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评课
篇一:第二单元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第二单元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
一、主要教学内容
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简单的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用分数除法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
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整数除法、分数乘法和方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
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
特别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
程中,探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三、主要编写特点
1、素材的选取贴近学生的生活。
本单元选取的素材简洁、明了,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布艺兴趣活动”为题材,展现了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做衣服”、“做书信袋和小裙子”、“做蝴蝶结” 、“做帽子”等一系列情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这些素材小巧、
直观,信息呈现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展开有效的探索活动。
2、内容编排分段推进,螺旋上升。
在分数除法中,不论哪种情况的计算方法都可以归结为乘除数的倒数。
如果开
始就举一个数除以分数的例子,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也较难理解,
所以教材仍分两部分教学。
先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在此基础上再教学一个数除
以分数。
接着安排了用方程法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
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
法时已经出现一些应用题,但是题里的数量关系都是与整数除法应用题相同,
学生容易在已学的基础上确定用除法计算。
这里学习的分数除法应用题主要是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它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
多少,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是一组具有同样数量关
系的应用题,只是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了变化。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用方程
解这种应用题,减缓教学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此类题的特点,教材只
安排出现了列方程解的方法。
3、计算与解决问题联系紧密。
探究计算方法是为了解决问题。
教材在解决计算方法的问题上,从实
际情境的问题入手,引出要探究学习的计算内容,借助实际问题来理解算理、
探明计算方法。
如信息窗1“给小猴做衣服”,在解决“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
多少米?”这一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重点研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这样,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4、借助直观手段,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推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材在探索分数除法
的计算方法时,提供了画图分析的策略。
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示帮助理解分数除
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四、信息窗解读及学与教建议
信息窗1——给小猴做衣服
本信息窗选取的是布艺兴趣小组给小猴子做背心和裤子的现实情境,呈现出3
条信息,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9/10米的布给小猴做衣服。
如果做背心,可
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
以做2条。
此情境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以此为载体,安排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学习。
教材中红点标示的问题“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通过解决这个实际
问题,学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一共展示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是通过直观图直观展示把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10米;二是借助
分数的意义,9/10是9个1/1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1/10即3/10;第
三是借助除法的意义,转化为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由“除”变为“乘”,即分数除以整数就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绿点标示的问题“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教材中没有任何提示,一
方面给学生留足自主探索的空间,另一方面,让学生能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的自我优化留有余地。
此问题中9/10÷2,分数的分子9
不能被除数2整除,让学生体会到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是
比较好的。
自主练习形式多样,有连线、判断、填表、解决实际问题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
练习,既巩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应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信息窗建议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为新授课,教学信息窗、合作探索及
自主练习中的1、2、4、5、8题;第二课时为练习课,主要处理自主练习中的
其它题目。
对第一课时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介绍布艺兴趣小组的活动,然后出示该情境图和提供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对“分数除以整数”
的学习。
2、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问题。
解决红点标示的问题时,由于数量关系比较简单,可以让学生选择信息,分析
并列出算式。
对于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自主探
索方法,此时,应注意把空间留给学生,不宜做过多的指导。
3、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整理,然后,全
班交流,让小组代表把小组同学的意见都展示出来。
教师要注意倾听,把学生
说的有价值的方法板书出来。
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
比如:①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个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个1/10米,
即3/10米,使学生看到在分数除以整数时,如果分数的分子能被除数整除时,可以直接去除。
②画线段图9/10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9份就是
9/10米,平均分成3份就是3/10米。
③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使学生初步看到,分数除以整数也就是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④学生把9/10米化成小数0.9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0.9÷3=0.3(米)。
通过多种方法,可以
使学生思路更加开阔,另外各种方法之间也加以互相验证,结果相同,说明思
路正确。
然后让学生思考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使学生具有算法的初步优化意识,在这里只是初步的优化,并不是强制引导学生优化到第三种方法上。
4、选择算法,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决教材中的绿点问题。
让学生列出算式,放手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解决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