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付职工薪酬论文

应付职工薪酬论文

在会计工作中职工薪酬的核算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职工薪酬的核算是会计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职工薪酬的核算也是相当繁琐的,因为它即关系到企业的财务核算,也是从业人员应得的工作报酬。

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世界各国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及其他相关支出。

包括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

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这种从人工成本的理念出发所建立的广义的职工薪酬内涵。

能与职工提供服务所产生的经济匹配,并提高会计核算中产品成本信息在国际上的可比性。

职工薪酬由企业根据职工的劳动成果及相关规定定期结算并支付,实务中职工薪酬的结算在前、实际支付在后,两者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应付未付的职工薪酬,构成企业的一项流动负债。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
职工工资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职工薪酬中的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如生产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以及其他的经常性奖金等,不包括根据规定颁发的创造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合理化建议以及技术改进奖等。

津贴则是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如高空或井下作业津贴、保健津贴、技术性津贴、工龄津贴等,此外,国家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变动影响而向职工支付物价补贴,如副食品价格补贴、粮价补贴等。

上述内容由国家统计局在工资总额中具体规定。

此外,企业按规定支付给职工的加班加点工资以及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企业在职工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特殊情况下,按照计时工资或计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也属于职工薪酬范畴。

(二)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主要是尚未实行分离办社会职能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企业,内设医务室、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等集体福利机构人员的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赴外地就医路费、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照国家规定开支的其他职工福利支出。

职工福利费具有专门用途。

作为薪酬内容,职工福利费应按规定渠道列支、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各项提取的金额必须由企业统一管理,专款专用,不能以薪酬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

(三)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标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作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

养老保险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补充养老保险费和商业养老保险费。

企业根据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基本养老保险费;根据《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向有关单位(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为补充养老保险费;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为商业养老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起伏不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经费
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活,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与业务素质,开展工会活动、职工教育及技能培训等,需要发生相关支出。

多年来,企业均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工会经费与职工教育经费,并作为费用列支。

(六)非货币性福利
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其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如提供给高级管理人员使用的住房等;为职工免费提供诸如医疗保健的服务,或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一定补贴的商品或劳务等,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职工出售住房等。

(七)解除劳动关系补偿
解除劳动关系补偿是指企业由于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实施重组、改组计划或职工不能胜任等原因,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提出的补偿建议的计划中给予职工的经济补偿。

又称“辞退福利”。

(八)股份支付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

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或其他权益工具作为对价进行结算的交易;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服务承担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交付现金或其他资产义务的交易。

二、职工薪酬的计量
各项薪酬内容的金额如何确定,涉及职工薪酬的计量。

货币性、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计量。

(一)货币性职工薪酬
货币性薪酬的计量,包括具有明确计提标准和没有明确计提标准两种情况。

1.具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是国家或企业规定了计提基数和计提比例,企业可据此计算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的职工薪酬项目,具体包括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其中,各种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分别按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

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提取比例可提高到
2.5%。

2.没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
国家或企业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数和计提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应付金额。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实际发生金额与预计金额的差异,综合考虑特价变动、具体实施的职工薪酬计划等因素,对下一会计期间预计金额进行调整。

(二)非货币性职工薪酬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非货币性薪酬,应分不同情况进行计量。

1.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作为福利发给职工
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视同销售计算的相关税费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剩的处理与正常商品。

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

2.将拥有的资产或租赁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汽车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按这些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计量当期的应付薪酬金额,租赁资产提供给职工的,每期资产的租赁费即为当期该非货币性薪酬的金额。

三、辞退福利
(一)辞退福利的含义
辞退福利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无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二是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此时职工有权利选择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可见,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是减退补偿的前提,从而与职工正常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相区别。

职工正常退休是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已经到期,或职工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企业所支付的养老金是对职工在职时提供的服务而非退休本身的补偿,故养老金应按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辞退福利则在企业辞退职工时进行确认,且通常采用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

(二)辞退福利的确认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预计负债:
(1)企业已经制订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提出自愿裁减建议,并即将实施。

该计划或建议应当包括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职工所在部门、职位及数量;根据有关规定按工作类别或职位确定的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补偿金额;拟解除劳动关系或裁减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