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和胶体.

溶液和胶体.

第二章溶液和胶体
§ 2- 1溶液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分散系的分类。

2•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3•掌握溶液的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

4•掌握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
1•各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间的换算。

2•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基本单元”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时数:2学时
六、教学过程:
(一卜分散系
概念:
分类:
(二卜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n)
重点讲“基本单元”,举例后让学生练习。

2•物质的摩尔质量
3•物质的量的计算
(三)、溶液的组成量度
1•质量分数与体积分数
强调:无量纲,不能用基本单元表示。

2•质量浓度
3•物质的量浓度C B
一般地,有Q B = 1C B
a
4•质量摩尔浓度b B
1kg溶剂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溶质 B的质量摩尔浓度。

对于浓度较稀的水溶液来说,b B~ C B
(四)、有关计算
例2- 1已知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 mL —1,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6.0%,试计算c(H2SO4)及c(l H2SO4)。

2
例2 —2欲配制c( H2SO4)=0.10mol L -1的溶液500mL,问应取密度为 1.84g mL 1质量分数为2
96.0%的硫酸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例2 —3 有一质量分数为4.64%的醋酸,在20C时,p= 1.005g mL — S求其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五)等物质的量规则及其应用
对于任意反应:
aA + bB = cC + dD
若各物质的基本单元分别为aA、bB、cC、dD,则:
n (aA) = n (bB) = n (cC) = n (dD)
例2—4 有一种未知浓度的 H2SO4溶液20mL,如用浓度为c(NaOH)=0.100mol • L —1的溶液25mL恰好中和完全,试问 c ( 12H2SO4)为多少?
七、小结:
1.认真领会“基本单兀”。

2.正确进行各物理量的换算。

3.在解题中始终贯穿“等物质的量”的基本思想。

§ 2 —2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稀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稀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稀溶液依数性及其应用。

四、 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 教学时数:2学时
六、 教学过程:
(一) 、依数性概念
(二)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饱和蒸气压:
拉乌尔定律:・巾=P A - p 二Kb B
应用:植物抗旱
(三)溶液的沸点升咼和凝固点降低
沸点:
凝固点:
n T?
K n
'17 K
图2-1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 AB 为纯水的蒸气压曲线, A 稀溶液的蒸气压曲线, AC 为冰的蒸气压曲线
溶液的沸点上升:^T b = T b -T b = K b b B
凝固点下降: T f = T f - T f = K f b B
例2-5 2.60g 尿素[CO (NH 2)2]溶于50.0g 水中,试计算此溶液的凝固点和沸点。

已知
[CO (NH 2)2]的
摩尔质量为 60.0gmol - 1
O
应用:测定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2-6 10.0g 蔗糖(C 12H 22O 11)溶解于100.7g 水中,实验测得溶液的冰点为 272.61K ,求蔗糖的摩尔 质量?
11
101. 325 ------------ )5 —1 也

、d

L 堆
(三)溶液的渗透压
半透膜:
图2-2渗透压示意图
产生渗透压的条件:(1 )半透膜;(2)浓度差
范特荷夫渗透压公式: n = C B RT
对于稀溶液来说,物质的量浓度约等于质量摩尔浓度,故式上式又可表示为
n= C B RT ~ b B RT
例2- 7有一蛋白质的饱和水溶液,每升含有蛋白质
5.18g ,已知在298.15K 时,溶液的渗透压为
413Pa,求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应用举例:
七、小结:
1•通过依数性的学习,应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2.四个依数性之间相互转化的计算。

§2-3胶体溶液
一、 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胶体的性质,掌握胶团结构的书写。

二、 教学重点:胶团结构的书写。

三、 教学难点:胶团结构的书写。

四、 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时数:2学时
六、教学过程:
(一)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1•分子吸附 2•离子吸附
(1) 离子选择吸附
(二) 、溶胶的性质
1•光学性质一丁达尔效应

K
溶胶
(2 )离子交换吸附: 土壤Ca ^Ca 4NH 4 ? NH 土壤NH NH NH + 4 + 4 + 2Ca 2+
洞口 灯泡
2•动力学性质一布朗运动
3•电学性质一电泳
胶粒带电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吸附带电:
(2).电离带电:
(三)、胶团的结构
+ —x+ —{(Agl) m nAg (n-x)N03 } XNO3
吸附层扩散层
胶粒
胶团
W



AgN0 3过量时Agl胶团的结构示意图
同理,氢氧化铁、三硫化二砷和硅胶的胶团结构式可表示如下:
+-x+-
{[Fe(OH) 3]m nFeO (n-x)CI } xCI
-+x -+
{(As 2S3)m nHS (n-x)H } . xH
-+x-+
{(H 2SiO3)m nHSiO3 (n-x)H }x xH
(四)、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
使胶体聚沉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 加.入.电.解.质.
使一升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开始聚沉所需电解质的最低浓度,叫做这一电解质的聚沉值电解质的聚沉值大则其聚沉能力小,聚沉值小则其聚沉能力大。

(2). 加入相反电荷的溶胶
(3). 加热
七、小结:
1.会写胶团结构。

2. 能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2-4 高分子溶液和乳浊液*(自学)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高分子溶液性质、乳浊液的分类。

二、教学重点:高分子溶液性质、乳浊液的分类。

(一)、高分子溶液
1.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2.高分子溶液的盐析和保护作用
(二)、乳浊液
乳浊液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油” (通常指有机物 )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体系,以油/水型表示,如牛奶、豆浆等;另一类是水分散在“油”中形成的水/油型乳浊液,如石油。

三、小结:
1.了解高分子溶液的性质,
2.能例举不同类型的乳浊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