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aaa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币场价值法对aaa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函森林是生态建堤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波誉为“绿色水厍”。
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Im深时,1hm2 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
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 00万m3的水库,美国环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该国2/3的降水。
据有关调查,25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 0mm,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10mm及5mm。
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
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涌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
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0.8mm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土壤能力。
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改良土壤效益:森林植物每年有大量的凋落物和死根,在水、土、光、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通过分解与矿化,将逐渐形成有机质、N、P、K等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吸收利用。
森林以上的自肥作用,极大减少了人们培育森林施肥投八,固碳制氧效益:森林在生长过程中,不仅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co2,而且通过凋落物转化为有机质将部分co2存贮在林地土壤内。
这一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整个生物界以及全球大气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据统计,全球现有森林总储碳量1146Gt,约占土壤和植被所储存碳的46%,且能以各种形式储存,从而有助于缓和全球的温室效益。
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各类生物物种提供繁衍生息的场所,而且还为生物及生物多样性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条件。
据研究表明,由全球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经济效益每年约为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总价值(约3 3万亿美元)的11%。
净化环境:一是树叶树枝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能分泌黏性油脂和汁液等,所以能吸附、粘着一部分粉尘,从而可以降低大气中的含尘量:二是森林还可以依靠生态系统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通过吸收、过滤、阻隔、分解等生理生化过程将人类向环境排放的部分废气物利用或作用后,使之得到降解和净化,成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三是许多树木和植物都能分泌杀菌素,能够很好的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有害生物;四是森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轻噪声污染和磁波辐射。
防风固沙效益:森林是风的强大障碍,可以有效地减低风速和改变方向。
当风经过森林时,一部分进入林内,由于树干和枝叶的阻挡以及气流本身的冲撞、摩擦,将气流分成许多小涡流,小涡流彼此摩擦、消耗,使风力逐渐降弱,风速降低:另一部分被迫沿林缘上升,超过森林,也了—部分能量,使风速降低。
据测算,一条疏透结构的防风林带,其防风范围在迎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3-5倍,背风面可达林带高度的25倍。
在这段范围内,风速可降低约40%-45%。
二、国内外开展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情况介绍历史上各国各地居民无不竭力掠夺森林,榨取木材,而忽视森林的生态效益;或者虽然知道森林具有环境保护功能,还是为7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置全局的长远的生态效益于不顾。
为此,世界不少国家的林业科学工作者对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大量的定量测试计算研究。
㈠国外研究情况据前苏联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资料,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释放氧气10.7t,吸收二氧化碳13t,从大气中吸收尘埃35t,并且能分泌大量抗生素,使林内空气的含菌量大大低于无林地,按当时的价格计算,每公顷森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司折合1604卢布,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值可占森林总效益的3/4,而木材产值仅占l/4。
日本对森林涵养水源的生态效益也做出了经济评价。
据估算,全日本森林涵养水源量为2.3×1012t,按建水库的费用来折算,得出森林在涵养水源方面使社会受益的经济价值为16100亿日元。
1978年,日本全国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评价值为231300亿日元,超过全年国家总预算的金额。
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占森林总效益的96%,而木材产值仅占4%。
还有一些国家进行了类似的评估测算。
芬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为530亿马克,木材产值为170亿马克,分别占森林总效益的76%和24%。
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评价值和木材产值分别占森林总效益的90%和10%。
㈢国内研究情况我国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货币化评价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多个省、币、县已开展了该项研究,并测算出了相应的生态效益产出价值。
例如,经测算,北京环境价值2119.88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107.92亿元,保育土壤价值4.35亿元,固碳制氧转化太阳能36.40亿元,净化环境价值675.73亿元,防护林的环境价值16.26亿元,景观价值9.98亿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部分)269.24亿元;海南岛每年环境效益估算值为5529.59至27016.57亿元,另又有人估算其生态效益每年产出价值293.39亿元;广东省计算年森林的总服务价值为372亿元,其中松林单位面积价值2500.56元/hm2.a,常绿淘叶林11484元/ hm2.a,黑龙江省生态效益产出价值58234亿元。
三、评价方法介绍现采用市场价值法评价aaa省林业生态效益。
市场价值法是指对有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和功能进行估价,通过市场来体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的一种方法,该法先定量地评价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效果,再根据这种效果的币场价来评估其经济价值。
根据正负生态效益可分为两类,分别是环境效益评价法和环境损失评价法。
涵养水源、固碳制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用环境效益评价法,首先计算出该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定量值,再运用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子价格”计算其出总价值。
如涵养水源的定价可根据水库工程的蓄水成本计算.co2固定价可根据工业固定co2的市场价格进行测算等。
固土保肥效益采用环境损失评价法,首先测算森林生态系统破坏后造成的土壤流失量、生产力下降的损失、土壤中营养元素(N、P、K等)的损失量,再运用替代工程法计算其总价值。
四、aaa省森林资源现状据aaa省“十五”期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土地总面积25042.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15939.6万亩,占国土总面积63.7%,活立木蓄积35357.2 万立力米,森林覆盖率达60.05%。
林业用地面积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3075.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82.0%,疏林地208.1万亩,占林业用地的l.3%,灌木林地1778.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1.2%,未成林造林地475.5万亩,占林业用地的3.O%,无立木林地204.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3%,宜林地191.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2%,苗圃地5.0万亩,辅助生产林地0.8万亩。
林业用地面积按林种划分,商品林7779.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8.22%,公益林8160.0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1.8%。
五、评价方法与结果目前,我省还未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益监测体系,有关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具体经济指标欠缺人。
为此,在没有完备资料的情况下,本文主要利用与我省气候条件和植被类型相类似的相关指标进行大致估算。
㈢涵养水源效益(1)计算方法森林土壤的贮水效益(元)=森林面积( hm2)×水价(元/t)×[森林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荒山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 x林地平均土层深度(m)×lOOOOt/hm2;森林枯落物的蓄水效益(元)=森林面积( hm2)×水价(元/t)×水容重(t/ hm2)=水价(元/t)×水层厚度(mm)×10枯落物水层厚度(mm)=[浸泡24小时后的带水枯落物重(g) - 枯落物干重(g)]×10/样方面积(cm3)调洪补枯效益(元)=森林面积(hm2) ×区域年平均降水量(mm)×有林地与无林地径流系数之差×10(水资源单位为毫米转化成吨/公顷的系数)×水资源的综合价格(元/m3)森林净化水质效益(元)= 森林面积( hm2 ) × ( 年降水量( mm ) × l0) ×森林覆盖率×(1—林冠截留率)×净化水质单价(元/m3)(2)相关经济指标森林上壤蓄水效益:据王水安对湖南各类森林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量测,得其平均数为:杉木林13.35%;核类14.10%,阔叶类16.1% 竹林15.99%,灌木林11.67%,另荒山4.05%(aaa)。
土壤平均厚度取值为0.6m,单位储水成本取值为0.67元/t。
森林梢落物的蓄水效益:依据森林类型内各小样方(小样方面积为20cm × 20cm)内的森林枯落物的有关数据统计计算,得其单位面积水容重为:杉木类40.18t/hm2,松类60.33t/hm2,阔叶类72. 03t/ hm2,单位储水成本取值为0.67元/t。
调洪补枯效益:aaa省年均降水量1640 mm,有林地与无林地径流系数之差为0.27,水资源的综合价格0.3元/m3,包括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等。
净化水质效益:树冠一般可以截留降雨量的15%-30%,取平均值林冠截留率为22.5%。
森林净化水质为0.1元/m3。
(3)评价结果经初步测算,aaa省森林涵养水源效益年产出总价值量为251. 27 亿元,其中森林土壤的蓄水效益价值量40.41亿元,森林枯落物的蓄水效益价值量3.74亿元,凋洪补枯效益价值量131.55亿元,净化水质效益价值量75.5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