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_3普通话语音(声调与语流音变)轻读,儿化音

4_3普通话语音(声调与语流音变)轻读,儿化音


上阴: 北京
上阳: 语言
上上: 古典
上去: 访问
掌声 朗读 北海 写作
广播 起航 广场 讲课
指标 指南 领导 简讯
去阴: 象征
去阳: 电台
去上: 剧本
去去: 祝愿
贵宾 要闻 外语 配乐
卫星 调查 历史 再见
下乡 自然 耐久 日月
四字词声调发音训练
风云雨露 山河美丽 天然宝藏 资源满地 新闻简报 中流砥柱 工农子弟 千锤百炼
两个上声相连,
前一个上声(214)的调值变为35 (或24)
例: 懒散 手指 展览 小组 领导
母语 减少
海岛 厂长
旅馆 美好
三个上声相连,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也不带什么语 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开头、当中的上 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根据词语的意义自然分节后再作变调处理
词语结构为“双单格”,开头、当中的 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
练习时,注意四声要正确,出字要有力, 咬住字头,拉开字腹,收住字尾,声音连贯, 气息控制自如 —— 阴平平稳、气势平均不紧张;
阳平用气弱起逐渐强; 上声降时气稳扬时强; 去声强起到弱气通畅。
要点提示:
阴平声一开始是5度,然后维持不变,保持一条横 线。如果是两个阴平声连在一起,念时稍把前一个降 一点,后边的不变,保持5度。
今天好热啊!
快点喝啊!
你可要拿定主意啊! 今天是星期一啊!
我来买些鱼啊!
快回去啊!
赶紧向他道谢啊!
好大的雪啊!
真是百折不回啊!
好奇怪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u ao iao, 读作[wa])
你在哪里住啊? 他人挺好啊! 口气可真不小啊!
谁在打鼓啊! 你还想要啊!
前面音节末尾音素是n,读作[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 多好的人啊! 你猜得真准啊! 这件事可真不简单啊! 你要小心啊!
在播音中正确使用可使语气自然、大 方,声音色彩丰富。
应按语境规律进行变音:
前字的韵母或韵尾 “啊”的发音


aoeêiü u ao ou -n -ng -i(前) -i(后)er
ya

wa

na
哪nΒιβλιοθήκη a啊za啊
ra

前面音节末尾词素是a o e i üê ,读[ya]
快去找他啊!
多美的花啊!
你快说啊!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满 永远友好 管理很好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声调练习:
蹬着凳子钉(dìng)钉子,钉子钉凳子。 大猫毛短,小猫毛长, 大猫毛比小猫毛短, 小猫毛比大猫毛长。
学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 部位方法要找准,开齐和撮属口型。 双唇班报必百波,舌面积结教坚精。 翘舌主争真知照,平舌资则早在增。 擦音发翻飞分复,送气查柴产彻称。 合口呼午枯胡古,开口高坡歌安争。 撮口虚学寻徐剧,齐齿衣优摇业英。 前鼻恩因烟弯稳,后鼻昂迎中拥生。 咬紧字头归字尾,阴阳上去记变声。 循序渐进坚持练,不难达到纯和清。
因为 玻璃 葡萄 母亲 父亲 读作“重·次轻”轻重格式的词读为“中·重” 轻重格式:
工人 手艺 老鼠 娇气 女士 男子
轻声词语同非轻声词语比较:
包涵-包含 地方-地方 大意-大意 东西-东西
报酬-报仇 比试-笔试 是非-是非 地道-地道
轻声的实际读音:
轻声在阴平、阳平后面读中调(3度) 真的 熟了 窗户 生日 先生 村子 他们 馒头 床上 粮食 脾气 云彩 朋友 轻声在上声后面读半高调(4度) 你们 懂得 椅子 斧头 考究 恍惚 首饰 起来 点心 本事 口袋 稳当 买卖 洒脱 轻声在去声后面读低调(1度) 地上 错的 坐着 记住 应酬 力量 费用 那么 相声 态度 故事 太阳 告诉 任务
(五)轻声
在词语或句子里,有些音节因受前面 音节的影响,往往失去原有的声调变为一 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如:“棉花、点心”, 这些词的第二个音节,在普通话里念轻声。
轻声在不同音节中,音高反映也不一 样。一般要视前面一个音节声调来定。
工具书、教科书(如《现代汉语词典》 1996年7月版)和大纲
—— 均注音为轻声,应读作轻声;
轻声的运用规律:
语气词 “吗、呢、吧、啊”轻读
是吗 他呢 看啊 走吧 唱吧,跳吧, 干什么呢?一起玩儿啊!
助词“着、了、过、的、地、得、们”轻读:
我的、慢慢地、好得很、拿着、来了、我们 朋友们、勇敢地 男女老少喊着叫着,狂跑着,拥挤着,争吵 着,砸门的砸门,喊叫的喊叫。
名词后缀“子、头”轻读:
桌子、椅子、木头、石头 这头牛个儿大,膘肥,四条腿像木头柱子似 的。
谈不谈 好不好 来不来 起不来 了不起
买不买 红不红
拿不动
去不去 大不大
打不开
练习:
初一 一半 一定 一般 一起
一生 一路 一天 一体 一行
一部分 一大早
一连串
一模一样 一朝一夕 一丝不苟
一毛不拔 大吃一惊 一笔一画
不好、不顾、不够、不屈、不能、 不及、不想、不日、不拘、不适、 笑不笑 说不说 动不动 不平等 干不了 不太好 不喜欢 不卖钱 不卑不亢 不折不扣 不可一世 不慌不忙 爱不释手 不以为然
普通话
声调与语流音变
普通话声调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 ——它主要由音高决定
表现出音节的高低抑扬变化。
普通话语音把音高分成 “低、半低、中、半高、高”五度。
描写声调高低——五度标记法
5
5
调类 调 值 标记
阴平 高平调
55
4
4
阳平 中升调 上声 低降升调
35
3
214
3
去声 高(全)降调 51
2
2
1
阴平: 方 编 阳平: 然 人 上声: 美 秒 去声: 辣 热
端亏 棉连 碾脸 卖浪
阴阴: 播音
阴阳: 新闻
阴上: 听讲
阴去: 播送
班车 发言 歌舞 音乐
发声 中国 方法 欢乐
端庄 征程 批准 庄重
阳阴: 国歌
阳阳: 儿童
阳上: 黄海
阳去: 豪迈
联欢 人民 泉水 辽阔
南方 吉祥 民主 球赛
革新 直达 明显 模范
单音节形容词后面的重叠部分可变阴平, 也可不变。 (ABB) 慢腾腾、软绵绵、香喷喷、热腾腾 白茫茫、绿油油、毛茸茸、沉甸甸、孤零零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AABB ),第一 音节重叠部分轻读,后一音节及其重叠 部分变成阴平,也可不变。
干干净净、老老实实、鼓鼓囊囊、 欢欢喜喜、慢慢腾腾、热热闹闹、 痛痛快快、清清楚楚、 马马虎虎(口语中习惯变调)
清晨起来跑一跑,跳一跳,伸伸胳膊 扭扭腰。跳不动,跳不了,你就站那儿 瞧一瞧。明天你就试一试,早晨空气好 不好。
(三)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AA),重叠部分可变 阴平,也可不变,如果带儿韵尾(AA-儿)一 定要改阴平。 白白的、饱饱的、红红的、长长的 好好儿的 慢慢儿的 满满儿的
——均未注音为轻声,实际上又不读轻 声的,不应读作轻声。
视为错误的情况: 工具书、教科书(如《现代汉语词典》
1996年7月版)和大纲 均注音为轻声而未读作轻声的 均未注音为轻声,实际上又不读轻声的,
读作轻声。
轻声音节等同于或长于前一个音节 ——错误。
轻声不视为错误或缺陷的情况:
工具书、教科书、大纲里注音不一致的;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的字”。注音时,后一个音节标声调符号,并 在前面加圆点的:
练习:
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啊! 嗬,好大的雪啊! 然而,火光啊…… 家乡的桥啊,我梦中的桥! 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 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 这才这般鲜润啊。
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 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啊。 狗该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是啊!…… 应该奖励你啊! 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这都是千斤难买的幸福啊。
“不”的读音:
“不”在非去声前读去声: 不同意 不好 不多 不高
单念、句尾读原调: 不、我不
“不”的变调: 在去声音节前变为35(读阳平声)
例: 不必 不要
不变 不但
不便 不定
不测 不是
不错 不会
不为名 不为利 不怕苦
“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 和补语之间轻读,属“次轻音”
穿不穿 会不会 行不行 看不清 差不多
1
5 4 3 2
时间
短 次短 次长

图:普通话四声调值时长图 参见:徐世荣《普通话语音常识》语文出版社,1999
声调高低并不是要求人人都发得同样 高。要了解相对音高的意义,这就是在个 人有限的音域范围内做到音调高低升降的 有序变化,这样就会更好地去掌握声调和 利用声调去练习自己的声音,纠正自己的 字音,使自己发音更符合规范的要求。
(一)上声变调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 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上声原调的机会 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 末尾才可能读原调。
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 由“214” 变为半上声211。
例: 每天 百般 摆脱 保温 省心 火车 每年 祖国 旅行 导游 改革 朗读 每月 广大 讨论 挑战 土地 感谢 尾巴 斧子 奶奶 姐姐 老婆 耳朵 马虎 口袋 伙计 矮子
量词“个”轻读:
三个 随着一声招呼,十几个汉子应声而出。
方位词轻读:
墙上、河里、家里、天上、桌上、 地下、那边、底下
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
如: 一天,一年,一点; 一般,一群,一起; 一生,一时,一早;
当“一”作为序数表示第一时不变调: “一楼/第一楼” “一连/第一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