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撑拆除施工方案

支撑拆除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述 (2)1.1 编制依据 (2)1.2 工程简况 (3)1.3 施工条件 (3)二、施工总体说明 (4)2.1 特点分析 (4)2.2 拆除方案的选择 (5)2.3 总体部署 (5)2.4 组织机构 (9)三、施工计划 (9)3.1 劳动力计划 (9)3.2 材料工具使用计划 (9)3.3 机械使用计划 (9)3.4 工期计划 (10)四、施工方案 (10)4.1 施工流程 (10)4.2 支撑拆除方案 (11)4.2.1 拆除工序 (11)4.2.2 拆除方法 (11)4.3 渣土运输方案 (13)五、成品保护措施 (14)六、安全施工措施 (14)6.1 安全管理 (14)6.2 安全防护 (15)七、文明施工措施 (15)7.1 噪音控制措施 (15)7.2 粉尘控制措施 (15)7.3 夜间施工措施 (15)八、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16)8.1 周边因素排查 (16)8.2 对临近建筑的保护措施 (16)8.3 对市政管线保护措施 (16)8.4 对周边道路的保护措施 (17)8.5 基坑监测 (17)8.6 应急预案 (17)支撑拆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1.1 编制依据1、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宁动5#地块《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基坑围护设计施工图纸、图纸会审、基坑支护专家论证纪要等相关资料;2、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J10884-2006);3、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情况;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147-2004);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关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的规定;9、同类工程的经验。

1.2 工程简况本支撑结构工程共分两道,均为C35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一道支撑中心标高-3.45m,第二道中心标高-9.45m。

具体工程量详见表1.2。

表1.2 工程量汇总表1.3 施工条件1、交通情况本工程东南侧与东北侧分别为主要的城市干道大庆南路和惊驾路;西北侧与四号地块相隔一条规划支路R4路(未修筑,即将开始修筑),而西南侧为另一条规划支路R1路(已修筑,暂未通车)。

2、地下管线情况本工程重点保护的管线数量多,主要有大庆南路上地下管线分别为电信、电力、燃气、雨水、污水、给水等;惊驾路上地下管线分别为电信、电力、燃气、雨水、污水、给水等;R1规划支路已埋设有电信、电力、燃气、雨水、污水、给水等。

二、施工总体说明2.1 特点分析1、场地狭小本工程场地狭小,可利用场地有限,尤其是支撑拆除期间穿插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需要考虑材料堆场以及车辆停靠,场地非常紧张。

应对措施:对现场进行规划,合理布置材料场地,充分利用现场的4个施工码头,现场不再设置混凝土渣土堆场,拆撑后的回收钢筋及时处理。

2、交通影响受“上海世博会”及宁波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对渣土运输有一定的限制;同时R4路即将施工,交通情况压力大。

应对措施:1)积极的与政府部门沟通,办理昼夜营运证2)与市政部门沟通,R4路分段施工3、安全要求高基坑周边管线众多,保护好周边管线是支撑拆除过程中的重点工作。

应对措施:1)选择合理的支撑拆除方法2)加强基坑监测3)与政府和市政相关部门及时沟通4)做好周边的告知工作5)应急物资准备,随时启动应急预案4、工期紧张本工程地下室工期相当紧张,支撑拆除是地下室结构施工的重要工序,支撑拆除工期的长短直接制约总工期,努力缩短工期是支撑拆除的目标。

应对措施:1、合理有效的增加机械设备2、选择合理的支撑拆除顺序3、支撑未覆盖区域,地下室结构施工及时的进行工序穿插5、成品保护本工程地下室车库区域为一次性成型地面,预埋管线和结构插筋数量众多,支撑拆除后的渣土和钢筋以及相关机械,对成品保护尤其是地面的保护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应对措施:采取合理有效的地面防护措施、钢筋保护措施和管线保护措施。

2.2 拆除方案的选择支撑拆除方案的选择,主要考虑对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综合各种因素,本工程的支撑拆除采用机械拆除辅以人工拆除的方式。

2.3 总体部署1)考虑到周边环境情况,支撑拆除按照“先换撑、后拆撑”的原则进行;2)整层结构完成后,首段结构强度达到75%,末端结构强度达到70%,可进行首段结构区域的支撑拆除;3)支撑相应层的主体结构达到规定的强度等级,按规定的换撑方式将支护结构的支撑荷载传递到主体结构后,可拆除该层内角撑;4)支撑拆除应小心操作,不得损伤主体结构。

在拆除下道撑时,支撑主柱及支护结构在一定时期内还处于工作状态,必须小心断开支撑与立柱、支撑与支护桩的节点,使其不受损伤;5)在拆除每层支撑的前后必须加强对周围环境的监测,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拆除并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换撑安全、可靠。

6)预留出支撑拆除及渣土清运的工作面,环撑以内及时的进行竖向结构(框架柱)的穿插;7)分块、分区突击作业,及时的形成一定区域,穿插进行结构的施工;8)尽量减少人工作业量,为机械作业创造条件,发挥机械施工安全高效的优势;9)根据底板施工的先后及地下室结构布局,将支撑破碎、钢筋回收、渣土集中、渣土清运等工序集中有序的结合,组织流水施工;10)支撑拆除分区部署图详见图2.3-1、2.3-2。

2.4 组织机构三、施工计划3.1 劳动力计划切割工12人,空压机工10人,清理工50人。

3.2 材料工具使用计划氧气、乙炔、网兜、劳保用品、消防器材、路基板、废旧轮胎、钢管、竹笆、钢板、警戒线若干。

3.3 机械使用计划镐头机6~8台,长臂挖机2台,汽车吊3台,汽车8辆,小型铲车4台,空压机10台,塔吊配合3.4 工期计划每道支撑拆除清运时间考虑14天。

四、施工方案4.1 施工流程详见图4.1-1、4.1-2。

4.2 支撑拆除方案4.2.1 拆除工序支撑拆除主要包括支撑梁人工预切割、支撑破碎(钢支撑拆除)、钢筋回收、砼渣清理、格构柱回收等工序。

优先考虑机械(镐头机)作业,机械无法到达部位辅以人工空压机凿除。

遵循“先次要构件、后主要构件”的原则,先连杆(LG)后支撑(ZC),从里向外、逐步后退,由小到大,由中间到两端的的顺序进行。

4.2.2 拆除方法4.2.2.1 支撑预切除根据支撑受力特点,为了防止支撑拆除区域对暂未拆除支撑区域造成冲击、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支撑拆除前需要预先进行应力释放,采取“切撑隔震,割筋降震”,支撑拆除前将预拆除区与暂未拆除区连接处、围檩与支撑全部用风镐切断,缺口的距离为50厘米,然后进行预拆除区作业,这样支撑拆除过程中的震动波在切口处被阻断,震动波就不会传递到未拆除区的支撑和围护桩上,围护结构的变形亦未传递到支撑上避免对格构柱造成侧压力。

人工凿除时,需要搭设支架操作平台,系好安全带。

隔震切缝4.2.2.2 第二道支撑的拆除第二道支撑的拆除采用普通镐头机作业。

底板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100T汽车吊将镐头机吊至底板。

为防止底板基层破坏,镐头机履带下垫设模板和废旧轮胎。

破碎支撑先从梁中间向两侧移动,靠近格构柱从四周向格构柱方向对称进行,防止格构柱单侧受力,确保格构柱安全。

及时的穿插进行钢筋的切割回收作业,机械拆除与人工切割作业距离不得小于20m。

4.2.2.3 第一道支撑拆除地下一层底板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第一道支撑上铺设路基板,利用汽车吊将镐头机吊至第一到支撑梁上。

拆除程序同第二道支撑。

4.2.2.4 人工破碎支撑针对机械无法到达的部位,采用人工凿除法,利用空压机风镐将支撑凿除。

作业时,两人一组,先凿除周圈混凝土保护层,剥开四周箍筋利用氧气乙炔切割,然后由上而下进行破碎,遇到钢筋即进行切割,边破碎边剔除钢筋。

人工作业需佩戴劳保用品,特别需注意支撑的稳定性,不稳定区域及时搭设防护架。

4.2.2.5 码头的拆除码头梁板利用镐头机拆除。

拆除码头时,镐头机停靠在码头中部,由前向后逐步后退,先拆板后拆梁,每拆除完一段及时进行钢筋切割。

为保证机械安全,机械停靠位置与拆除区域不得在同跨内,每个码头的拆除停靠一台镐头机。

4.2.2.6 悬臂结构的拆除支撑拆除时,往往存在大量的悬臂支撑,为防止悬臂端折断或者下落对格构柱造成影响,在悬臂端需搭设防坠架,防坠架利用钢管搭设或者型钢焊接。

如下图所示。

防坠架4.3 渣土运输方案1、坑内渣土集中坑内渣土集中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办法,利用小型铲车辅以人工手推车进行,将坑底渣土收集到出渣点附近(码头处)。

2、垂直运输针对破碎的实际情况,安排两种垂直运输方式。

1)机械全粉碎渣土,在码头上停靠长臂挖机直接装车外运,运输车辆为封闭式运输车;2)人工拆除的大块梁以及长臂挖机无法到位之处,利用汽车吊(或塔吊)吊出装车。

3、清理砼渣运出后,及时的将楼层板面人工清理打扫干净。

五、成品保护措施1、支撑拆除时,支撑破碎点尽量稍密,使破碎下的混凝土碎块尺寸尽可能的小(最大尺寸不得超过10cm),减小对板面的冲击;2、镐头机停靠楼层位置,垫设模板和废旧轮胎,防止履带对板面进行碾压;3、支撑下铺设麻袋和竹笆,防止混凝土碎块和钢筋损伤板面;4、直螺纹连接的钢筋及时安装保护帽,支撑拆除作业,严禁随意碰撞预留插筋,插筋密集区域进行人工清渣;5、后浇带、井坑、传力带部位及时的进行覆盖,防止渣土掉入无法清理;6、支撑拆除时,及时将机电预埋管道进行覆盖且做好标识,防止渣土清运时损坏。

六、安全施工措施6.1 安全管理1、支撑拆除要严格按照支撑拆除方案实行,指定有资质、经验丰富的专业公司组织施工作业。

2、专业分包单位的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作业操作资格,杜绝无证上岗和违规操作;3、支撑拆除区域周边10m范围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落实应急处理措施;4、对班组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用电符合规范要求并服从安全员管理;5、防护措施搭设牢固可靠;6、钢筋回收和渣土清运时气焊作业应先申请动火证,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7、经常巡视、检查气割等明火作业处的周边情况,消除隐患防止火灾;8、乙炔瓶不得卧放,与氧气瓶距离不得小于5m,检查漏气要用肥皂水,夜间严禁明火照明。

6.2 安全防护1、拆除作业周围10m外划出作业警戒范围,设立醒目安全标志和临时围护措施,专人巡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2、在支撑梁上的作业人员,配备完备的劳动保护用品,并及时搭设防护架或者操作平台;3、严禁机械、人员立体交叉作业;4、水平作业面内,除机械操作人员和指挥人员,机械作业区周边10m内不得有人从事其他作业;5、恶劣天气条件下,不得进行拆除作业。

七、文明施工措施7.1 噪音控制措施1、严禁长鸣笛;2、晚上十点后停止拆除作业,可进行渣土运输作业;3、空压机放置区域搭设隔音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