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监控与验收培训课件PPT(共 59张)
锤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监控与验收培训课件PPT(共 59张)
套管内径应比桩外径大20~30mm,插销式送桩器下端的插销长度宜取 200~300mm,杆销外径应比(管)桩内径小20~30mm。对于腔内存有余 浆的管桩,不宜采用插销式送桩器; 5 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桩头之间应设置1~2层麻袋或硬纸板等衬垫。 内填弹性衬垫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
4.测量用仪器
(4)审查开工条件是否具备,条件成熟时批准其开工。
2. 场地要求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7.4.1条 沉桩前必须处理空中和 地下障碍物,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并应满足打桩所需的地面承 载力。
(1)检查施工场地的动力供应是否与所选用的桩机机型、数量的动力需 求相匹配,其供电电缆应完好,以确保其正常供电和安全用电。
(5)对施工场地的地貌,由施工单位复测,作好记录;监理人员应旁站 监督,并对测量成果核查、确认。
3.桩机的选型
(1)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方提交进场设备报审表,并对选用设备认真 核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总说明)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7.4.2条 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 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单桩竖向承载力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 确定,也可按本规范附录H选用。 桩锤重量和冲程的改变必须以正式的轻锤+高冲程” 例:如简单采用m1h1=m2h2进行换算,6t×2m=5t×2.4m 根据“自由落体”物理定律:v 与 h 成正比 作用于桩顶的动能 (1/2)m1v12﹤ (1/2) m2v22 采用“轻锤+高冲程”时如果技术参数控制不当,容易产生断桩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2.3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最下层与地面接触的垫木应有足 够的宽度和高度。堆放时桩应稳固,不得滚动;
2 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水顺序分别堆放;
3 当场地条件许可时,宜单层堆放;当叠层堆放时,外径 为500~600㎜的桩不宜超过4层,外径为300~400㎜的桩 不宜超过5层;
(二)管桩施工中的质量监控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的监控要点
1.施工单位组织机构及相关施工文件的审查
(1)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管理人员是 否到岗。
(2)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内容是否齐全,质 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合理、可 行,并对其进行审批。
(3)核查其施工设备、劳力、材料及半成品是否进场,是否 满足连续施工的需要。
施行日期:2008 年10月1日 原规范(JGJ94-94)废止
(三)检测规范 1.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粤建公告[2008]4号 现批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为广东省地方标准,编号为 DBJ15–60–2008,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原广东省标准《广东省 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粤建科字[2000]137号)、《基 桩反射波法检测规程》DBJ15-27-2000和《基桩和地下连续墙钻芯检 验技术规程》DBJ15-28-2001同时废止。
建筑物控制点的测量,宜采用有红外线测距装置的全 站仪施测,而桩位宜采用经纬仪及钢尺进行测量定位。控 制桩顶标高的仪器,宜采用水准仪监测。
测量仪器应有检定合格的证明文件。
5.管桩成品质量检查
(1)检查管桩生产企业是否具有准予其生产预应力管桩的 批准文件。
(2)检查管桩砼的强度、钢筋力学性能、管桩的出厂合格 证及管桩结构性能检测报告。管桩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 强度的100%,并且要达到龄期。
锤
质 安 验 评 部
庄 智 刚
质 量 监 控 与 验 收
击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提纲
一、设计图纸与相关规范 二、质量监控要点 三、质量问题和处理方法 四、质量检测 五、质量验收和工程创优
一、设计图纸与相关规范 (一)设计图纸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总说明
(二)施工规范 1. 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 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4 叠层堆放桩时,应在垂直于桩长度方向的地面上设置2道 垫木,垫木应分别位于距桩端0.2倍桩长处;底层最外缘 的桩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
(3)现场全数检查管桩的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
GB 13476-199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5.4表3
GB 13476-1999
管
桩
的先 外张
观 质
法 预 应
量力
混
凝
土
管
桩
5.3 2
表
麻面、外表面磕碰
外观质量的对比
6.管桩的贮存与运输 (1)贮存 GB 13476-1999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9.1
(2)送桩器
应按送桩深度及桩机机型,合理选择送桩杆的长度。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总说明)
JGJ94-2008 7.4.12 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送桩器宜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送桩器长
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弯曲度不得大于1/1000; 2 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 3 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空心桩内腔与外界连通; 4 送桩器应与桩匹配。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250~350mm,
(2)施工场地已经平整,其场地坡度应在10%以内,并具有与桩机机型 相适应的地耐力,以确保在管桩施工时地面不致沉陷过大或桩机倾斜 超限,影响预应力管桩的成桩质量。
(3)施工场地下的旧建筑物基础、旧建筑物的砼地坪应在预应力管桩施 工前彻底清除。场地下不应有尚在使用的水、电、气管线。
(4)场地的边界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应满足桩机最小工作半径 的要求,且对建(构)筑物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四)验收规范 1.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
二、质量监控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的监控要点
1.施工单位组织机构及相关施工文件的审查 2.场地要求 3.桩机的选型 4.测量用仪器 5.管桩成品质量检查 6.管桩的贮存与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