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扩充文言词汇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
3、反复诵读,品味语言
4、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2、3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理解得道多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文章《鱼我所欲也》,了解了孟子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孟子,进一步了解主张仁政王道的孟子。
二| 导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把握字音,读出节奏(初读字音和节奏)
1、教师范读文章,要读出气势(可找名家的朗读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大声),读准字音和节奏
3、学生试读(可先齐读,后指名读,要找2-3 名学生,重点看字音和节奏)
(二)、译读全文,读出内容(再读读出内容)
1、教师指导分段译读全文。
(可根据内容把文章分段,降低文章的难度。
可分为第一句,三里之城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深也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结尾)
学生结合注释,自行翻译课文,并标出疑难词句
2、学生质疑、解答,学生边读边翻译,教师点拨重点词语: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人和: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山下团结郭:外城环:围池:护城河是:这委:放弃去:离开域:限制
固:使巩固畔:通叛,背叛亲戚; 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重点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
3、理思路
①、教师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
②、学生思考讨论: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述的学生交流
教师交流时边归纳: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进攻一方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一方地利不如人和(战争需要人和)域民
固国(治国需要人和)
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