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发展规划分类
城市综合体作为城市的时尚客厅、潮流舞台,整合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多样的建筑空间、复杂的交通体系、丰富的商业业态,这种城市商业地产开发建设的新模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本文以益阳市为例,分析城市综合体不同功能需求下的类别。
一、研究思路
益阳市地处湖南省中北部,处于长株潭“3+5”城市圈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圈交汇处,在“长沙1小时交通圈”内。
城市形象为和谐宜居的山水新城。
人口规模2015年中心城区约63万,全市总人口约490万。
益阳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处于工业城市发展快速增长阶段。
经过对益阳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的分析,城市土地存在以下问题:土地利用以居住、工业用地为主,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相对低,工业沿主要道路布置,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混杂,居住环境品质不高,资江两岸大量土地被城中村、工业占用,滨水土地未得到有效利用,未重视一江两岸的空间特色塑造,梓山湖周边地区用地布局分散,以居住用地为主,缺乏旅游休闲用地,土地利用率不高,老城区用地未延续传统空间肌理,缺少绿地、广场,环境品质较差。
经过研究用地权属,梳理出现状可开发用地类型和分布情况:现状可开发利用类型为中心区、沿江及会龙山地区工业用地、棚户区、弃置地,现状可开发发展用地布局在会龙山地区、资江沿岸、益阳大道和金山路交叉口、益阳大道和桃花仑路交叉口、益阳大道和罗溪路交叉口,沿道路可开发用地布局在益阳大道、金山北路、桃花仑路、罗溪路、银城大道。
现状道路交通网呈现“两环两快、三纵四横”的网格状结构,路网体系不完善,缺少城市支路和跨河桥梁,新老城区联系不便;尚未形成丘陵城市特色的道路网格局;现状主干道较宽,缺少城市生活性主干道。
城市公共设施主要由酒店、文化、教育、医疗、公园绿地构成,缺少城市、社区级设施,公共设施配套不健全,缺少市民休闲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
商业配套设施沿城市交通性主干道线性分布,未形成中心化的购物商圈,商业网点遍布,但缺乏规模集中、业态丰富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
现状已建、在建综合体共有15个,主要包括华天城市广场、雄森国际广场、银城大市场等,现有综合体类型以分散的超市、百货商场、大型商贸为主,类型模式单一,缺乏规模集中、业态丰富的城市级商业综合体。
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和文化内涵的挖掘,缺少城区型、近郊型市民文化休闲旅游项目。
城市拥有丘陵型山水资源,但不重视对梓山湖和资江两岸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混杂,缺乏山水城市的环境品质和风貌特色。
总体来说,城市建设框架已拉开,易于彰显山水格局,地形地貌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迅速,可拉动城市建设,滨江资源丰富,利于塑造特色。
二、城市综合体的认识
城市综合体规划不是单一的商业节点布局的专项规划,而是关系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项目招商三个方面的综合规划。
关系到对城市山水景观、空间资源的整合、影响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规划;关系到对城市各项公共设施和功能的整合,影响城市功能节点布局结构的规划;关系到对项目设置、商业业态、开发模式的引导,影响项目招商引资的规划。
通过城市综合体布局规划的编制,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结构,明确城市中心,完善商业商务、商贸服务、体育休闲、文化娱乐、会议会展、创意产业、旅游服务等功能,实现城市功能的丰富多样和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依托优秀的山水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自然资源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提升,塑造山水城市风貌特色;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通过优化、完善功能和公共设施集聚人气,提升老城区商业区域的活力品质,通过综合体设施,改善城市形象,塑造特色风貌,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环境品质的提升。
(一)技术路线通过对城市的背景、现状、项目认识、技术特点、编制意义的综合研究,对城市空间演变、总体规划解读的空间发展研究,提出在规划原则、空间结构、整体布局方面的综合体布局规划,进行分类规划引导和实施管理。
(二)布局规划1.规划原则。
将益阳市综合体发展定位为全面承担国家战略,承担国家休闲旅游、全民健身、文化强国战略,做好休闲、体育、文化三大文章,增加市民休闲、体育运动、文化旅游、健康医疗等功能型城市综合体。
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建立市级、区级、社区级的三级综合体体系结构,形成城市生活型、休闲旅游型、城市产业型的三类综合体。
通过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的组合以及商业、商务、体育、文化、物流、会展等功能的组合,实现城市综合体功能的多样性和集聚性。
统筹旅游资源,高度重视“一湖(梓山湖)、一山(会龙山)、一江(资江)、一洲(青龙洲)”的城市功能和旅游功能的开发利用。
2.空间结构。
将益阳市的发展轴规划为十字发展轴:益阳大道城市发展轴、金山路―康富路城市发展轴;规划三个城市中心:中央商务区、会龙山生态文化旅游中心、梓山湖体育休闲中心;规划三条特色风貌轴带:桃花仑路城市发展轴带、银城大道城市发展轴带、资江都市休闲风光带。
3.整体布局。
充分整合城市文化、自然、旅游资源,建立整体开发的旅游综合体;对历史街区进行成片保护与开发,建设休闲街区型旅游综合体;在重要的城市发展中心节点,打造商业商务型综合体;沿城市发展轴带和城市交通集散中心节点布局商贸物流型综合体;整合同类同质资源和功能,建设主题型综合体(如文化休闲综合体、健康医疗综合体、酒店会展综合体、体育运动综合体)。
整体形成46个综合体。
三、综合体类别
将46个综合体分为城市生活型、休闲旅游型、城市产业型3大类别,10小类。
(一)城市生活型通过深入分析益阳市公共设施分布特点,重点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全面探寻市民生活特点,依托中心城区成熟的商业氛围和旺盛的人气,以社区为单元,就近居住社区、城市公共设施、主要道路布置5大类城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