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细胞培养

神经细胞培养


传代时注意事项:a 细胞没有生长到足以覆盖瓶 底壁大部分 表面以前,不要急于传 代 b 注意观察不同细胞有不同的消化时 间;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细胞 c 首次传代时细胞数量要多一些,使 细胞尽快适应新环境
鉴定:星形胶质细胞鉴定: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
少突胶质细胞 鉴定:GalC(ß -galactosidase)
GFAP
human Schwann cells
3 神经干细胞(NSE)的培养: NSC:是可以自我更新又可分化为中枢神经系统内 所有细胞类型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 20世纪神经生物学领域的最重要进展之一就是 在脑组织等神经系统内发现了NSC,向过去几百年 来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不能再生的传统理论发 出了挑战,也使神经科学工作者从一个崭新的角度 去认识脑、认识疾病、认识人类自身;同时也为神 经变性疾病、脑缺血、脑外伤和脑肿瘤等神经系统 疾病寻求了一条新的途径 神经干细胞的来源: 胚胎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 成年的SVZ 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层
4 培养细胞的特性 1)培养细胞生长方式: a 贴附生长型细胞 (大多数) b 悬浮生长型细胞(少数) 2)培养细胞生长特点:贴附;接触抑制;密度依赖性
5 细胞的生长过程:
原代培养:取自动物并置于体外培养中生长的细胞在传代 之前称为原代细胞或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当细胞持续生长到达一定密度之后,将细胞分 成两部分(或更多)至新的培养器皿并补充新的培养液为 传代. 细胞系的生长过程: 有限细胞系: 原代培养 传代期 衰退期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gp130 receptor
complex operates in the maintenance of mammalian forebrain neural stem cells. J Neurosci, 2001; 21(19): 7642-53.
传代培养:细胞由原培养瓶内分离稀释后传到新的 培养瓶的过程称之为传代。
培养的方法: 1)取材 脑灰质或白质 2)洗涤 (Hanks液) 3) 移入试管吹打形成单细胞悬液
4) 静置10min 弃上层
5)过滤后收集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 104~106/cm2接种于培养瓶,常规CO2孵育箱 培养 6)传代, 0.25% 胰蛋白酶消化(覆盖细胞 层即可)
聚L -赖氨酸:处理培养皿(瓶)(10mg/L)5-10 min
3)细胞准备(大鼠神经细胞培养):
• 新生1~3d SD大鼠,75%酒精浸泡约5min,移入超 净工作台,无菌条件下开颅,快速取脑,置于DHanks液中,仔细剥除脑膜和血管,小心剥离脑组织, 放入10ml小瓶中 •剪碎,加入0.25%胰蛋白酶放入37℃培养箱,定期振 摇促消化。消化约20min, •用含血清的DMEM培养液终止消化,吸管反复轻柔 吹打,用2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将滤液分散组成制 成细胞悬液,1000rpm/min离心、洗细胞两次,每次 10min, •吸收少许细胞悬液,用血球记数板快速计数细胞数,
2.1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1.1 无血清培养基 DMEM/F12培养基 1袋 NaHCO3 3.7g 溶于1升经高压灭菌消毒后的去离子水中, 0.22um滤膜 过滤,分装,4℃保存。使用前,加入EGF(20ng/ml)和/或 bFGF(20ng/ml) 和/或LIF、N2和鸡胚浸出液(5%)。加 50%血清和10%DMSO。 细胞消化液: 配成0.5%的胰蛋白酶(用高压的PBS)并以0.22um滤膜过 滤, 同时配成0.04%EDTA(用D-Hanks液)高压灭菌消毒 , 将两种液体以等体积混合使其终浓度为0.25%胰蛋白酶 +0.02%EDTA,分装,-20℃贮存。
无限细胞系: 滞留期 指数增长期 平台期
20 原 代 培 养
18
指 数 细 胞 数 量
细胞系阶段
16
无限细胞系
14
12
10
有限细胞系


0 2



10
12
24
34
44
培养时间(周)
6 培养细胞生长的条件 1)细胞的营养需要: a 基本营养物质 :氨基酸 、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一些无机离子;b 促生 长因子等物质 2)细胞的生存环境: a 温度:哺乳动物和人类 为35~37℃;鸟类为38.5℃ b 气相及PH 值 :O2及 CO2的值: CO2=5%;空气=95%;PH=7.2~7.4 c 渗透压:260~320m mol/L
神经元的观察:刚分离出的神经元呈圆形,
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有明显的光晕。 •接种一般在6小时可贴壁;8小时已有纤细有 突起长出 •24小时后可见细胞体积开始增大,呈圆形或 椭圆形。生长良好的细胞可见胞体周围有明 显的光晕,立体感强,突起以单、双突起为 主 •培养至第4天,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形态 多样,有些具有分枝的突起, •培养7天后,神经元形态基本成熟,具有光 滑的胞体,发育良好的突起。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的培养特点 呈神经球形式生长 发展史: Reynolds和 Weiss[1]在体外用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 球并发现其能分化成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 质细胞;将初次形成的神经球消化传代可形成二级神 经球,它们同样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说明EGF在体外可 将NSCs维持在未分化状态并可促进其增加细胞数量。 Johe [2]和Gritti[4]则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也同样从脑组织中获 取到呈神经球形式生长的NSCs,也可以促进这种具有 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球在体外存活和增殖. Shimazaki的 实验证明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LIF)可将来自哺乳动物前脑的NSCs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维持在未分化状态增殖[3] 。
• 用含20%血清的DMEM培养基,稀释细胞制成 1×106/ml细胞悬液,接种于经聚L赖氨酸处理过的 24孔培养板(板孔放置0.8х0.8cm的小盖玻片)或培 养瓶内,放入5%CO2培养箱,37℃培养。 4)神经元的纯化:培养两至四天后用含5~10 mol/L 胞嘧啶阿拉伯糖的培养基培养24 hour ,然后改 用常规培养液。 5)神经元的鉴定: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euron specific enolose NSE)、 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MAP2) ——神经元,
8.00 0.20
8.00 0.40
第 二节:神经细胞的培养技术

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神经胶质细胞的培养 神经干细胞的培养
一 神经元的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 常用试剂 1)DMEM 培养液:加10%热灭活胎牛血清,30m mol/L 葡萄糖,293.2mg/L L-谷氨酰氨,24.5m mol/L KCl, 100mU /L 胰岛素,青、链酶素各10万µ /L,HEPES 2.8383g/L—PH 值7.2,过滤除菌,-20 ℃保存。 2) D-Hank`液(其中可加入牛血清白蛋白3g/L)( HBSS)
Reynold BA, Weiss S . Generation of neurons and astrocytes from
isolated cells of the adult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cience , 1992 ,255:1707-1710. 2 Johe KK, Hazel TG, MaKay RDG, et al . Single factors direc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tem-like cells from foetal and adult nervous system. Genes Dev, 1996; 10: 3129-3140. 1 3Shimazaki T, shingo T, weiss S. The
3) 无污染及无毒:体外培养的细胞必须生 长于无污染及无毒的环境!! 无毒:与细胞直接接触者—培养器皿、 底物、培养基等;间接接触者—配制培养 基的器皿、瓶盖、瓶塞等 无污染: 微生物及交叉污染
常用的培养用液及培养基

培养用液:水
平衡盐溶液(BSS) 消化液1胰蛋白酶液(0.25%) 2 二乙烯四乙酸二钠(EDTA) 3胶原酶
神经细胞培养
第一节:细胞培养的基本知识
1定义: 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 组织培养 (Tissue culture) :
器官培养 ( organ culture):
统称为体外培养 (In vitro)
2 组织或细胞培养的优点: 1):研究对象是活细胞
2):研究条件可以人为的控制
3):研究的样本可以达到比较均一性 4):研究的内容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 5):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6):研究的费用相对比较经济 3 组织或细胞培养的不足:1)与体内条件存在差 异 ;2)细胞培养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
MAP-2
A
B
NSE stain neuron
TH stain neuronConfocal laserscan images of organtypic slice culture from avian hippocampus
N
Slice culture. Lucifer yellow stain (bar 50µ m)
取材:取3月龄Waster大鼠一只解剖显微镜下用显微手术 镊剥除脑膜及血管,分别取出海马和室管膜下区组织,置 于盛有冰冷D-Hank’s液的平皿中。 • 用双面刀片将组织切成1mm3的块状 • 组织移入已预温至37℃含有0.25%胰蛋白酶 (Trypsin) 和0.02%EDTA的10ml离心管中消化,离心5-10分钟,弃上 清,用含高糖的DMEM/F12(1:1)重悬细胞, 用300目滤网过 滤.按10%的比例加入血清,培养12-16小时或过夜。 • 更换成完全培养基(添加5%CEE、bFGF(终浓度为 20ng/ml)、EGF(终浓度为20ng/ml)、胰岛素(25g/ml )、葡萄糖(0.6%)、HEPES(5mM)、Glutamine( 2mM)和N2的DMEM/F12),接种后7-9天传代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