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音乐》教学大纲 (1)《舞蹈基础》教学大纲 (4)《服装表演》教学大纲 (7)《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10)《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12)《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14)《现代推销理论与技巧》教学大纲 (17)《服装表演编导》教学大纲 (20)《广告影视表演》教学大纲 (22)《秘书学》教学大纲 (24)《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26)《营销实务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29)《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32)《秘书实务》教学大纲 (34)《乐器钢琴》教学大纲 (36)《服饰搭配艺术》教学大纲 (38)《摄影艺术》教学大纲 (41)《文学欣赏》教学大纲 (43)《客户关系管理》教学大纲 (45)《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48)《发型》教学大纲 (51)《形象礼仪》教学大纲 (54)《实用美容技术》教学大纲 (56)《化妆》教学大纲 (58)《服装表演实践》教学大纲 (60)《现代营销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62)《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 (64)《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乐》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音乐》课程代码:30603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0学时3.0学分(其中讲课30 学时,实践20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音乐课程是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艺术思维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力图对音乐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基本要求:1、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并在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2、通过指挥教学使学生学会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3、音乐欣赏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聆听、歌唱等活动中,发展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培养节奏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的赏析,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的掌握。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歌唱指挥1、歌唱2、指挥第二章音乐艺术与审美鉴赏第三章音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1、声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2、器乐作品的体裁与表现形式第四章通俗音乐第五章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第六章中外音乐史与名曲赏析1、中国音乐史与名曲赏析2、西方音乐史与名曲赏析第七章音乐与其他艺术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验教学的要求1、本课程安排20学时的实验教学。
2、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基本技能(歌唱指挥、音乐审美)的重要环节。
3、根据学生的实际日常考核和面试进行评分。
(二)实验安排四、考核办法1、课程考试方式:第一学期考查,第二学期考试。
2、课程考核办法采用期末考核--音乐知识,闭卷笔试与平时作业考核--歌曲演唱,面试两种形式结合。
歌曲演唱占总成绩40%。
音乐知识笔试总成绩60%。
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制定:俞晓康审稿:董肖宇审定: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舞蹈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舞蹈基础》课程代码:30602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08学时,6.5学分(讲课12、实践96)先修课程: 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一门通过人体的动作来塑造艺术形象,利用人体这一“工具”来使自己的身体能够运用自如的传情达意。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的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韧带与动作组合本课程的难点:提高学生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用舞蹈形体动作来表达人体的内心感觉。
(二)课程内容1、基础训练(1)基本动作(2)示例练习(3)地面练习(4)小跳练习(5)柔韧性练习(6)扶把练习2、古典舞元素训练部分(1)基本手位(2)头眼练习(3)基本脚位(4)横拧练习(5)含腆组合。
3、云南花灯(1)云南花灯简介(2)基本动作介绍(3)小崴组合(4)反崴组合(5)剧目(6)剧目4、胶州秧歌(1)胶州秧歌简介(2)基本动作介绍(3)推扇组合(4)小嫚组合(5)剧目排练5、东北秧歌(1)东北秧歌简介(2)基本动作介绍(3)手巾花踢步组合(4)走场组合(5)顿步组合(6)剧目排练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践教学的要求。
1、实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术技能的重要环节。
该课程开课后,任课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内容、考核的方法、安全等问题。
2、在教学中应抓重点克服难点,重视基本姿态训练基础训练。
3、在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简到难。
4、重视教师自身表现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应重视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引导学生的自我表现力。
(二)、实验安排四、考核办法考试方法:1、以实践方式。
2、由教师选择学期内容的一到二项命题,并制定评分标准。
教师根据学生技能完成情况和试卷评分标准进行对比评分,占的比例是70%。
3、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和平时检查占30%。
五、学时分配表六、推荐材料及参考书目制定:杨卉审稿:董肖宇审定: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指导委员会《服装表演》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服装表演》课程代码:30600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学时:10学分,156学时(理论:58学时,实践:78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教学性质、任务和要求服装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是服装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服装表演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服装表演的不同风格的步伐、造型、表情、转体及组合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服装表演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培养学生的舞台概念及基本的舞台感觉,为今后的表演实习以及服装表演的组织和编导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时装表演的发展历史, 以及中国时装表演的发生与发展。
2、掌握走台的基本技能,并且可以区分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风格。
3、掌握各种转体的基本要领及不同转体的组合运用。
4、要求学生在训练中找到自然挺拔向上的形体感觉,在静态的造型中做到“形”、“神”的统一与和谐,在多人的组合的造型中要求考虑到整体的和谐。
5、可以熟练运用不同的服饰配件,从而更好的表现服装。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1、服装表演步伐、造型、转身、表情基本表演技能的方法和技巧;2、不同服装风格、音乐风格的表演方法和技巧。
本课程的难点:1、表演中的神形兼备,动作、眼神、内心情感和谐一致、流畅自然;2、不同服装风格表演的把握、表现能力;3、镜头感、瞬间的爆发力及应变能力。
(二)课程内容:1、理论知识:时装表演的起源与概述,中国的时装表演的发生与发展。
时装表演的种类和特点;时装模特儿的分类及形貌条件2、辅助练习:靠墙直立站立练习,小八字站立练习,原型站立练习;胯部律动练习,吸腿迈步,画圈迈步,胯部练习。
3、转体训练:180度转体练习、360度转体练习、540度转体练习,270度转体组合4、造型训练:造型的基本脚位,基本脚位的变化;形体线条的练习(曲线型、垂线型、折线型的训练);多人的集体组合造型;“意念”的练习。
5、走台训练:一字步练习;原地的造型变换、步伐和转体的组合练习,多人的组合练习。
6、风格训练:不同音乐、不同服装风格的表现能力;掌握几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表演方式,并能加以综合运用。
7、服饰配件的表现及运用三、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一)实践教学的要求1、本课程应该安排78个学时的实践教学时间,进行走台、造型及基本功的练习。
2、时践教学环节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基本功,学习走台步伐、造型、转身、音乐的表达与表现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分(二)实践安排四、考核办法1、课程考试方式:考试2、考试方式: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
3、考核方法:平时30%,考试70%五、学时分配表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制定:张丽丽审稿:董肖宇审定: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服饰赏析》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服饰赏析》课程代码:20501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1.5学分,24学时(理论24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服饰赏析是一门以鉴赏为主的专业必修课,侧重介绍服饰风格、著名服装品牌欣赏等方面内容。
通过图片的鉴赏、分析,介绍服装的主要形式与风格特征,使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对服饰特征、风格、品牌的鉴别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重点是服装风格分析及品牌服饰鉴赏。
教学难点:风格形式的表达及品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服饰概述第二章服装审美评判原则第一节审美原则分析第二节秦汉服饰欣赏第三节唐宋服饰欣赏第四节明清服饰欣赏第三章服装风格欣赏第一节古典风格第二节浪漫风格第三节简约风格第四节华丽风格第五节民族风格第六节前卫风格第四章世界顶级品牌服饰赏析第一节法国顶级品牌第二节意大利顶级品牌第三节美国顶级品牌第四节日本顶级品牌第五章考试要求与分析三.考核办法本课程根据平时考试、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四.学时分配表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二)推荐参考书制定:李小凤审稿者:董肖宇审定者:服装表演专业指导委员会《公共关系》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公共关系》课程代码:41201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56学时3.5学分(其中讲课56学时)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公共关系学》课程是服服装表业与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的公共关系知识,努力适应和利用社会环境,为今后从事相关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概念、范畴及其本质;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掌握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概念、特点、功能以及类型;了解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学会初步的公共关系实务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公关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一)课程重点与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公共关系的主体、公共关系的对象本课程的难点:公共关系的手段与实务(二)课程内容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及特征l、公共关系的概念2、公共关系的特征3、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二章公共关系的起源与发展1、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概况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3、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