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一、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或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一状态为止。
2、对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
(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填“是”或“不是”)3、惯性:(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
(2)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 大。
问题1:如何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例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 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 .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 .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 .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练习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
练习2、(多选)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没有科学依据B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问题2: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它揭示了力和运动有什么关系?例2、(多选)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B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高一物理 第四章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图3图2m1 m2C.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状态,无实际意义D.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揭示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产生或维持练习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C.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练习4、(多选)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停在空中的直升机 B.减速驶入车站的汽车C.匀速直线下落的跳伞员 D.环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例3、如图2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随车一起匀速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它阻力,设车无限长,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不能确定是否相碰练习5、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
若车厢内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3所示(俯视图)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况是()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练习6、如果正在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忽然消失,那么物体将()A.悬浮在空中不动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作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问题3:什么是惯性?其大小如何量度?怎样正确理解惯性?例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C.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练习7、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练习8、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A.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C.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例5、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车厢内有一个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的空气给人一个向前的力,这力使他向前运动B.人跳起时,车厢对人一个向前的摩擦力,这力使人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下落后必定向后偏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在水平方向人和车水平速度始终相同练习9、关于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在地上的电风扇为了安全,将底座的质量做得较大B.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C.战斗机在参加战斗前抛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少质量,提高灵活性D.汽车安全气囊的设置与物体的惯性有直接关系练习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所以它的惯性也随位置而变化C.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D.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例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物体的位移方向一定与所受合力方向一致练习11、(多选)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D.一切物体,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都有惯性练习12、(多选)以下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质量相同,行驶速度较大的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较大的物体惯性大B.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两节车厢速度相同,其中质量较大的车厢不容易停下来,说明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C.推动原来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车厢,比推另一节相同的、正在滑行的车厢需的力大,说明静止的物体惯性大D.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无关(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这就是牛顿在前人的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三定律。
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总结为“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同,同,同时(2)三异:方向,作用对象,作用效果(3)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物体的无关,与是否存在其它力无关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运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且合力为零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二力的性质可以不同问题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哪些特点?例7、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然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应该能互相抵消练习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必定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凡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才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究竟哪一个力是作用力、哪一个力是反作用力是任意的练习14、(多选)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因而合力为零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地球对重物的作用力大于重物对地球的反作用力例8、(多选)如图4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以下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图4 图5图6 A .P 对Q 的压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B .P 所受重力和P 对Q 的压力 C .Q 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Q 的支持力 D .P 所受重力和Q 对P 的支持力 练习15、(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败方拉对方的力 B .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 .太阳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 .用铁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练习16、(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走路时地对脚的推力大于人对地的蹬力,所以人才能向前进 B .只有人站着不动时人对地的压力才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 C .人站着在地面上时人对地的压力总是与地对人的弹力等大 D .以卵击石时,石头对卵的压力与卵对石头的弹力等大 问题6:怎样正确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 例9、物体静止于一斜面上如图5所示.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 .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练习17、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练习18、如图6,不计悬绳的重量,把B 、C 两个物体悬吊在天花板A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