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教科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16.警惕大自然的报复【第2课时】【新版】


保护自然
核心问题:为什么我们一 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 然和我们成为朋友?
一读:读课文,说说大 自然中的生物群之间是 什么关系。
三探:课文用哪些事例 来说明破坏大自然会受 到惩罚?
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 例来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 联系和制约的?
四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 大自然的惩罚呢?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 思考核心问题。 同时认准字音, 理解词语意思。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 成为朋友,而不要使我们成为大自然报复的对象。 思考(重点):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全文的总结。与第1自然段相照应,进一步揭示 了文章的主旨:如果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它就 会为人类服务,成为人类的朋友;如果我们不加节制地 乱砍滥伐或任意破坏,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生态平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 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如自 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还是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 物等生物成分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分所组成。 每一个成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 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推荐阅读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小时候虽然贪玩,不爱念书,但对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 天空的白云和石桥畔的垂柳,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我喜欢一个人坐在 水边石头上看天上白云的变幻,心里浮动着幼稚的幻想。天上的流云, 一会儿变成海岛沙洲,一会儿变成峰峦湖沼(zhǎo)。有一天我 根据云的各种境界,分出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抒(shū)情的云、 戏剧的云,等等,真想做一个“云谱”! 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 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我记得当时的文章里有“拾石雨花,
寻诗扫叶”的句子。湖山的清丽景色在我的童心里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种遥远的情思吸引着我,让我在森林里、在落日的晚霞里、在远寺 的钟声里有所追寻。夜里,独自躺在床上,最爱听那远远的箫笛声, 心中有一缕说不出的深切的凄凉的感觉,同说不出的幸福的感觉结合 在一起,奇妙地搅动我的心。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色融合为一 体,飘浮在树林间,随着箫声、笛声远去……这时我的心最快乐。
坏了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
参考答案: “相互联系”指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人 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是有联系的,你离不了我, 我也离不了你。“相互制约”指他们之间互相受到约束,大 家只有都严格遵守自然规律,才能相安无事地生存。“生态 平衡”是指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之间 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枯萎( u\ěi wěi ) •
干涸( hé •
g\ù )
死亡• ( wáng wà\ng )
鱼虾(xi\à xiā) •
赤裸• (luǒ l\uò )
循环• (huán h\án ) 佳肴• ( yǒ\u yáo ) 减小(jiǎn xi\án) •
二、读拼音,写词语。 jǐnɡ tì bī jìn
国学诵读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纣(zhòu)亡。 (《荀子•天论》)大意: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规 律,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的暴虐 而消失。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 上》)大意:不错过务农的时间,谷物就可以吃不尽。
走进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的三大林区】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南方林区(东南林区)。 【揠苗助长】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说说大自然中的生物群之间是什么关系。
大自然中,生物之间保持着循环的食物关系,就 是食物链。例如,蚜虫食小麦,瓢虫食蚜虫,山雀食 瓢虫,老鹰食山雀,形成一种包含几个环节的食物链。 食物链中不同环节的生物之间,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 所保持的相对平衡状态,叫生态平衡。
2.二思:课文列举了什么事例来说明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 和制约的? 列举了两个事例:①大鱼、小鱼、虾米、浮游生 物之间的联系。②草原上,草料、兔子和狐狸之间保 持着微妙的平衡关系。
课文结构


惕 大 相互联系
相互 报 受到惩罚



河流里的生物链 草原上的生态平衡
益鸟减少,害虫增多,树木破坏 老鼠和黄鼠狼关系微妙 美国黑色风暴
善待大自然 成为朋友
课文主旨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了谁破坏了大自然 的生态平衡,谁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道理,让我 们强烈地感受到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规律是神圣不可侵 犯的,唤起人们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练:搜集有关资料,举例写一写什么是“食物链”,什
么是“生态平衡”。
参考答案: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生 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 关系(捕食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如池塘中的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又是鱼类的食物。于是,藻 类——水蚤——鱼类——人或水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食物链。
有个宋国人,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 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 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然而禾苗 都枯萎了。揭示了“违反事物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 而把事情弄糟”的道理。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是许多人对地球了解 甚少,不注意保护它。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发出 如果不保护地球,人类将没有生存的环境,破坏 大自然,破坏环境,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16 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通过文中所举的具体事例,明白“谁破坏了生态平 衡,谁就会受到惩罚”的道理,从而能自觉地保护自 然环境。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中学时,有两次寒假,我到浙东万山之中一个幽美的小城里过年。 那四周的山色浓丽清奇,似梦如烟;初春的地气,在山水里蒸发得较 早,举目都是浅蓝深黛(dài);湖光峦影笼罩得人仿佛也成了一 个透明体。
纯真的刻骨的热爱和自然的美在我的生命中结成一个长期的微妙 的音符,伴着月下的凝思,黄昏的遐想。
这时我喜欢读诗,我喜欢有人听我读诗。夜里山城清寂,抱膝微 吟,灵犀(xī)一点,脉脉相通。我的朋友有两句诗:“华灯一城 梦,明月百年心。”正是我这时心情的写照。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 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 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
核心问题: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善待大自然,让大自然和我们
成为朋友?
自然界生物群之间你离不了我,我也离不了你,是相 互联系的;同时动物、植物、人类以及他们生活的自然环 境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人类破坏了生态环境后会遭受到 惩罚。所以只有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成为朋友,才能获 得大自然的善待,维护生态平衡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1.讨论:课文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谁破坏了生态平 衡,谁就会受到惩罚”?
参考答案:课文列举了三个事例:①捕捉护林益 鸟会破坏树木的生长的事例。②过度捕杀黄鼠狼会 使鼠害成灾的事例。③1934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 草原而遭受黑色风暴袭击的事例。
2.练: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fú yóu
警惕 逼近 浮游
yí dàn huánɡ yīnɡ yú
一旦 黄莺
chǔn
愚蠢
ōu zhōu zhuó mù niǎo
欧洲 啄木鸟
三、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括号内。 ①可怕 ②愚蠢 ③微妙 ④大量
( ④ )的黄沙 ( ② )的行为 ( ③ )的关系 ( ① )的风暴
四、补充词语,并根据意思选填词语。 鸟语( 花)( 香 ) ( 无 )( 家 )可归 不毛( 之)( 地 ) ( 气 )( 象 )万千 难以( 生)( 存 ) ( 成 )( 千 )上万
十三四岁的时候,小小的心里已经筑起一个自己的世界。家里人 说我少年老成,其实我并没念过什么书,也不爱念书,诗是更没有听 过、读过;只是好幻想,有自己的奇异的梦与情感。
十七岁一场大病之后,我到青岛去求学。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 心灵: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这时我喜欢海,海是世界和生 命的象征!清晨晓雾弥漫的海,落照里白帆掩映的海,都充满了诗情 画意。
1.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不毛之地 ) 2.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气象万千 ) 3.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 鸟语花香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兔子吃草,它的生存取决于草原上草料的多少。(用
••• 加点词语造句) _一__个__人__是__否__能__够__成__功__取__决__于__他__有__多__努__力__。__________ 2.历史上 美国 一次 这是 黑色 最为 的 风暴 严重 (连字词成句) _这__是__美__国__历__史__上__最__为__严__重__的__一__次__黑__色__风__暴__。________
3.三探:课文用哪些事例来说明破坏大自然会受到惩罚?
列举了三个事例:①捕捉护林益鸟会破坏树木 的生长。②过度捕杀黄鼠狼会使鼠害成灾。③1934 年美国东部因破坏森林、草原而遭受黑色风暴袭击。
4.四拓: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呢?
第一,我们不但要保护好自然界中的动物,还要 保护好它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第二,我们要爱护 花草树木,不能乱砍滥伐;第三,我们要保持自然界 的生态平衡。
(1)鸟类减少,说明环.境. 已经把鸟类逼到了难以生存的 地步。
参考答案:“环境”指的是遭受了破坏的环境, 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鸟类生存的条件不复存在, 那么鸟类自然也难以生存,其实是人把鸟类逼到了 难以生存的地步。
2.练: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