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一单元1、一棵“顽强”的小树倾倒后的小树为什么靠池塘一边的根比较密?为什么它的茎又重新向上生长起来?我们用菜豆生根发芽的实验来验证植物的向地性。
2、从“南橘北枳”说起(1)知道我们当地盛产什么水果?知道我们常吃的水果主要产自哪里?比如:香蕉、菠萝、芒果主要产自南方,苹果、梨子、红枣主要产自北方,(2)知道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要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知道植物的这些习性是在长期适应当地的环境中形成的。
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分布。
如:沙漠植物枝叶少、小,根系发达。
湿地植物枝叶茂盛这些植物的习性都是因为环境造成的。
能了解仙人掌的叶子退化为叶刺,外皮厚的硬层是为了减少水分流失。
(3)动物怎样适应环境?北极熊、企鹅:肥厚的脂肪层和密集的体毛为了抵御寒冷。
北极熊的白色也是保护色。
鱼类:纺锤体型、背部颜色深是为了适应水中生活。
大草原的动物(老虎、鸵鸟):四肢强劲有力。
为了在广阔的草原上捕食和逃跑。
骆驼:自由关闭的鼻孔可以减少水分流失、驼峰可以储存能量、粗大而且可以开叉的脚趾便于沙漠行走。
鹤:长长的腿和颈为了在沼泽地觅食。
鹫:有力的翅膀、尖锐的嘴为了捕捉撕裂食物。
(4)了解动物还可以通过冬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
比如:青蛙、蛇、狗熊等冬眠。
大雁、燕子等迁徙,狗夏天都会蜕掉长毛,换上短毛。
3、走进池塘知道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就叫食物链。
它的特点是: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知道食物链的画法。
能根据出示的生物画出食物链。
4、假如大树都倒下(1)要让学生明白:失去了植物,地球将几乎失去一切生命。
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
当某一个链条断裂,严重时就会造成生态空难。
(2)知道树林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调节气温,减少噪音等。
知道树林有着保持水土的作用。
(3)能为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者本地的环境保护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1、食物中的营养(1)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
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等。
(2)通过自己设计实验知道米饭、馒头中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鸡蛋、牛肉、豆腐中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另外,补充常见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肥肉含脂肪多、牛奶、鱼类含蛋白质较多、水果含维生素较多。
)知道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该用盖子盖灭。
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知道平衡饮食的简单方法就是多吃食物金字塔底部的食物,少吃上部的食物。
(4)会根据食物金字塔,设计科学的早、中、晚餐食谱。
2、消化与吸收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
并知道每一个消化器官有哪些消化作用。
口腔:咀嚼、撕裂、唾液淀粉酶可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食管:运输食物到胃肝脏:分泌消化液胃:搅拌、初步消化小肠: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通过小肠绒毛的血管吸收营养,然后直接进行血液,输送到全身。
了解小肠的表面结构是增大了表面积,有利于更快的吸收营养。
大肠:进一步进行吸收。
3、饮食与健康(1)知道“三无食品”是指无生产日期(保质期)、无质量合格证以及无生产厂家。
(2)知道有毒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不明生物和被污染的食物都是不能食用的。
(3)能通过提供的“身高、体重”这类简单的数据,对照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参上有)分析人的健康情况[体重(千克)÷身高(米)]。
并分析出主要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能举例说出一些存在的不良饮食习惯。
比如:挑食、偏食、暴饮暴食、边吃饭边看电视……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1、地表在变化通过在喜马拉雅山脉收集到到鱼龙的化石能推测出地表是在缓慢变化的,很多年前这里可能是一片海洋。
知道改变地表的两种力量是自然和人为的。
能例举一些自然和人为改变地表的实例。
2、地震地震也是一种自然改变地表的现象。
知道地震时有哪些现象。
(震动和摆动……)知道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知道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
知道在不同环境下(在家、在学校、在野外……)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能判断地震时做法的对与错。
3、火山火山也是一种自然力量改变地表的现象。
知道火山喷发过后火山体型为锥形。
火山分为死火山、活火山、休眠火山这三类。
知道火山活动所形成的产物也可以被人类利用。
4、岩石也在变化。
知道水、温度、植物对岩石变化的作用。
知道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利用了温度对岩石的影响,溶洞的形成和河中的卵石是因为水对岩石的影响,知道盐酸滴到岩石上会有什么变化。
5、走近矿产了解我们常见的矿产,如:石油、煤、各种矿石……能判断例举的哪些是矿产。
知道煤是几亿年前的植物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知道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炼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
了解许多矿物是人类生产中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知道矿产资料是不可再生的。
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了解人类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砍伐树木、围湖造田等活动对环境是有利也有害的。
第4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知道哪些物体中具有能量(举高的石块、压缩的空气、运动的汽车、燃烧的蜡烛)。
知道怎样让例举的物品具有能量。
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具有动能、热能、化学能。
知道声、光、电、磁也是能量。
知道我们厨房里常见的器具消耗了什么能量,具有了什么能量。
(比如:煤气灶、电热水壶、电炒锅、排气扇……)2、热能变、变、变能例举出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实例,(冬天反复搓手可能取暖;磨刀时刀子会发热……)知道“冲动”的橡皮塞这个实验是先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为动能。
了解最早能使用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蒸汽机是“空心汽动圆球”。
真正把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的是瓦特。
3、电表转呀转知道我们现在主要的发电方式是水力发电、火力发电。
了解自己家里哪些器具用到了电能。
知道电的计量单位是“度”。
知道瓦数大的用电器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
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
4、太阳能的利用。
知道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以光为主要形式散发的能量。
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知道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为了效果更好,通常会加大光照面积,把材料涂成黑色。
5、打开能量宝库知道我们目前主要利用的是储存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
另外了解一些新能源知识。
知道什么是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能对例举的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分类。
第五单元月球1、探索月球的秘密知道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是地球的卫星。
知道“月海”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提出来的。
其实是月球上的平原。
是因为反光本领差一些,所以显得暗一点。
了解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
了解月球与地球的差别。
月球上没有空气、水,至今也没有发现生命。
2、月有阴晴圆缺能根据提供的农历日期画出相应的月相,能根据提供的月相图推算出大致的农历日期。
知道月相变化的基本规律(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
能做月相变化的模拟实验,知道实验的基本步骤,知道用实验器材分别模拟太阳和地球。
知道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
一个周期的月相变化时间大约需要29.5天,农历不是古代中国人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
六年级下册一单元1、生命的历程知道化石是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化石是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变才形成的。
知道神话故事是古代人们解释自然现象的一种方式。
通过科学家对几个时期化石的研究,能分析出地球上生物的变化规律是由水生到陆生发展,由简单低级向复杂高级发展。
知道化石的形成是非常偶然的,人们通过化石所获取的信息是跳跃的,不连续的。
知道世界上目前公认的理论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2、物竞天择(1)在“马”的研究中,知道环境变化:原始森林→森林减少→现代草原。
促进马进化:体形小,多脚趾→侧趾退化,体形变大→体形大,单趾。
(2)了解动物的“拟态”和“拟色”是为了迷惑天敌或恐吓天敌。
更好的适应环境。
(3)通过“骆驼刺”来分析植物适应环境实例。
骆驼刺叶片小,上面有蜡质层,减少蒸发,防止水分流失。
针状的刺防止天敌啃食。
根系发达有利吸收水分的这些特点。
让它能适应高温、少雨,强蒸发的生存环境。
3、人类的起源通过“人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的”这个问题的讨论,了解人与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这些类人猿很相似。
通过猿人化石的研究,了解人类的进化史。
南方古猿:脑容量小,不会生火,在地面生活,能直立行走。
蓝田猿人:脑容量增大,能制造石器。
北京猿人:身高和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能制作石器和骨器、还会人工取火。
4、动物的驯化知道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弥补野生动物资源的不足,人们驯养了更多的动物。
驯化后的动物与驯化前的区别,基本上都变得温顺了,更适合人类的需求。
第2单元水环境污染与保护1、小河在哭诉能运用看、闻、采、记的方法考察水污染。
知道水污染有两类:人为污染和自然污染。
还可根据污染杂质不同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2、污染来自哪里知道根据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
能判断例举的现象属于哪一类污染。
3、清洁剂的威力知道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4、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大致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
知道沉淀和过滤是最简单的净水方式,一般只能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
认识中国环保标志,了解其设计的含义。
能为本地水质保护提出简单的建议。
知道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第3单元宇宙探索1、太阳和太阳系(1)知道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知道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叫恒星。
知道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星球。
它比地球大得多。
(2)知道太阳系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等构成的天体系统。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的其他天体都围绕太阳运行。
知道太阳系中各星球与太阳的距离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了解太阳系这些星球的重要特点。
(3)土星:有一个巨大的光环。
慧星有一条长长的慧尾。
金星是地球的姊妹星。
它日出前被称为启明星,日落后叫做太白星。
它和月亮一样,也有圆缺变化。
2、浩瀚宇宙(1)知道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距离单位。
主要是用于度量太阳系外天体的距离。
知道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真空中光速约是300000千米/秒。
(3)知道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制作出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了解人类太空探索的一些知识。
3、灿烂星空。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
知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
知道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
它总出现在地球的正北方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