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与建设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 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 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 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和平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中 国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第一次国内战争(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1924——1927年)第来自次国内战争(国共十年内战或对峙)
(1927——1937年)
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1937——1945年 第三次国内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1946——1949年
知识梳理 新 民 主 结束标志: 1949年新中国成立 领导阶级 旧:资产阶级 主 新:无产阶级 义 新、旧民主主 指导思想 革 义革命 旧:三民主义 命 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海峡两岸关系以及国共两党关系
时 间 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大革命时期 (1924—1927) 第二次国共合作: 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 任 务 反____ 反_____ 成果与结果 两大成果: 结果: 成果:
1.初步合作形成标志: 2.正式合作形成标志: 3.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结果:
第三次国内战争(人民解放战争)
• 时间:1946——1949年
年6月 国民党军队 开始标志: 1946 进攻中原解放区
• 重大历史事件
转战陕北
挺近大别山 三大战役 渡江战役 (战略大决战) 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 取得胜利的 原因
1.民心
2.解放军将士表现
3.国民党政权
中外知识连接
一、近现代中日关系 1.请你列举出在近代历史上日本发动、参与的对中国的侵 略 1894——1895年单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最终结果: 因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国民大 革命失败
1927年7月,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第二次国内战争 (国共十年内战 )
时间:1927——1937年
1927年8月1日 “军旗升起的地方”—— 南昌起义 (打响了 )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主要事件 2016年中考可 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际探索出 能会考查红军 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 长征的路线、 井冈山会师(第一支红军队伍) 胜利标志; 南、秋、井的共同意义:
林彪 彭德怀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中共领导的
敌后战场
1938年3月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战场)
特点: 1.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国共第二次合作,领导全民族抗战,形成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 3.全世界正义力量的联合反侵略战争
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国际意义(或世界地位))
(3)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 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 什么启示?
的区别: 开始标志: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
奋斗目标
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第一次国内战争(1924——1927年)
• (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 主要表现
主要成果体现在: 1924年5月,创办广州黄埔军校 1926——1927年进行北伐战争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
1900年秋伙同他国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世纪初参加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侵犯中国主权 20世纪30年代又单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2.世界背景下看中日战争
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西方大国的政策 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及作用 二战的最终结果
3.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发展?
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们要用具体史实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的言论和行为;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遏制反华势力; 我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西安事变的 红军长征:(行军路线、重大事件、重要 结果及历史 会议、结束标志、历史意义、长征精神) 意义(国共两 西安事变:
党关系发展历 程)
背景、爱国将领、主要目的、中共表现、结果、 历史意义)
民族解放战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主要 阶段 著名 战役
1931——1937年 九一八事变后 开始局部抗战 1937——1945年 七七事变后 开始全民族抗战
感想: 1.国共双方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中共从民族利益出发,两次合作都是中共首先提出、促 进合作的,取得了较大成果,两次合作最后破裂都是由国 民党挑起。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 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 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 (1)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 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