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教学(转变教与学方式)研究的初步实践一去年十月我亲自参加了福田教育局在福田外国语学校的一个培训,第一次接触到了“语文单元主题教学”。
后来,学校部分语文老师相继参加了几次培训,其中听了陆恕等专家的专题报告,观摩了几位老师的研讨展示课。
学校决定参加由区教研室发起的这一教学课题研究活动,以此推动学校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我认为这一课题非常有实践价值。
课改近十年来,语文教学领域很多东西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突破。
比如课程内容依旧以“本”(统一教材)为本,一学期老师就只教学30多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约占50%)。
尽管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有课外阅读,但是学生受制于课外作业、各种考试和校外培训,根本没有多少时间阅读,学生的实际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
这种情况已经很不适应学生发展实际了。
根据调查,90%的学生都喜欢广泛阅读,都不满足于课本上仅有的文章。
教师不敢突破“教材”的主要原因是考试内容依旧比较传统,而提高考试成绩的办法之一就是集中大量时间专注“磨书本”。
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基本上还是按照自己或参考书既定的三维目标和传统的教学步骤设计教案,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因此,一篇精读课文往往要2-3个课时才能教完。
再比如,教学方式上依旧教师主宰课堂多,真正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少。
概括起来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少慢差费”。
“少”就是课本阅读教学量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慢”是教学中细讲慢析,进度太慢;“差”就是教学效果差,学生并不满意;“费”就是费时费力,浪费了老师和学生大量的课内外时间和精力,课业负担并未减轻。
毋容置疑,这样教学是提高不了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
实施语文单元主题教学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面,要根据课本单元主题(或者自己设计的主题)扩展阅读课文,解决阅读量少的问题;要减少每一课时中教学目标要求,集中教学某一主题,解决进度慢的问题;要转变教与学方式,构建自主高效愉悦课堂,解决学生不满意的问题;要设计科学的教学流程,控制合理的学习负担,解决费时费力的问题,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益。
这不亚于是语文学科课程的整体改革。
二学校的改革实验首先从四年级组开始,老师们在学习了主题阅读教学的有关理论架构和实际操作要求以后,第一次集体备课确定从“1+1”以文带文的阅读教学课型试起。
“1+1”课型就是要在一个课时里完成1篇精读课文带1篇略读课文的教学任务。
过去教学这样两篇文章需要3个课时,现在要1个课时完成,这对师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变革。
我们讨论的问题很多,主要有:如何设计课堂结构或流程?如何确立阅读教学的主题?如何确定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如何选择合适的教与学的方式(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小组合作、师生探究等方式)?1、如何设计“1+1”课型的课堂结构或流程?按照单元主题教学的设计要求,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可以分三个环节:(1)读一读(15分钟);(2)说一说(10分钟),(3)背一背(5分钟);略读课文一般也分为三个环节:(1)读一读,(2)说一说,(3)背一背,一共约占10分钟。
在讨论中我们认为每一个环节及其时间分配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灵活设计。
2、如何确定阅读教学的主题?按照课题要求一般是现行教材每个单元的主题即为教学的主题,这些主题大部分是按照文章的思想内容来确定的,比较清晰,容易把握。
但是老师们认为也不一定完全按照课本单元主题来确定自己教学的主题。
要根据选文的特点,选择最具学习价值的主题,可以是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表达方式方面的主题。
所以,大家认为这里的“主题”有“学习的主要问题”之意思,与我们一直所强调的“教学重点”的概念相似。
要确定合适的学习主题,教师自己需要先全面解读教材,根据精读课文的主题,从“同质”或者“相似”、“相关”的角度选择要学习的略读课文。
3、如何确定教学的目标与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和内容是按照教学的“三维目标”和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目标来考虑的,具有很强的“全面性”。
如对一篇精读课文的教学都要学习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与习惯、情感等人文素养,等等。
转变后的课堂要腾出大量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必须对原来“全面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割舍,主要是要抓住选择的“主题”进行教学。
但是这并等于不要过去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全面性”了,只是需要教师将各种重要的知识结构以“主题”的形式系统地分解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去。
这对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对教材理解把握和处理的难度。
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将教学目标与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去。
4、如何选择合适的教与学方式?对于这一教学技术问题老师们都感到比较茫然。
比如在教学精读课文第一个“读一读”的环节里,按照课题要求老师基本不讲,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是采用个人自学,还是小组合作学习?老师真的什么都不讲吗?不讲后去干什么?那么学生在没有原有知识结构的前提下能学会课文的主要问题吗?六年级刘姗姗主任则提出老师至少应该给学生讲讲必要的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有的老师认为阅读学习方法也可作为一个个“主题”来教学,不必每节课都讲。
第二个“说一说”的环节里,主要是展示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互相学习、深化学习的过程,学生如何说?在有限的时间里老师需不需要对解决问题进行指导或者讲解呢?此时老师究竟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最后多数老师还是担心学生学不懂、说不好,认为老师还是要讲的,特别是对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有必要。
此外,老师们还讨论了预习的设计问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不影响学生字词句、听说读等语文全面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可以将“主题”之外的某些字词句、课文听读等作为课外预习作业,但是前提是不能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这实际上是基本保留过去的做法。
也可以将某些基础知识与能力训练放在专门的“基训课型”里来解决。
三谢璞老师选好了第一节试验课的课文《中彩那天》(小语第八册第二单元第1篇精读课文)和主题阅读教学补充教材第八册里的《朱晖不负友托》(略读课文),开始了备课。
经过几次讨论修改,谢老师拿出了如下教案。
教学主题:理解文中表达的“做人要诚信”的思想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拮、寐”等6个生字,会写“维、属”等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据”;能正确读写“精湛、闷闷不乐、梦寐以求、迷惑不解、维持、属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道德难题”的含义,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精读《中彩那天》课前预习: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故事大意。
读一读(12分钟)1、认读字词,幻灯片出示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语。
(全班齐认读,教师再抽1个小组合作认读)2、细读课文,思考:中彩那天,父亲究竟面对了怎样的“道德难题”?他是如何思考和处理这一难题的?3、划出重点语句,请把你的理解和体会批注在句子的旁边。
(教师下组随机指导)(二)说一说(15分钟)1、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随机参与并指导学生小组讨论)(1)父亲究竟面对了怎样的“道德难题”?他是如何思考和处理这一难题的?(2)说说你认为全文的中心句以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2、小组展示交流:请两个小组来展示讨论的成果。
(教师在参与学生讨论中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上述问题)相机板书难题:归还?占有?诚实+有信用=财富说说你对这位父亲想要说的话。
教师播放一则有关诚信的视频,分享“诚信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的道理。
(三)背一背(3分钟)背诵:“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二、略读《朱晖不负友托》导入:诚信是一种财富,更是一种人格魅力,一种崇高的品质。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故事。
(一)读一读(3分钟)速读短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想一想:朱辉与儿子交谈的最后一段话,说明了什么?(二)说一说(3分钟)小组讨论:假如你是朱晖能不负友托吗?(教师主持并参与讨论)(三)讲一讲(4分钟)1、请两名同学交流读书感悟,教师总结“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齐读“日积月累”里的一句名言。
语文主题教学设计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没有严格按照“三维目标”要求面面俱到,而是有所取舍,突出了以“主题”为核心的教学重点。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忽视语文学科的“字词句读”等基础训练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目标。
二是教学板块与流程比较简单了,基本上就是“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教学中师生都容易操作。
三是在预习和“读一读”与“说一说”等几个环节里,突出了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方式。
四是教师是课堂的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同时也是学习者。
教学中教师要主持学习程序、指引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组织讨论过程、启发学生理解、指导学生训练、评价总结学习情况,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中去。
当然,看上去比较简单的教学设计,实际上操作起来可能会有很多的困难,因为课堂实际发生的情形比预设的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在教与学方式上,一种新的设计教师往往难以把握的。
从上述教学设计来看,预设的可能还不够充分,因为我们还不了解学生究竟会怎样,我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应对可能生成的情况。
只能先试试再说。
另外,教学设计中对学生个人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方面的要求以及评价方式还写得不具体,实验初期应该尽量考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法的训练要求。
四第一堂试验课在小谢老师的课堂里终于上完了,像诞生了一个新生儿。
我没有亲自去听这堂课,但是听课的同事对课堂总体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
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简单的问卷和测评,下面是测评卷: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学习测评卷(说明:测评卷前面的调查问卷题仅作老师备课参考,不计算为你的成绩)班级:姓名:记分:问卷题1、你希望老师主要用什么方式教大家学习课文?()同学们自学、思考、讨论、交流多点,老师讲少点老师讲多点,讲明白点,提问少点,同学们都认真听讲就好同学们自己学一半,老师教一半过去一篇课文要两到三节课学完,现在一节课就要学习1篇精读课文(不带※的)和1篇略读课文,你喜欢这样学习语文吗?为什么?()喜欢,因为我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好文章不喜欢,因为学得太快,很多知识我学不会我还弄不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学习你评价一下今天这节课的效果怎样?()很好一般很差二、课文学习测试题(《中彩那天》+《朱晖不负友托》)1、给形近字组词语(30分)拮()捎()驰()借()稍()驶()2、将词语补充完整(20分)梦()以求迷()不解()赠礼品()()不乐3、对下列句子含义理解正确的是(10分)()“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一个人诚实守信用,等于拥有了比再多的钱财更重要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