建成运行后长时间内不落后。
在满足系统先进性的基础上,系统配置和设计应与学校管理的各项需求相适应,遵循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不片面追求超前,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第一章综合布线系统1.1 系统概述苏州浒墅中心幼儿园学校有一幢教学楼,教学楼分为三层。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区的智能建筑系统的功能和规模要非常完善和实用,每个智能子系统的构建和实施,都应该为使用者和管理者创造一个现代化的高效、舒适、便利快捷而又高度安全的环境空间。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提高和现代智能的概念在人们生活中的迅速渗透,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管理也越来越强烈。
而综合布线系统正是智能内部各系统之间、内部系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硬件基础,它既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又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