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⑵竖直上抛运动:
①定义?②受力特点?③处理方法?
④全程法的公式(正负号)?⑤两个特征量的求解公式?(易忘!) “上升的最大高度”和“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⑥两个对称性:“时间对称性”和“速度大小对称性” 9、说出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至少三种)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v-t 图象, 在 t 1 和 t 2 时刻的 瞬时速度分别为 v 1 和 v 2,则物体由 t 1 到 t 2 的过程中( AD ) A.加速度不断减小 B.加速度不断增大 v1+v2 C.平均速度 v = 2 v1+v2 D.平均速度 v < 2
2x3t1 2t 2 a t1t 2 t1 t 2
图中的AB、AC、AD都是光滑的轨道,A、B、C、D四点在同一 竖直圆周上,其中AD是竖直的.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 沿AB、AC、AD轨道滑下,到B、C、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
t2、t3,则(
A.t1=t2=t3 C.t1<t2<t3
甲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乙车以4m/s的速度
与甲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时开始以0.5m/s2
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36m,25s (1)乙车在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两段法求加速度)
⑸会从图象上求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直接信息);(举例)
⑹会求速度大小和方向(间接信息);
⑺x-t中的交点表示?
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4、v-t图: ⑴物理意义; 速度的正负表示大小吗?
⑵匀速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形状? ⑶斜率大小表示?斜率的正负表示?
⑷与纵轴的截距表示?
⑸图象下面的“面积”表示?面积的正负表示? ⑹会从图象上求某时刻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直接信息); ⑺会从图象上求某时刻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⑻v-t图中的交点表示?
A)
B.t1>t2>t3 D.t3>t1>t2
如图所示,AD、BD、CD都是光滑的直角斜面,斜面固定在水平 地面上,现使一小物体分别从A、B、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D点, 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t3,则( A.t2<t1>t3 C.t2<t1=t3 B.t3>t2>t1 D.t1>t2>t3
C

专题:运动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1、是只有直线运动才能画速度(v-t)和位移(x-t)图象吗? 图象形状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
2、看图要做到五看:一看“轴和坐标原点”;二看“截距”;
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交点” 3、x-t图:⑴物理意义;⑵斜率大小表示?斜率的正负表示? 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形状(一般不考查)? ⑷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形状?(重点考查)静止如何表示?
⑷速度变化量△v的两种计算方法?(易忘之处!)
⑸关于平均加速度的计算问题;(小球撞墙) ⑹加速、减速的判断方法?(举例各种说法) 7、利用光电门求瞬时速度的问题:(易忘之处!)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1、”匀变速”的含义?(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角度) 2、“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受力特点?受力方程?一般怎样 建立坐标系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3、运动规律:公式和图象(后面专题复习) 三个常用公式:⑴速度公式?⑵位移公式?⑶速度位移关系式? 注意初速度为零时的方程(涉及五个量,已知三个可求其它两个) 两个重要推论:①、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x=at2 注意各量的含义,特别理解t的含义;若不相邻呢? ②、平均速度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关系: 以上两条主要用于“处理纸带问题”(求速度和加速度(两段法)) 4、公式说明:⑴公式中的正负号问题(提升) ⑵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方程问题;⑶匀减速运动的逆向思维问题; ⑷巧用一公式求位移;⑸汽车刹车问题;(停下时间的求解)
5、追及、相遇问题:(一图三式) ⑴、解题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关系式” ①一个临界条件:两者“速度相等”时。 它是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 ②两个关系式:(两者)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⑵、题型一: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若追者仍在后方,则追不上; 若追者在前方,则能追上; 若追者与被追者在同一位置,则恰好追上(或者说恰好追不上) ⑶、题型二: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问题: “两者速度相等时,两者间的距离就是所求结果” ⑷、题型四:距离(或加速度、初速度)满足什么条件,恰好撞上 或恰好撞不上的条件是:“两者速度相等时” ⑸、追匀减速直线运动时,一定要注意判断是在停止前还是停止 后追上。
10、如图1-3-8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辆车从同一地点 沿同一直线同时运动的v-t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 ) B A.2秒后甲、乙两车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在0~8 s内两车最远相距148 m C.两车只有t0时刻速率相等 D.两车在t=8 s时相遇
11.甲、乙两物体在t=0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x轴运动,其v-t 图象如图1-3-10所示,则( BD ) A.甲、乙在t=0到t=1 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 B.乙在t=0到t=7 s之间的位移为零 C.甲在t=0到t=4 s之间做往复运动 D.甲、乙在t=6 s时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5、解题方法:⑴一般公式法; ⑵平均速度求位移法;⑶逆向思维法;⑷图象法; 注意:一定要画过程草图 7、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学会推导)
6、比较“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速度大小。(匀速、匀变速)
⑴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⑵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 ⑶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为:
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所用的时间 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 运动的加速度为 .
2xt1 t 2 a t1t 2 t1 t 2
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2△x所用的 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3△x所用时间为t2.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也就是说: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⑷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以上重要推论,重点是第3、第4,一般不用这四个推论解题。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
8、特例: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⑴自由落体: ①定义?②受力特点?③运动性质?
④影响重力加速度g的因素?⑤三个基本公式?(重点) ⑥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物理学史)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两段法求加速度)
5、数据处理:⑴运动性质的判断;
⑵会求计数点的速度; ⑶会用两段法求加速度;(不再用逐差法) ⑷会用图象求加速度; ⑸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加速度;(理解)
6、本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吗?需要测量小车、钩码质量吗?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 从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按图所示 将纸带粘在坐标系中,使每一段纸带的剪断端与X轴重合,每段 纸带的另一边与Y轴平行,且纸带与纸带间紧靠但不重叠.打点 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每段纸带对应的时间△t= 0.1s, 请将图中每段纸带上端中点连起来,可得到v-t图象,根据图象 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0.70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1、质点: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举例) 2、参考系:(相对运动问题)
3、时间:第10s末在时间轴上对应哪个点?10s末到达终点,
跑了多长时间?第n秒是多长的时间?第2s末与第3s初? 4、位移x:物理意义?大小?方向?矢量?位移的大小不可能
大于路程?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等的条件是什么?(注意)
1、实验装置: 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 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复写纸。 3、实验步骤:(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哪一端;先接通电源,后放小车 4、注意事项: ⑴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 ⑵两先两后: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 实验完毕,先断开电源,后取纸带。 ⑶、防止碰撞:在小车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就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 钩码落地和小车与滑轮相撞。 ⑷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适当大小,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 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的纸带上清楚地取6-7个计数点为宜。
5、速度v:物理意义; ⑴“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方向?平均速度的大小叫 平均速率吗?平均速率的计算公式? ⑵瞬时速度怎样计算?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吗? 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瞬时速度的方向是位移方向吗?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6、加速度a (速度变化率):⑴物理意义;
⑵定义式?(说明各量);决定式? ⑶方向?(三者方向相同)
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的周期是0.02 得到的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计数点,在每两相邻的 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A.0.Leabharlann m/s2B.2.0m/s2
C.20.0m/s2
D.200.0m/s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