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反思中成长,在改变中前行

在反思中成长,在改变中前行

在反思中成长,在改变中前行
——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有感
尹集联校李宾
2008年11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吴正宪和她的数学团队——一个名师团队的展示及其成长范式解读”专题教研活动。

吴正宪大师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影响带动了一大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形成了一支高专业品格,高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优秀教师团队。

这支名师团队向我们展示了吴老师及其弟子们的教学理念、专业学识与实践智慧,解读了他们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观摩、学习的机会。

吴正宪团队的几位名师为我们展示了几堂生动和谐的常态课堂,为我们展示了名师的风采。

课后吴老师现场采访学生:
1、这样的数学课你们喜欢吗?这样的老师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今天这节数学课,你的主要收获是什么?
3、这节课最打动你的地方是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法?
学生真实感人的肺腑之言,让我们感受到教师是孩子们一生经历中的重要朋友,是孩子们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

特别是赵震老师课后,一位学生拍着赵老师的肩膀舍不得离开,我感动了。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我们要通过创造把学生的激情激发出来,把数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在名师上课同时,听课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形式把自己的想法、问题发送给教研员,再与广大教师交流,满足了听课教师的探究欲望。

短信评课的简短、
快捷,使每位教师都可以参与评课,发表自己的见解。

记得吴正宪大师执教《数的整除复习课》时,我还发了一条:吴老师上课时注重小组合作,小组成员一名讲解、一名动手操作,还有一名同学执笔连线。

原来小组之间可以这样合作汇报,今天我又学了一招。

是的,这才是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才是吴正宪团队倡导的平等、民主、和谐的研修文化。

经历过几次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活动,都是现场评委评课、打分。

而吴正宪的教学团队认为在研修活动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

活动中采用信息技术作支持,运用“按按按”互动技术,让我们每位听课教师自己掌握操作器,在屏幕上及时显示评价结果。

保证了每位听课教师的自主性,也使执教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有了清楚的了解。

在赵震老师执教后,学生对他的课满意程度达到了百分百,当我们听课老师现场打分时,有一个小男孩呼吁我们一定要按“非常满意”。

虽然我们不会因为他影响了我们打分,但这反映了孩子对赵震老师的喜欢程度。

在研修活动中,吴正宪老师执教了《数的整除》复习课。

吴老师向每位学生展示着一位现代教师的理念、情怀、素养,用行动告诉大家什么叫真爱,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数学,什么叫学习。

特别是吴老师了解到班里有两位是从四川地震灾区来到北京的学生,她在上课时时刻关注她们的表现,尽力为她们提供机会,让她们感受到每位教师的关爱。

真是大爱无疆,表达有迹!一节课下来,我被吴老师精湛的教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吴老师的教学思想,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

在听完吴老师的《数的整除》复习课和赵震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后,我们现场参与了研讨活动。

北京教科院张铁道院长让我们从两节课最突出的特
点和怎么认识教师专业能力两方面进行研讨。

我们山东组烟台的两位老师拿起笔,边说边写,评起课来相当专业,理论知识相当扎实。

而我自己却只能概括的说出一条两条,再说具体点就没词了。

反思自己,我意识到自己和其他老师的差距。

我该学习的理论知识太多了,该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评价、驾驭课堂的能力太多太多了。

吴老师数学团队向我们展示的教研活动让我学到了许多。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在吴正宪数学工作站中继续学习他们的理论,教出数学的品味、趣味,教出数学的课堂人文文化。

吴正宪老师有几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好课不是说出来的,不是靠观课模仿出来的,好课一定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

好教师不是教出来的,好教师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摸爬滚打中历练出来的。

必须注重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与教师个体自觉的自我反思。

只有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才有可能使自己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

在改变自我中前行,每节课改变一点点,从一点点改变中做起。

相信,这一次有意义的经历,能够让我更加冷静的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注重日常的专业学习,思考自己的努力方向,为自身不断成长铺路架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