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蒸发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关于蒸发量计算的理论依据

2012年9月4日 860
1中央循环管式(标准式)蒸发器
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管束中心有一根直径 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为其余加热管总 截面积的40%~100%,如图。
加热蒸汽:加热室管束环隙内 溶液:加热室管束及中央循环管内,受 热时,由于中央循环管单位体积溶液受 热面小,使得溶液形成由中央循环管下 降,而由其余加热管上升的循环流动。 优点:
2012年9月4日 1560
3 升-降膜式蒸发器
蒸发器由升膜管束和降膜管束组 合而成,蒸发器的底部封头内有 一隔板,将加热管束分成两部分。 溶液由升膜管束底部进入,流向 顶部,然后从降膜管束流下,进 入分离室,得到完成液。 适于处理浓缩过程中粘度变化大 的溶液、厂房有限制的场合。
2012年9月4日
2012年9月4日 560
7.1.6 蒸发的特点
从蒸发的过程可以看出,蒸发操作总是从溶液中分离出部 分溶剂,而过程的实质是传热壁面一侧的蒸汽冷凝与另一 侧的溶液沸腾间的传热过程,溶剂的汽化速率由传热速率 控制,故蒸发属于热量传递过程。同时,蒸发器也是一种 换热器。但蒸发操作和设备与一般的传热过程有所不同。 蒸发具有下述特点: 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进行冷凝,另一侧 为溶液进行沸腾,故属于壁面两侧流体均有相变化的恒温 传热过程。 溶液性质: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 和产生泡沫;溶液的粘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 逐渐加强。这些性质将影响设备的结构。
第七章 蒸发
7.1 概 述 在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工业中,通过化学反应或物 理性操作过程经常得到一些含溶质的稀溶液,为了得到符 合标准的产品,常将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 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
7.1.1 蒸发分离的依据
利用溶剂具有挥发性而溶质不挥发的特性使两者实现分离。 7.1.2 蒸发操作的目的 获得浓缩的溶液,直接作为成品或半成品 脱除溶剂。此过程常伴随有结晶过程
2012年9月4日
660
溶液沸点的改变(升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汽 压较同温度下纯水的低,即在相同的压强下,溶液的沸点 高于纯水的沸点,所以当加热蒸汽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 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的温度差,两者之差称为温度差损 失,而且溶液浓度越高,温度差损失越大 蒸发溶液温度差:Δt=T-t 蒸发纯水温度差:ΔtT=T-T’ ∵ P一定时, t > T’ ∴ Δt< ΔtT 泡沫挟带:二次蒸汽中常挟带大量泡沫,冷凝前必须设 法除去。否则既损失物料,又污染冷凝设备。 能源利用:蒸发时产生大量二次蒸汽,含有许多潜热, 应合理利用这部分潜热。
2012年9月4日 1760
7.2.1.3 直接加热蒸发器
将一定比例的燃烧气与空气直 接喷入溶液中,燃烧气的温度 可高达1200~1800℃,由于气、 液间的温度差大,且气体对溶 液产生强烈的鼓泡作用,使水 分迅速蒸发,蒸出的二次蒸汽 与烟道气一同由顶部排出。 优点:结构简单,不需要固定 的传热面,热利用率高 适于处理易结垢、易结晶或有 腐蚀性的溶液。 不适于处理不能被燃烧气污染 及热敏性的溶液。
优点:
溶液循环速度高,改善了管内 结构情况 传热速率较高
缺点:
设备费高 占地面积大 加热管内溶液滞留量大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 的溶液
2012年9月4日 1060
3外热式蒸发器
这种蒸发器将加热室与分离室 分开,采用较长的加热管,如 图示。 优点: 降低了整个蒸发器的高度, 便于清洗和更换 循环速度较高,使得对流 传热系数提高 结垢程度小 适于处理易结垢、有晶体析出、 处理量大的溶液
2012年9月4日 1960
有腐蚀性的溶液:蒸发此种物料,加热管采用特殊材质 制成,或内壁衬以耐腐蚀材料。若溶液不怕污染,也可采 用浸没燃烧蒸发器 易结垢的溶液:蒸发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有污垢产 生,垢层的导热系数小,从而使传热速率下降。 应选用便于清洗和溶液循环速度大的增大器,如悬筐式、 强制循环式、浸没燃烧式等 溶液的处理量:溶液的处理量也是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处理量小的,选用尺寸较大的单效蒸发,处理量大的,选 用尺寸适宜的多效蒸发。 总之,不同类型的蒸发器,各有其特点,它们对不同的溶 液的适应性也不相同。P294表5-1列出了蒸发器的一些主要 性能。应视具体情况,选用适宜的蒸发器。
2012年9月4日 1260
5强制循环型蒸发器
在加热室设置循环泵,使溶液 沿加热室方向以较高的速度循 环流动。 优点: 循环速度高 晶体不易粘结在加热管壁 对流传热系数高 缺点: 动力消耗大 对泵的密封要求高 加热面积小 适于处理粘度大,易结垢、有 晶体析出的溶液。
2012年9月4日 1360
2012年9月4日
二次蒸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冷凝水
完成液

360
7.1.5 蒸发的分类
按操作压强分:加压蒸发、常压蒸发、真空蒸发 真空蒸发的优点: 1.减压下溶液沸点t1降低,使蒸发器的传热推动力Δt=Tt1增大,因而,对一定的传热量Q,可节省蒸发器的传 热面积S。 2.蒸发操作的热源可采用低压蒸汽或废热蒸汽,节省能 耗。 P↓,T ↓,Δt一定,Q不变 3.适于处理热敏性物料,即在高温下易分解、聚合或变 质的物料。 4.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真空操作的缺点: 1.溶液的沸点降低,使粘度增大,导致总传热系数下降 2.动力消耗大。因需要有造成减压的装置。
2012年9月4日 260
1.加热室 2.加热管 用来进行蒸发的设备主要是蒸 3.中央循环管 发器和冷凝器,基本流程如图。 4.分离室 5.除沫器 蒸发操作时,溶液由分离室 蒸发器的作用是加热溶液使 6.冷凝器 底部加入,沿中央循环管流
7.1.4 蒸发的流程
不凝性气体 冷却水
水沸腾汽化,并移去,由加热 向加热室,在加热室垂直管 室和分离室两部分组成。 束内通过时与饱和蒸汽间接 加热室由传热管组成, 换热,被加热至沸腾状态, 中央设置一循环管,加热 汽液混合物沿加热管上升, 用的饱和水蒸汽在加热室 达到分离室时蒸汽与溶液分 管间冷凝放热用于对管内 料液 水溶液进行加热; 离。为与加热蒸汽相区别, 产生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 分离室在加热室上部, 为一圆筒结构,使受热上 二次蒸汽进入冷凝器被除去。 加热蒸汽 升的溶液在此汽化并将汽 溶液仍在中央循环管与加热 液分离。 管中进行循环,当达到浓度 冷凝器与蒸发器的分离室相 要求后称为完成液,从蒸发 通,其作用是将产生的水蒸汽 器底部排出。 冷凝而除去。
2012年9月4日
1460
2降膜蒸发器
它的加热室与升膜式类似,但分离室 设置在下部,见图5-9。溶液预热后 由加热室顶部加入,经管端的液体分 布器均匀分配在各加热管内,在重力 作用下沿管内壁呈膜状向下流动,并 进行蒸发。汽液混合物从管下端流出, 在分离器内进行汽液分离后完成液由 分离室底部排出。 这类蒸发器操作的关键是设置良好的 液体分布器,以保证溶液均匀成膜和 防止二次蒸汽从加热管顶部穿出。常 用的膜分布器见书。 适于处理浓度、粘度较大的溶液 不适于处理易结晶、结垢的溶液。
溶液循环好 传热效率高 结构紧凑、制造方便、操作可靠
缺点:
循环速度低 溶液粘度大、沸点高 不易清洗
适于处理结垢不严重、腐蚀性小的溶液
2012年9月4日 960
2悬筐式蒸发器
加热室像个筐,悬挂在蒸发器壳体 的下部,可由顶部取出。加热蒸汽 由壳体上部进入加热室,在管间放 热加热管内溶液使其上升,而沿悬 筐外壁与蒸发器内壁间环隙通道向 下循环流动。
2012年9月4日 460
按蒸发方式分:自然蒸发、沸腾蒸发 自然蒸发:溶液在低于溶液沸点的温度条件下汽化。 汽化只在溶液表面进行,汽化面积小,传热速率低,汽 化速率低 沸腾蒸发:溶液在沸腾条件下汽化。汽化发生在溶液 的各个部位。汽化面积大,传热速率高,汽化速率高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于分:单效蒸发、多效蒸发 单效蒸发: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 的操作 多效蒸发: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 以利用其冷凝热的串联操作 本章讨论沸腾传热
去除杂质。
2012年9月4日 160
7.1.3 蒸发操作的应用
在工业上,有三种情况: (1)制取液体产品。例如电解食盐水得到的NaOH稀溶液中, 含有约18%的NaCl,通过蒸发方法在除去大部分水的同时, 将NaCl结晶而分离除去,得到规定的液碱产品; (2)生产固体产品。将稀溶液浓缩达到饱和状态,然后冷却 使溶质结晶与溶液分离,从而获得固粒产品。例如,食盐精 制、制糖、制药等。 (3)制取纯溶剂。采用蒸发方法使溶剂汽化并冷凝,使不挥 发性杂质分离而得到纯溶剂,例如海水淡化制取淡水等。 被蒸发的溶液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其它溶液,而工业上 处理的溶液大多为水溶液,所以本章仅讨论水溶液的蒸发。
2012年9月4日 760
7.2 蒸发设备
7.2.1 常用蒸发器的结构与特点 蒸发器组成: 加热室:加热溶液使之汽化 分离室:分离二次蒸汽和完成液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按加热室的结构和操作 时溶液的流动情况,分为两大类: 循环型(非膜式) 单程型(膜式) 7.2.1.1 循环型(非膜式)蒸发器 循环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在蒸发器内作连续的循环运动, 溶液在蒸发器内停留时间长,溶液浓度接近于完成液浓度。 根据引起循环运动的原因,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型蒸 发器。 自然循环:由于溶液在加热室不同位置上的受热程度 不同,产生密度差而引起的循环运动 强制循环:依靠外力迫使溶液沿一个方向作循环运动
7.2.1.2 单程型(膜式)蒸发器
1升膜蒸发器 单程型蒸发器的特点是溶液只通 特点是加热室内的加热管细而长。 过加热管一次蒸发即可达到要求 溶液预热到接近沸点时由蒸发器底部 的浓度。溶液停留时间短,操作 送入,进入加热管时立即受热沸腾汽 时沿加热管壁呈膜状流动,适用 化,溶液在高速上升的二次蒸汽带动 于热敏性物料的蒸发。由于操作 下,沿管壁边呈膜状向上流动边蒸发。 要求成薄膜流动且一次蒸发完成, 到达分离室后,完成液与二次蒸汽分 因此对设计和操作要求严格。根 离后由分离室底部排出。 据蒸发器内液体流动方向和成膜 原因的不同,有以下几种型式 适于处理蒸发量较大的稀溶液,热敏 性和易生泡沫的溶液; 不适于浓度高、粘度大、有晶体析出 溶液的蒸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