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常规应用题的解法——枚举法》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利用枚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准确抓住对象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恰当的标准,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种情形,通过一一列举或计数,最终达到解决目的。
教学难点:
准确抓住对象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选择恰当的标准,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种情形,通过一一列举或计数,最终达到解决目的。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枚举法在数字组合中的应用。
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把所有组合的数一一列举出来。
【例1】用数字1,2,3组成不同的三位数,分别是哪几个数?
【思路点拨】根据百位上的数字的不同分为3类。
第一类:百位上为1的有:123 132
第二类:百位上为2的有:213 231
第三类:百位上为3的有:312 321
答:可以组成123,132,213 ,231,312 ,321六个数。
【变式题1】用0、6、7、8、9这五个数字组成各个数位上数字不相同的两位数共有多少个?
(二)教学例2.
2.骰子中的点数
掷骰子是生活中常见的游戏玩法,既可以掷一个骰子,比较掷出的点数大小,也可以掷两个骰子,把两个骰子的点数相加,再比较点数的大小。
一个骰子只有6个点数,而两个骰子的点数经过组合最小是2,最大是12。
在解决有关掷两个骰子的问题时,要全面考虑所有出现的点数情况。
【例2】小明和小红玩掷骰子的游戏,共有两枚骰子,一起掷出。
若两枚骰子的点数和为7,则小明胜;若点数和为8,则小红胜。
试判断他们两人谁获胜的可能性大。
【思路点拨】将两枚骰子的点数和分别为7与8的各种情况都列举出来,就可得到问题的结论。
用a+b表示第一枚骰子的点数为a,第二枚骰子的点数是b的情况。
出现7的情况共有6种,它们是:
1+6,2+5,3+4,4+3,5+2,6+1。
出现8的情况共有5种,它们是:
2+6,3+5,4+4,5+3,6+2。
所以,小明获胜的可能性大。
注意,本题中若认为出现7的情况有1+6,2+5,3+4三种,出现8的情况有2+6,3+5,4+4也是三种,从而得“两人获胜的可能性一样大”,那就错了。
答:小明获胜的可能性大。
【变式题2】用一台天平和重1克、3克、9克的砝码各一个(不再用其他物体当砝码),当砝码只能放在同一盘内时,可称出不同的质量有多少种?
3.下面这道题比较直观的展示解决问题有多种方法和途径,通过本题的练习可以开阔我们的发散思维。
【例3】如图所示,数字1处只有一颗棋子,现移动这颗棋子到数字5处。
规定每次只能移动到邻近的一格,且总是向右移动。
例如1→2→4→5就是一条移动路线。
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移动路线?
【思路点拨】从1向右移动到邻近的一格有两种方法,1到2和1到3;从2 向右移动到邻近的一格也有两种移法,从2到3,从2到4;从3向右移动到邻近一格,也有两种移法,从3到5,从3到4,从4移动到邻近一格有1种移法。
画图表示:
答:共有5种移动路线。
【变式题3】有红、黄、蓝色的小旗各1面,从中选用1面、2面或3面升上旗杆,组合出各种不同信号,一共可以组合不同信号多少种?
【例4】课外小组组织30人做游戏,按1~30号排队报数。
第一次报数后,单号全部站出来;以后每次余下的人中的第一个人开始站出来,隔一人站出来一人。
到第几次这些人全部都站出来了?最后站出来的人应是第几号?
【思路点拨】我们把1~30号同学用编号列出。
进行第一次操作,单号全部站出来。
站出来的同学有: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
然后进行第二次操作,从余下的人中的第一个人站出来,隔一人站出来一人。
第一个人是2号,往后分别是6,10,14,18,22,26,30.
余下的人还有4,8,12,16,20,24,28.
第三次站出来的人有4,12,20,28.
第四次站出来的人是8,24。
第五次只有16号,也是最后一个。
答:到第5次这些人全部都站出来了,最后站出来的人应是第16号。
总结:本题应用了排除法,通过列举每次变化后的数,最后余下的数就是我们要找的数。
【变式题4】如右图所示,ABCD是一个正方形,边长为2厘米,沿着图中线段从A到D的最短长度为4厘米。
这样的最短线段共有多少条?一一画出来。
规律小结
一、用枚举法解题时要掌握一下三点:
1.列举时应注意有条理地列举,不能杂乱无章地罗列。
2. 根据题意,按范围和各种情况分类考虑,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3.排除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不断缩小列举的范围。
二、枚举的方法常用的有:
1、列表枚举。
如我们第6讲中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采用的列表法,就是采用列表枚举的方法。
2、画图枚举,为了更清楚地表示出所有可能的情形。
用画树图枚举法,能做到形象直观,条理分明,简炼易懂。
特别适用于找出所有的情形或结果。
三、、我是最棒的!(挑选一个最适合你们组的题进行研究)四.谈收获,评价总结。
励志名言:
课上落下一分钟,课下需花双倍功。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