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学实验方法

免疫学实验方法

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检测。
1)形态计数法
2)3H-TdR或125I-UdR掺入法
放射性元素 wash
Stimulate
Assay
3)MTT(噻唑蓝)比色法 MTT是一种可接受氢离子的淡黄色唑氮盐染料,被
活细胞线粒体呼吸链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和细胞色素
还原,生成不溶于水的深紫色结晶产物甲簪。因此
甲簪的生成量仅与活细胞数目成正比。细胞增殖速
三. 制备SDS-PAGE胶
四. 转移电泳及免疫印迹
五. 结果分析-用Western Blot 图片灰度分析软件
imageJ或Quantity One
免疫学三大工具比较
• 免疫荧光是融合了免疫学原理(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和荧 光标记技术,通过荧光激发,来对组织(细胞)内抗原进行
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主要是定位)。样本是细胞或组
• 免疫组化和ELISA所用到的原理大致相同,只 是因为所检测的样品不同,从而在操作方法上 有所不同。ELISA多用于定量分析,其灵敏度 非常高。 • Western Boltting 先要进行SDS-PAGE,然后 将分离开的蛋白质样品用电转仪转移到固相载 体上,而后利用抗原-抗体-标记物显色来检测 样品,可以用于定性和半定量。
假阴性结果。
• 双抗体夹心法适用于测定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
分子抗原,但不适用于测定半抗原及小分子单
价抗原,因其不能形成两位点夹心 。
间接法测抗体
☆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 ☆ 原理: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检测已与固相结合的
受检抗体,故称为间接法。
☆ 操作步骤:
(1)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
用于临床检验的ELISA主要有以下几 夹心法 双抗原夹心法测抗体 • 间接法测抗体(常用)
竞争法测抗原
• 竞争法 竞争法测抗体 • 捕获包被法测抗体 • 亲和素-生物素 ELISA法
双抗体(原)夹心法测抗体
双抗原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
*
待测抗体
*
酶标抗原
酶标抗体
洗涤。
(2)加稀释的受检样本,其中的特异抗体与固相抗原
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孵育洗涤。
(3)加酶标抗体:与固相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从而
使该抗体间接地标记上酶,孵育洗涤。
(4)加底物显色:颜色深度代表标本中受检抗体的量

☆间接法的特点 • 本法主要用于对病原体抗体的检测而进行传染病 的诊断。 • 间接法的优点是只要变换包被抗原就可利用同一 酶标抗体检测相应抗体。 • 间接法成功的关键在于抗原的纯度。特别应注意 除去能与一般健康人血清发生反应的杂质。若抗 原中含有无关蛋白,也会因竟争吸附而影响包被 效果。
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 * *
•用途:目标蛋白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ELISA三个必要试剂:
(1)固相的抗原或抗体,
即"免疫吸附剂"(immunosorbent);
(2)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 称为"结合物"(conjugate); (3)酶反应的底物。
ELISA基本的实验过程: a.包被 b.抗原抗体反应 c.酶促反应,显色 d.终止显色,读取数据。 对照和标准曲线: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定量测定: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 待测样品的合理稀释
ELISPOT(酶联免疫斑点法)
方法是用抗原包被固相,然后加入抗原特异性B细胞。如果 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班上的抗原结合。加入二抗和显色 剂就会显色。一个斑点就代表一个产生抗体的细胞。
此法的主要优点是:
① 稳定、特异,且抗原用量少;
②与ELISA联合使用,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抗体分泌
,并可定量测定; ③可检测组织切片中分泌抗体的单个细胞。
结果判断 • 设立实验对照: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
• 阳性细胞显色分布:胞质型、胞核型和膜表面型
TNFR1–/–
TNFR1–/–/TNFRR2–/–
Figure 3. mTNF induces infiltration of innate immune cells and angiostasis in tumors from TNFR1–/– but not TNFR1–/–/R2–/– mice. and CD31+ (E and F) cells as indicated. G and H, for confocal microscopy analysis, tissue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Cy3-labeled anti-CD31 for blood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green) and the VasoTACS in situ kit to detect apoptosis (red). Arrows, apoptotic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tumor.
ELISA与Western Blotting比较
• WB可以看到特异性的条带,但是定量比较麻烦; • ELISA可以直接读出浓度,但是如果抗体有非特异性结合,那 得到的数值就不可信; • WB只能半定量,但是可以检测细胞膜蛋白,这点ELISA做不到; • WB所检测的一般是抗原,而ELISA抗原抗体都可以检测; • WB所检测的抗原可以知道其分子量的大小,或是否是多聚体 、降解产物等,一句话,WB可以确定所用抗体是与那种蛋白 起作用的;而ELISA无能为力; • WB一次处理量就是一块胶版,10-20个样品最多了。ELISA一 块96孔板一次可以处理96个样本,可以设置多个复孔、对照 、梯度样等来提高检测的可信度。
免疫学试验方法
Commonly used immunological methods
免疫
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
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
免疫应答
免疫系统具有区别“自己”和“非己”的能力
免疫耐受
免疫学检测与免疫学技术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技术 二、免疫细胞的检测 三、细胞因子的检测-ELISA 四、免疫组织化学 五、免疫印迹技术 –Western Blotting 六、 流式细胞术 七、PCR技术 八、基因沉默技术
四、免疫组织化学 Immunohistochemistry 原理:抗原抗体反应,抗体标记技术(荧光、酶)
用途:组织或细胞内抗原的定性和定位
流程:
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IF)
• 定义: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
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
分布的方法。
度越快,则甲簪生成的量越多,吸光度越高;细胞
毒性越大,则甲簪生成的量越少,吸光度越低。
MTT实验流程
1. 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实验,一般可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中进行。 2. 每孔加入100微升细胞悬液。细胞的数量取决于实验目的和培养时间。增殖实验 每孔通常加入103个以上数量的细胞;细胞毒性实验每孔至少加入5x103个或以上数 量的细胞(具体每孔所用的细胞的数目,需根据细胞的大小,细胞增殖速度的快慢等 因素确定)。 3. 接种的细胞按照实验需要,送入细胞培养箱进行培养。增殖实验通常要给予010微升特定的药物或生长因子进行刺激。细胞毒实验通常要给予0-10微升抑制因子
• 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先将已知的
抗原(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标记物, 再用这种荧光标记物作为分子探针检查细胞或 组织内的相应抗原(或抗体)。在细胞或组织 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含有荧光素,荧光 素受激发光的照射而发出明亮的荧光,可以看 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 体的性质、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测定含量 。
(2)巨噬细胞吞噬试验:将待测巨噬细胞与某种可
被吞噬又易于计数的颗粒性物质(如鸡红细胞)混
合温育后,颗粒物质被巨噬细胞吞噬,根据吞噬百
分率即可反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三、细胞因子的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基础: 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
细胞密度:
每毫升培养基中活细胞的个数=每个方块内细胞的平 均数×细胞稀释比例×104
1 mm2×0.1 mm = 0.1 mm3 = 10-4cm3 = 10-4 ml
(二)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1.T细胞功能测定
( 1 ) T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T 细胞受到特异性抗原
或有丝分裂原(PHA、ConA)刺激后可发生增殖,
织,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能出现膜阳性、质阳性和核 阳性。 • ELISA用到了免疫学原理和化学反应显色,待测的样品多是 血清、血浆、尿液、细胞或组织培养上清液,因而没有用到
组织包埋、切片等技术,这是与免疫组化的主要区别,操作
上 开始需要将抗原或抗体结合到固相载体表面,从而使后来 形成的抗原-抗体-酶-底物复合物粘附在载体上,这就是“吸 附”的含义。
细胞,又可测定抗体分泌量的体外实验方法。
详细见后述
3.细胞毒试验
细胞毒实验技术是检测 CTL 、 NK 等细胞杀伤靶
细胞活性的一种细胞学技术。主要用于肿瘤免疫、
移植排斥反应和病毒感染等方面的研究。
(1)放射性核素释放法:(51Cr、125I—UdR)
51Cr
release
CTL
51Cr
labeled
Target cell CTL
Target cell
Assay Cr51 release
Target cell
(2)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细胞受损,LDH释放,
LDH在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的同时将NAD+还原成
NADH 。后者再通过递氢体 - 吩嗪二甲酯硫酸盐
(PMS) 还原碘硝基氯化氮唑蓝 (INT) 或硝基氯化四 氮唑蓝(NBT)形成有色的甲簪类化合物,在490nm 或570nm波长处读取的OD值,经计算即可得NK细 胞活性. (3)MTT比色分析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