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不得不准备的重疾险ppt课件
不得不准备的重疾险ppt课件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饮食结构基本以素食为主,那时的疾病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例如肝炎、 肺炎、肾炎、气管炎等。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饮食结构也随之变为以荤食为主,疾病表现为营养过 剩,出现大面积的“三高”人群——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间提前至三十岁左右。所以,饮食结构的 改变,是疾病发病率迅速提升的重要原因,合理膳食是现代人应该关注的课题。
2005年8月18日,著名小 品演员高秀敏心脏病突发 去世,享年46岁。
2005年8月30日,著名影 星傅彪因肝癌去世,享年 42岁。
2007年5月13日林黛玉扮 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去世, 享年42岁。
重疾险关联的是重疾保障的问题。三年以前我们很少听说名人重疾的例子,但近几年,先后传出众多的名人重疾过世的,梅艳 芳、马华、马季、赵丽蓉、付彪、高秀敏、陈晓旭、候耀文等等。对他们深表痛惜得同时,也不得不反思:现在怎么有这么多 长重疾的啊。有数据显示:重疾的发病率的的确确提高了(据权威数据统计:人一生得重疾的概率为72.18%),这应该引起我 们足够的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重疾发病率这么高。
环境的改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中国连续17年出现暖冬,气候的改变对人体一定有影响,大气臭氧洞的扩大使 紫外线辐射越来越厉害,不断的出现剧毒化学物品泄漏海洋的事故,不断的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工业化程度越高,对 环境破坏越大!今年重庆、济南等地暴雨横行,造成巨大损失,据专家分析,环境的改变,气温的变暖是祸首。另外,城市的 汽车尾气污染、装修污染等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不幸重疾
足额的医疗费
生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得了重疾或许并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重疾的治愈率越来 越高,存活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这都是以高昂的医疗费用为代价的。所以,得了重疾不可怕,可怕的是到时候没有足额的医 疗开支费用。
医保
医保 +储蓄 重疾 医疗金
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可能有一份社会保险。自99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镇实行医疗体制改革,职工医疗费用全部移交 社会保障体系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只解决职工最基本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不足部分,由职工自行购买商业保险解决。很多 人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有了社保,就可以万事大吉,高诊无忧了。其实,用过的人都知道,社保受免赔额、报销比例、封 顶线以及统筹药品等严格的限制,万一住院,其实能报销50-60%就不错了。如果不幸患了重疾,约70%都要靠自己负担,像 一些疗效好的进口药品都是不在报销范围之内的。现在真的患了重疾,少则十几万,一般都要三五十万,像换肝、换肾等都要 30万左右。
重疾险在于重疾发生时提供足够的资金补偿。不过,近日友邦保险发布的去年理赔数据却显示,约有80%的重疾赔付金额处在6 万元以内的较低额度之内,与治疗重疾所需费用差距较大。
2001年9月22日著名健美 教练马华因白血病去世, 享年42岁。
2003年12月30日一代歌后 梅艳芳因癌症引致肺功能失 调去世,享年40岁
不得不准备的 重疾险
友邦中国公布的2010年年度理赔数据显示,住院费用赔付及意外医疗险赔付占到总赔付金额近六成。在与重大疾病 相关的赔偿原因中,排名第一的为恶性肿瘤,紧随其后的为急性心肌梗塞、终末期肾病等。 统计报告涉及友邦中国在2010年中国大陆地区发生的重大疾病赔付、死亡赔付、意外残疾赔付、意外医疗险赔付 以及意外住院费用赔付等5方面的数据及相关人群比例等信息,同时包括了2010年排名前十的死亡原因和赔偿原因。 报告显示,保险理赔的高发年龄段为31-60岁,住院费用赔付占全年赔付总量的40%以上,而其中85%左右的理赔案 例集中在5000元以下的赔付金额。约有80%的重疾赔付金额在6万元以内,恶性肿瘤与急性心肌梗塞是主要的重疾赔偿 疾病,占总重疾理赔件数的85.3%。 友邦保险数据分析显示,住院赔付、意外医疗赔付以及重疾赔付的人均赔付金额均显著低于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卫生 事业发展情况有关数据,建议投保人及时调整投保额度、避免“保险失灵”。
饥一顿饱一顿 睡眠不足 生活无规律, 烟酒催杀剂中的饮鸩止渴 红灯中年 该拷问一下自己的日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改 革开放以前企业的工作重点是抓劳动纪律,抓产品数量,大家工 作的时候做私活的人很多,下班决不做上班的事,上班时间能够 不干私活就已经是很好了。但是现在企业的工作重点是抓经济效 益、抓市场竞争和产品及服务创新,职工上班与下班的区别越来 越不明显,下班将工作带回家的人越来越多,现代人大面积出现 亚健康病征,抵抗力普遍下降,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社会的 竞争趋于激烈,人们的工作压力会越来越大,尤其是白领阶层, 应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
比如说,如果需要30万的医疗基金,以下三种方式你会作如何选择?显然是第三种。第一种,一般人都不会或无法采用此种方 案。对于第二种,时间是我们每个人最不容易掌握的,谁又能知道风险和明天那个会先降临呢,所以,也未必能达到我们的目 的。第三种方式,就是保险的方式,保险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方式,有效地转移了财 务风险,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生需要规划,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规划一辈子穷。
万一不幸长了重疾,资金的来源无非以下几种方式:
1.依赖自己的储蓄。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连本带利给医院打工你愿意吗 2.依赖家人和朋友,你愿意连累家人吗?如果家人和朋友也没有足额的现金,又会是怎样的处境?俗语说:救急不救穷。你能
比如需要30万的医疗基金以下三种方式你会作如何选择:
方式一:一次性存入30万定期,雷打不动,作为疾病基金 方式二:2每年存1.5万,连续存20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间断,也能够存 够30万 方式三:每年只需存1.2万,存20年,从第一年起马上拥有至少30万的保障。 如果存款期间发生风险,剩余的年份就不用存了,依然可以拿到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