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测量-第四章_距离测量
土木工程测量-第四章_距离测量
4 距离测量
习题与思考题 1、 2
工程测量学
⑵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之差产生的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 是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的。在高精度量距时应加尺长改正,并要 求钢尺检定误差<1mm。 ⑶温度测定误差 据钢尺温度改正公式Δ lt=α (t-t0)l,当温度引起的误差为 1/30000时,温度测量误差不应超出±3℃,此外在测试温度计显示 的是空气环境温度,不是钢尺本身的温度。在阳光暴晒下,钢尺与 环境测试可差5℃。所以量距冝在阴天进行。最好用半导体温度计 测量钢尺的自身温度。 ⑷拉力不均误差 钢尺具有弹性,会因受拉而伸长。钢尺弹性模量E=2×105MPa, 设钢尺断面积 A=0.04cm2, 钢尺拉力拉力误差为 Δ p ,据虎克定律, 钢尺伸长误差为: Pl (4-9)
⑶倾斜改正 设沿地面量斜距为l,测得高差为h,换成平距d要进行倾斜改正 。公式为(图L-4-9):
2 1 h 2 2 1/ 2 lh d l (l h ) l l[(1 2 ) 2 1] l
上式用级数展开:
h2 H 4 lh l[(1 2 4 ) 1] 2l 8l
工程测量学
1
4 距离测量
§4-5 直线定向
• 二、方位角
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量至直线的 水平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取值范围0°-360°。
1.真方位角:由真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用A表示。 2.磁方位角:由磁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用Am表示。 3.坐标方位角:由坐标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用 α表示。
⑵经纬仪定线——精密量距应用经纬仪定线。
工程测量学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3 量距方法
钢尺量距一般采用整尺法量距,精密量距用串尺法量距。根据 不同地形可采用水平量距法和倾斜量距法 ⑴平坦地区量距——量距精度不高时可采用整尺法量距,直接 将钢尺沿地面丈量,不用加温度改正和用弹簧秤标定施加拉力。 D=nl+ Δ ll (4-1) D=nl+ Δ (4-1) ⑵倾斜地面距离丈量——视地形情况可用水平量距法或倾斜量 距法。
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4 距离测量
距离测量是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之一,所谓距离是指两点间的 水平长度。如果测得的是倾斜距离,还必须改算为水平距离。按照 所用仪器、工具的不同,测量距离的方法有钢尺直接量距、光电测 距仪和光学视距法测距等。
本章要点
钢尺量距方法 钢尺量距成果处理 视距测量原理 测量方法和成果计算
工程测量学
4 4.2 距离测量 § 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影响钢尺量距精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定线误差、尺长误差、 温度测定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 数误差等。现择其主要者讨论如下。 ⑴定线误差 在量距时由于钢尺没有准确地安放在待量距的直线方向上,所 量的是折线而不是直线,造成量距结果偏大,如图4-4所示。
设定线误差为ε ,一尺段的量距误差为:
2 ( )
l 2 2 2 l 2
当 l 3 1 , l=30m 时, ε ≤0.12m , Δ ε ≤±3mm ,所以目视 0 0 0 0 定线即可达此精度。 工程测量学
2 2 l
(4-8)
4 4.2 距离测量 § 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工程测量学
1
4 距离测量
§4-5 直线定向
• 三、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 1.磁偏角 :过一点的真北方向 与磁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2.子午线收敛角 :过一点的真 北方向与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角。 与 的符号规定相同,即磁北 或坐标北方向在真北方向东侧 时,均为正数;磁北方向或坐 标北方向在真北方向西侧时,均为负。
工程测量学
4 距离测量
§4-5 直线定向
• 直线定向: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 • 一、基本方向 1.真北方向:过地面某点真子午线的切线北端所指示的方向。 采用天文测量的方法测定。 2.磁北方向 :磁针自由静止时其指北端所指的方向,称为磁 北方向,可用罗盘仪测定。 3.坐标北方向:过O点的真子午线坐标纵轴(X轴)正向所指 示的方向,称为坐标北方向。实用上常取与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X坐标轴平行的方向为坐标北方向。
p
EA
当拉力误差为30N,尺长30m,钢尺量距误差为1mm,所以精密量 距时应使用弹簧秤控制拉力。 工程测量学
4 4.2 距离测量 § 钢尺量距误差及注意事项
⑸钢尺倾斜误差 钢尺量距时若钢尺不水平,或钢尺测量距离时两端高差测定有 误差,对测量会产生误差,使距离测量值偏大,倾斜改正公式见式 (4-5) (Δ lh=-h2/2l )。 从式(4-5)可见,高差的大小及其测定误差对测距误差有影响 。对于30m的钢尺,当h=1m,高差测定误差mh=±5mm时,产生测距 误差为±0.17mm。所以在精密量距时,用普通水准仪测定高差即可 在普通量距时,用目估持平钢尺,经统计会产生50′倾斜(相 当于0.44m高差误差),对量距约产生3mm误差。 ⑹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 在量距时,由于钢尺对点误差、测钎安置误差及读数误差都会 使量距产生误差。这些误差是偶然误差,所以量距时,应仔细认真 。并采用多次丈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以提高量距精度。此外,钢尺 基本分划为 1mm ,一般读数也到毫米,若不仔细会产生较大误差, 所以测量时要认真仔细。
⑵温度改正 设钢尺在检定时的温度为t0℃,丈量时的温度为t℃,钢尺的线 膨胀系数α (一般为0.0000125/℃)。则某尺段l的温度改正为: Δ α (t-t0)l (4-4) Δll (4-4) t= t=α (t-t 0)l 工程测量学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4 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2
当高差不大时,h与l比值很小,取前两项得倾斜改正为:
h lh 2l
(4-5)
(4-6)
每一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为: d 工程测量学
d l l lt lh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5 钢尺检定
由于钢尺制造误差,以及长期使用产生的变形使得钢尺名义长 度和实际长度不一样,因此在精密量距前必须对钢尺进行检定。 钢尺检定室应是恒温室,一般用平台法。将钢尺放在长度为 30m(或50m)的水泥平台上,平台二端安装有施加拉力的拉力架。给 钢尺施加标准拉力(100N),然后用标准尺量测被检定钢尺,得到在 标准温度、标准拉力下的实际长度,最后给出尺长随温度变化的函 数式,称为尺长方程式。 l =l + Δ + α )l l =l + Δl l + α (t-t (t-t )l tt 00 dd 00 00 (4-7) (4-7)
工程测量学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4 钢尺量距成果整理
精密量距中,每一尺段需进行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及倾斜改正 ,求出改正后的尺段长度。 ⑴尺长改正 钢尺名义长度 l0一般和实际长度不相等,每量一段都需加入尺 长改正。在标准拉力、标准温度下经过检定实际长度为l’,其差值 Δ l为整尺段的尺长改正,即 Δl=l l=l -l Δ ’’ -l 00 任一长度l尺长改正公式为: Δ = Δ l × l/l (4-3) 0 Δl ld = Δ l × l/l (4-3) d 0
工程测量学
4 距离测量 §4.1 4.1.1 量距工具
钢 尺 量 距
⒉皮尺——用麻皮制成,精度低,只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距离 丈量。 3.辅助工具——测钎、花杆、垂球、弹簧秤和温度计。
工程测量学
4 距离测量 §4.1 4.1.2
。
钢 尺 量 距
直线定线
将所量尺段标定在待测二点间一条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⑴目视定线——一般量距用目视定线。
过 O 点 的 真 子 午 线
工程测量学
1
4 距离测量
§4-5 直线定向
• 四、方位角之间的相互换算
A Am
A
Am
工程测量学
1
4 距离测量
§4-5 直线定向
• 五、正、反坐标方位角
12 21 180
工程测量学
1
4 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学
介绍电磁波测距原理,红外测距仪简介
工程测量学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1 量距工具
钢尺量距是利用具有标准长度的钢尺直接量测地面两点间的距 离,又称为距离丈量。钢尺量距时,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所用的工 具和方法也不同。 ⒈钢尺——最高精度可达1/1万。 尺宽10~15mm。长度20m、30m、50m等。 有三种分划:①基本分划为厘米;②厘米 ( 在尺端 10cm 内为毫 米分划);③毫米分划。 尺的零点位置——①刻线尺,②端点尺;
工程测量学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3 量距方法
为了提高精度,一般采用往返丈量。 量距精度以相对误差表示,通常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 | D往-D - D 返|/D | | D | 1 K=|D 返 平均=1/M K 往
D往 D返 2 Δ M=D平均/| D M | D | D M
D|
1 D ( D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 返 ) 2
(4-2)
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平坦地区钢尺量距相对误差不应大于1/3000;在困难地区相对 误差不应大于1/1000。
工程测量学
4 4.1 距离测量 § 钢 尺 量 距 4.1.3 量距方法
⑶ 精密量距 当量距精度要求在 1/1 万以上时,要用精密量距方法,精密量 距前要先清理场地。 ①定线——经纬仪定线、钢尺概量,打木桩、划线。 ②量距——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相邻两木桩之间的距离。每尺 段要移动钢尺位置丈量三次,三次测得的结果的较差视不同要求而 定,一般不得超过2~3mm,否则要重量。若在限差以内,则取平均 值。作为此尺段的观测成果。标准拉力(30m尺子,100N)。测记温 度,估读到0.5℃。 往返测,丈量次数视量边精度要求而定 ③测量桩顶高程——往返观测,往返所测高差之差,不超过 ±10mm,如在限差之内,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这种量距法称为串尺法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