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梯分类及特点11

电梯分类及特点11

地坎等组成。 ❖ 层门:又称厅门,设置在每个层站入口的门,由门、门
导轨、层门地坎、层门联动机构及自复门机构等组成。 ❖ 开门机:使轿厢门及层门开启或关闭的装置。 ❖ 门锁装置:设置在层门内侧,门关闭后将层门锁紧,同
时接通安全回路,使电梯方能运行的机电连锁安全装置。
液压电梯:依靠液压驱动的电梯。
齿轮齿条电梯
螺杆式电梯:螺杆式电梯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电动机通过皮带与螺母相连,而螺 母齿纹与螺杆齿纹之间阴阳啮合,当电动机工作时,驱动螺母在螺杆上运动,从而 带动轿厢作上下运动。
➢电梯的种类
3.按速度分类 ❖ ① 低速梯:低于1.00m/s速度。 ❖ ② 中速梯:速度在1.00~2.00m/s ❖ ③ 高速梯:大于2.00m/s。 ❖ ④ 超高速梯:速度超过5.00m/s。 ❖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梯速度越
辘轳
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
一.电梯的起源(*了解*)
电梯作为升降设备,其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 1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辘轳。
但世界上第一部以蒸汽机为动力、配有安全 装置的载人升降机是1852年由美国人伊莱莎·格 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的。
1889年美国奥的斯升降机公司推出了世界第 一部以直流电动机为动力的升降机,诞生了名副 其实的电梯
❖ 轿厢架:固定轿厢体的承重构架, 由上梁、立柱、底梁等组成
❖ 轿厢体:电梯的工作容体,具有 与载重量和服务对象相适应的空 间,由轿厢底、轿厢壁、轿厢顶 等组成。
门系统
❖ 功能:封住层站入口和轿厢入口 ❖ 组成:由轿厢门、层门、开门机、门锁装置等组成。 ❖ 轿厢门:设在轿厢入口的门,由轿门板、门导轨、轿厢
同样,在底坑处为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和轿底维修人员的 安全,也需保留一个安全空间。(底坑深度)
注意:井道还应该开设通风孔、排烟孔和检修孔。
一.定义
轿厢是垂直交通和运输的主要容器。 由轿厢体、轿厢架及有关构件和装置组 成。
轿厢体由轿底,轿壁,轿顶等组成。 轿内设置一般包括:吊顶、地面、 扶手、轿壁、操纵箱、风扇或风机、轿 门、报警器或电话等部件。
机房 机房是电梯运行的动力设施,有顶层机房和底层机房两种。
注意:主机下应设置减振垫层,以缓解电梯运行造成的噪声
对重 对重装置是曳引驱动不可缺少的部 分,它还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载荷重 量,减少了电机功率损耗。
对重装置位于井道内,通过曳引绳 经曳引轮与轿厢连接。在电梯运行过程 中,对重装置通过对重导靴在对重导轨 上滑行,起平衡作用。
二、电梯的种类
1.按用途分类 ❖ ① 乘客电梯: ❖ ⑤ 观光电梯: ❖ ② 载货电梯: ❖ ⑥ 车辆电梯: ❖ ③ 医用电梯: ❖ ⑦ 船舶电梯: ❖ ④ 杂物电梯: ❖ ⑧ 建筑施工电梯:
其它类型的电梯,除上述常用电梯外,还有些特殊
用途的电梯,如冷库电梯、防爆电梯、矿井电梯、 电站电梯、消防员用电梯等。
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电梯:
为运送乘客设计的电梯,要求有 完善的安全设施以及一定的轿内 装饰。
载货电梯:主要为运送货物而设计,通常有 人伴随的电梯。
医用电梯:为运送病床、担架、医用车而设计的电梯,轿厢具有长而窄的特点。
杂物电梯:传菜电梯、食梯、餐梯或多用杂物电梯。供运送一些轻便的图书、 文件、食品等,但不允许人员进入轿厢,由门外按钮控制。
观光电梯:轿厢壁透明,供乘客观光用的电梯。
车辆电梯:用作装运车辆的电梯。
船舶电梯:是固定安装在船舶上为乘客和船 员或其他人员使用的提升设备,它能在船舶 的摇晃中正常工作。
建筑施工电梯:施工电梯通常称为施工升降机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
➢电梯的种类
2.按驱动方式分类 ❖ ① 交流电梯: ❖ ② 直流电梯: ❖ ③ 液压电梯: ❖ ④ 齿轮齿条电梯: ❖ ⑤ 螺杆式电梯: ❖ ⑥ 直线电机驱动的电梯:
来越高。
➢电梯的种类
4.按电梯有无司机分类 ❖ (1)有司机电梯 ❖ (2)无司机电梯 ❖ (3)有/无司机电梯
➢电梯的种类
5.其他分类方式 ❖ 此外,还有双层轿厢电梯等。 7.特殊电梯 ❖ ① 斜行电梯: ❖ ② 立体停车场用电梯: ❖ ③ 建筑施工电梯:
电梯的组成
机房 轿厢
厅门 井道
平衡重
奥的斯先生发明的世 界首台安全电梯
一、电梯的定义
电梯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钢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
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 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 基本特点:
电梯是机、电、电子技术一体化的产品。其 机械部分就像人的躯体,电器部分好比人的神 经,微机控制部分相当人的大脑。只有各部分 密切协同,才能确保电梯可靠地运行。
导轨和支架
电气控制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门系统 轿厢系统
厅门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井道
一.定义
井道是电梯运行的竖向通道,由井道顶、井道壁和底坑底围成。除 机房外的所有电梯部件均安装在电梯井道内。
井道有砖墙形式、混凝土形式、钢结构形式。
搭完脚手架的井道
井道顶部间距是为保障电梯的运行安全和保护在轿顶工作的维修 人员,而在井道上部保留的一个安全空间。。(顶层高度要求)
曳引系统
❖ 功能: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 组成: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等
组成 ❖ 曳引机: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等组成,为电梯的运
行提供动力。 ❖ 曳引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对重,靠与曳引轮间的摩擦力
来传递动力,驱动轿厢升降。 ❖ 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机架上或承重梁上,将曳引绳引
向对重或轿厢的钢丝绳轮。 ❖ 反绳轮:设置在轿厢顶和对重架顶部的动滑轮及设置在
机房的定滑轮,根据需要曳引绳绕过反绳轮可构成不同 的曳引比
导向系统
❖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 对重只能沿着导轨上下作升降运动。
❖ 组成:由导轨、导靴、导轨支架组成 导轨:在井道中确定轿厢与对重的相互位置,并
❖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 品,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 电气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
❖ 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为现 代科技的综合产品。
❖ 电梯的组成结构 按机电划分
机械与电气 按结构划分
机房、井道、底坑、层楼
电梯基本构造
❖ 按功能划分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轿厢 门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 电气控制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
对重装置一般由对重架和对重铁块 (平衡重)两部分组成。
注意:平衡重是由铸铁块叠合而成,用以平衡轿厢的自 重和荷载、减少其中设备的功率损耗
承重钢梁
对重导轨 钢丝绳
轿门 护脚板
对重 涨紧装置 底坑
对重缓冲器
控制柜 主机 限速器 上梁
轿厢 随行电缆缆
补偿链
厅门 导轨 轿箱缓冲器
厅门
厅门 安装在井道的层站开口处,是人员和物资进出电梯的开口,也
对它们的运动起导向作用的组件,一般由钢轨与 连接板构成。 导靴: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上,与导轨配合,强 制轿厢和对重的运动服从于导轨的部件。 导轨架:是支承导轨的组件,固定在井道壁上。
轿厢
❖ 功能:用以运送乘客或货物的电 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件。
❖ 组成:由轿厢架与轿厢体(轿壁、 轿顶、轿底及操纵箱等)构成, 对于客梯,轿底一般安装有负载 称重装置。
导轨
2.导轨支架 导轨支架一般由角钢制成用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固定在井道壁上, 起支撑和固定导轨的作用。
导轨支架
自动扶梯
1—建筑基础;2—转向滑轮群;3—曳引导轨;4—梯级;5—金属骨架;6—扶 手装置;7—驱动装置;8—曳引链;9—梳板前沿板;10—电器设备
图10.1自动扶梯的结构简图
电梯基本构造
人机界面是乘客操纵轿厢的装置。
人机界面包括:召唤盒、消防盒、
西子奥的斯电梯
乘客电梯 载荷 1200Kg 定员 16 人
禁止吸烟
基站盒、到站钟、操纵箱等。
注意:顶部应有疏散孔
二.轿厢有效空间
为了乘客的安全和舒适,轿厢入口和内部的净高度不得小于2m; GB7588规定,乘客量是按1个人75kg计算; 为了防止乘客过多而引起超载以及乘客过份拥挤,轿厢的有效面 积必须予以限制,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是井道的封闭结构;可分中分门和旁开门。 门套
装饰厅门门套的构件,用以突出其位置并设置指示灯和按钮。 相对应的门套类型为:小门套、大门套。
小门套
大门套
厅门与门套
导轨与支架
1.导轨 导轨是为轿厢和对重垂直运动导向的的装置,同时限制其在水平方 向的位移,并防止轿厢因偏载而产生的倾斜。 电梯有两组导轨:一组用于轿厢而另一组用于平衡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