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报告
题目50m3液氨储罐设计及温控系统设计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冯小康
职称教授
班级过控1102班
学号226
学生姓名刘洪
2015年4月23日
1.本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液氨主要用于生产硝酸、尿素和其他化学肥料,还可用作医药和农药的原料。
在国防工业中,用于制造火箭、导弹的推进剂。
可用作有机化工产品的氨化原料,还可用作冷冻剂。
NH3分子中的孤电子对倾向于和别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生成各种形式的氨合物。
如[Ag(NH3)2]+、[Cu(NH3)4]2+、BF3·NH3等都是以NH3为配位的配合物。
液氨是一个很好的溶剂,由于分子的极性和存在氢键,液氨在许多物理性质方面同水非常相似。
一些活泼的金属可以从水中置换氢和生成氢氧化物,在液氨中就不那么容易置换氢。
但液氨能够溶解金属生成一种蓝色溶液。
这种金属液氨溶液能够导电,并缓慢分解放出氢气,有强还原性。
例如钠的液氨溶液:金属液氨溶液显蓝色,能导电并有强还原性的原因是因为在溶液中生成“氨合电子”的缘故。
例如金属钠溶解在液氨中时失去它的价电子生成正电
子:
液氨加热至800~850℃,在镍基催化剂作用下,将氨进行分解,可以得到含75%H2、25%N2的氢氮混合气体。
用此法制得的气体是一种良好的保护气体,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冶金工业,以及需要保护气氛的其他工业和科学研究中。
2. 本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液氨储存是液氨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但对液氨接收站或调峰型液化工厂来说占有很高的投资比例,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型常压液氨储罐设计和制造。
阿尔及利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液氨输出国和英国、法国、日本等输入国都建有大量大型常压液氨储罐。
目前液氨在亚洲应用量最大, 占全球78%, 其中日本应用量占全球62%。
储罐形式取决于容量大小、投资费用、安全因素及当地的建造条件等。
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能力和技术建造大中型常压储罐。
2.2 国内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液氨市场发展迅速,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液氨产业向高技术含量产品发展,国内企业新增投资项目逐渐增多,投资者对液氨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这使得液氨市场推广策略与营销渠道开发的研究需求增大,系统的市场调研成为企业了解液氨市场的必要手段。
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储罐检验中经常发现的危险性缺陷包括:焊接造成的热裂纹、冷裂纹还有延迟裂纹;热处理措施不当造成的再热裂纹;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原始埋藏面型缺陷(包括埋藏裂纹、未焊透以及未熔合);介质作用形成的应力腐蚀裂纹(包括含湿硫化氢介质的、氨介质的和氯离子作用下的应力腐蚀裂纹);氢鼓包等。
4. 本设计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设计首先从研究液氨的特有性质入手,对液氨进行结构设计、强度校核以及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卧式储罐主要由壳体、管法兰接头、人孔接管、安全阀等组成。
在结构设计,强度校核过程中,关键是合理选取储罐的设计压力、充装量的确定、考虑H2S应力腐蚀、管法兰的设计、安全阀截面积计算。
在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由于整个液氨卧式储罐盛装的是易燃、易爆介质, 对于安全放火要求很高, 因此, 使盛装液氨的容器温度压力不致升得过高, 是防止事故产生的最关键的因素.此设计正是通过由这些部件失效可能引起的突发事件等多角度考虑,预防系统发生故障、失效,提高储罐的安全性、可靠性来进行设计的。
5. 文献综述
氨气是我国危化品事故发生率较多的危化品之一,氨又称液氨,它是有毒可燃气体,氨的用途较为广泛,可制作铵盐、硝酸铵和尿素,还可用做冷藏库的制冷剂等等,无色、有刺激性恶臭气味,液态呈强碱性,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可引起燃烧爆炸。
氨气具强腐蚀性,对接触的皮肤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氨气中毒后喉咙、口腔感觉明显刺激,氨气吸入人体,容易通过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运氧功能。
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
空气中氨气浓度达500—700mg/m3时,可能出现“闪电式”死亡,吸入氨气过多,导致血液中氨浓度过高,将引起心脏停搏和呼吸停止,危及生命。
氨气发生泄漏时,由液相变为气相,液氨会迅速气化,体积迅速扩大,没有及时气化的液氨以液滴的形式雾化在蒸气中;在泄漏初期,由于液氨的部分蒸发,使得氨蒸气的云团密度高于空气密度,氨气随风飘移,易形成大面积染毒区和燃烧爆炸区。
氨有毒、有刺激性和恶臭味的气体,容易挥发,氨泄漏至大气中,扩散到一定的范围,
易造成急性中毒和灼伤,每立方米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30分钟内即可造成人员中毒;氨气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皮肤、感觉气管、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部位。
轻度中毒症状为:眼口有干辣感、流泪、流鼻涕、咳嗽、声音嘶哑、吞烟食物困难、头昏疼痛,检查时可见眼膜充血水肿,肺部可听到少数干罗音;重度中毒症状为:在高浓度氨气作用下,头、面部等外露部位皮肤或造成重二度化学灼伤,还可出现昏迷、精神错乱、痉挛,也可造成心肌炎或心力衰竭,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或呼吸停止呈触电式死亡。
氨既是有毒气体,又是一种可燃气体,氨的自燃点为651℃,燃烧值为2.37-2.51J/m3,临界温度为132.5℃,临界压力为11.4Mpa,氨在空气中的含量达11-14%时,遇明火即可燃烧,其火焰呈黄绿色,有油类存在时,更增加燃烧危险;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15.7%-27.4%时,遇火源就会引起爆炸,最易引燃浓度17%,产生最大爆炸压力0.58Mpa;液氨容器受热会膨胀,压力会升高,能使钢瓶或储罐爆炸。
氨都是通过加压或冷却,由气态变为液态储存在容器内的,由于液氨储存的方式不同、容器内的压力不同、发生泄漏的部位、裂口大小等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等措施时,技术要求高,处置难度大。
整个液氨卧式储罐盛装的是易燃、易爆介质, 对于安全放火要求很高, 因此, 使盛装液化石油气的容器温度压力不致升得过高, 是防止事故产生的最关键的因素。
夏季地表因太阳直射温度很高, 需要给储罐设置降温装置, 然而人工操作进行喷淋劳动强度大, 需要进行频繁的巡视,造成诸多不便, 基于此, 设计一种自动控制系统,当储罐内介质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进行喷淋操作以降温。
本设计中, 设计压力为2.16MPa, 设计温度为-20℃-50℃, 储液为易燃易爆液氨, 故设计储罐为3类压力容器. 对于整个控制过程中被控变量的选择是本控制系统的关键所在, 温度、压力、液位三者都可以作为被控变量. 考虑储罐的充装系
数为0. 85( 随温度不同而改变) , 故随着温度上升, 液体膨胀有足够的空间, 所以不考虑液体膨胀所产生的压力. 考虑到储罐内的工作压力因介质的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可对温度进行直接控制, 而对压力进行间接控制.同温度下, 液氨的饱和蒸汽压如表2所示
表2液氨10~ 50℃时饱和蒸汽(绝)
温度℃10 20 30 40 50
饱和蒸汽压
kPa
614.89 857.06 1166.50 1154.20 2032.50
可见随着温度上升, 储罐内压力随之上升. 故可对储罐温度进行直接控制, 而间接控制其压力.本次设计中设计温度为50℃, 故只要控制储罐温度最高不超过50℃, 储罐就可安全使用.考虑到一些现实的不确定因素, 如设备的老化或失灵, 本套控制系统采用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两套方案以确保安全.以储罐作为被控对象,本次设计采用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 将自动喷淋和自动报警分开. 当温度达到48℃时, 系统自动喷淋; 当温度达到50℃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 此时若自动喷淋装置失效, 则报警同时也将接通水泵, 进行喷淋, 从而保证对温度的有效控制..控制原理是: 由温度测量仪器检测储罐内温度, 如高于48℃则调节器发出动作, 启动水泵进行喷淋降温. 控制系统见图1
控制系统方框图1
6.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中国标准出版社;
[2] 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 ,《标准零部件》, 中国标准出版社;
[3] 马都编 ,《燃气压力容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86年3月;
[4] 《煤气设计手册》编写组编, 《煤气设计手册》(上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1983年8月;
[5] 郑津洋、陈志平编著,《特殊压力容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年12月;
[6]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主编 , 《过程设备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年6月;
[7] 全国化工设备设计技术中心站《化工管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6年;
[8] 董大勤袁凤隐编 , 《压力容器与化工设备使用手册》上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9]《化工设备标准手册(第三卷)》化工设备标准系列;
[10] 刘湘秋编《常用压力容器手册》
[11] 马连湘刘光启王文中编《化工设备算图手册》
[10]侯庆华.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油田地面工程,2006(第12期):
35
[11]周耀,邓龙伟.球罐人孔凸缘的强度设计计[J] 石油化工设计,2011(第二期):14~17
[12]裴勇强,成洁,蹇高,邵红梅.液化石油气储罐安全阀排放面积的计算[J] 油气田地
面工程,2007(第 8 期):54
[13]冯小康,谢袁飞.液化石油气储罐防爆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化工装备技术,2008(第一
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