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考研导论重点整理及护理学基础

护理考研导论重点整理及护理学基础

护理学导论(导论部分涉及分值虽然不是很多,但是记忆起来比较难,导论的重点在于几个理论,重要的理论对应人名和对理论的理解。

所以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在看书的同时配合做题,只有做了题目你才能真正理解这个知识点,也知道导论究竟是怎么去考的。

然后可以把题目里的知识点整理到书上相应地方或者记在笔记本上,多加翻阅。

不然,这部分题比较硬性记忆,很容易选错失分。

) 题目的话,我一般都是做的各个学校的真题一1南丁格尔对护理发展的贡献:①为护理向正规的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基础;②著书立说,阐述其基本护理思想“医院札记”及“护理札记”;③致力于创办护士学校,使护理教育逐步走上正规化;④创立了一整套护理制度;⑤其他方面2、现代护理的发展历程:①建立完善的护理教育体制,包括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②护理向专业化发展,对护理理论的研究及探讨、对护理科研的重视及投入各种护理专业团体的形成;③护理管理体制的建立,相继应用南丁格尔的护理管理模式,;④临床护理分科3、护理的概念的历史演变:①以疾病为中心阶段:特点:护理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

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把护理操作技能作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

形成了一套较规范的疾病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②以病人为中心阶段:特点: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

护理不在是单纯被动的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而是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身、心、社会等全方位的连续的系统的整体护理;③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阶段:特点: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

护理的任务已扩展到从健康到疾病,从个体到群体的护理。

护理场所从医院扩展到社会和家庭,到所有有人的地方。

4.专业护士的角色:护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者及协调者、促进健康者、教育者和咨询者、代言人及保护者、研究者和著作者、权威者二1、WHO提出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2、亚健康与亚临床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但是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

亚临床虽然没有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但存在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检测证据,本质上是疾病。

亚临床虽然没有3、影响健康的因素:①生物因素(生物性致病因素、遗传因素)、②心理因素、③环境因素(物理环境、社会环境)④行为与生活发生⑤卫生保健服务体系4、促进健康的行为:日常健康行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充足睡眠)保健行为(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避免有害环境行为(远离污染源,做好职业防护,积极应对生活紧张事件)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戒烟限酒)预警行为(驾车系安全带,车祸后的自救和他就行为)求医行为、遵医行为6、病人角色:当一个人患病时,不管是否从医生那里得到证实,这个人就获得了病人的角色,其原有的角色便部分或全部被病人角色所代替,以病人的行为来表现自己。

病人角色的特点:(1)脱离或减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角色及义务(2)病人对于其陷入疾病状态没有责任,有权利接受帮助(3)病人有恢复健康的义务(4)病人有配合医疗和护理的义务。

8、护士在帮助病人角色适应的作用:常规指导、随时指导、情感指导。

9、患病后的行为反应:不采取求医行动或延迟求医、采取求医行为以寻求亲友或医务人员的帮助、踌躇徘徊、采取对抗行为三1、需要是有机体、个体和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基本需要: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的最基本的需求。

(中国医科大学复试题)基础需要层次对护理实践的意义:①系统地收集资料,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②领悟和理解病人的行为和情感③预测病人即将出现或未表达出的需要④识别病人需要的轻、重、缓、急,确定护理计划的优先次序2、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提出的层次基本需要的关系:(选择题能选出来)必须首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考虑较高层次的需要;各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间不同;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是较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各层次需要重叠出现;各需要之间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越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的方式和程度差异越大;基本需要满足的程度与健康密切相关。

四1、成长是指人生理方面的改变,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表现为机体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即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

2、成长与发展的规律:一)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每个人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生长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二)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或由头至尾、由近至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三)连续性和阶段性: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

心理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四)不平衡性:在人的体格生长方面,各器官系统的发育是快慢不同,各有先后的。

心理社会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性。

五)个体差异性:在一定范围内因受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体格生长、心理社会方面的发展随年龄越大个体差异性越大。

六)敏感时期性(关键期):指人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对环境刺激最敏感,且被认为是发展某些技能和能力的最佳时期。

3、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各期:婴儿期:危机是信任对不信任,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父母)建立起信任感;形成有希望的品质幼儿期:危机是自主对羞愧或疑虑,任务是适时的学到最低限度的自我照顾及自我控制的能力,获得自主感;学龄前期:主动对内疚,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性,克服内疚感学龄期:勤奋对自卑,形成有能力的品质青春期:自我认同对角色紊乱,形成忠诚的品质青年期:亲密对孤独,主要任务是发展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建立友谊、爱情和婚姻关系中年期:繁殖对停滞,主要任务是养育下一代,获得成就感老年期:自我完善对悲观失望,主要任务是建立完善感。

此图为重点五1、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此定义将压力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刺激、认知评价及反应三个环节。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常见的压力源有以下几个方面:躯体性因素、社会性因素、文化性因素、心理性因素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称为压力反应。

压力反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分为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包括认知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两大类。

适应反应的过程: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适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技术四个层面。

护士工作的压力源:不良的工作环境、紧急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高风险的工作性质.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医院的主管领导、护理管理者、护士自身非重点,但是要了解评判性思维的概念和人名1、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

从护理的角度来看,评判性思维是对临床复杂护理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

评判性思维的层次:基础层次、复杂层次、尽职层次。

评判性思维的标准:智力标准、专业标准。

2、临床护理决策的模式:服务对象决策模式、护士决策模式、共同决策模式临床护理决策的步骤:明确问题、陈述目标、选择方案(寻找备择方案、评估备择方案、作出选择)、实施方案、评价和反馈。

3、循证护理(EBN)又称实证护理或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应用。

1、护理程序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工作方法,目的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程序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性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2、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开放系统:是指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按资料的来源划分:主观资料:患者的主观感觉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以及借助医疗仪器检查所获得的资料。

按资料的时间划分:既往资料、现时资料。

3、护理评估是指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

评估的内容:一般资料、生活状态、自理程度、健康检查、心理社会状况;方法:观察、交谈、护理体格检查、阅读步骤:收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4、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

组成:名称、定义、依据、相关因素。

护理诊断名称的判断通常有(类型):现存的,有危险的,可能的,良好健康状态的,综合征护理诊断的陈述结构:现存的P------问题,即护理诊断名称S-------症状和体征E------病因,即相关因素或危险因素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P):肥胖(S),与摄人量过多有关(E)这里的题很活,问你PES分别表示哪一个,给出一个病人病历二部分陈述(PE):危险的、现存的、可能的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大量利尿有关一部分陈述(P):健康的、综合征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为满足的问题首先解决;②排序时应考虑护理对象的需要:即服务对象认为最为迫切的问题,如果与治疗、护理原则无冲突,可考虑优先解决;③关于潜在的问题:一般认为仙厝问题优先解决,但有时潜在的和需协同处理的问题并非不是优先问题,有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护士应根据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潜在的问题全面评估。

7、制定护理措施的注意事项:护理措施应针对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应切实可行、因人而异;护理措施应保证病人的安全;护理措施不应与其他医务人员的措施相矛盾,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制定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应具体、有指导性;护理措施应基于科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8、临床护理记录的方式很多,在此主要讨论常用的三种方法:以问题为中心的记录(POR);要点记录表格;以及问题、干预、评价系统记录表格。

1、文化休克:又称为文化震惊或文化震撼,是指当一个人从熟悉而固定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时,常常会产生由于态度、信仰差异而出现的危机与陌生感,这种现象被称为文化休克2、跨文化护理: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来影响服务对象的心理,使其能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利于疾病康复。

莱宁格的“日出模式”包含以下4个层次:世界观和文化和社会结构层、文化关怀与健康层、健康系统层、护理照顾决策和行为层八、1、护理理念:是引导护士认识和判断护理专业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和信念。

发展过程:禁欲主义阶段、浪漫主义阶段、实用主义阶段、人本存在主义阶段基本要素:人、环境或社会、健康、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