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喷漆检验作业指导书
6、破坏性检验项目:
6.1、附着力测试:
附着力测试:用百格刀划格10*10个1mm*1mm小格网,刷干净后用3M600胶带以接近60度角在0.5s~1.0s内平稳撕离胶带,同一位置进行2次相同试验。
目标:漆层脱落面积≤5%为合格。
6.2硬度:
铅笔硬度:将铅笔削至露出圆柱形铅芯3mm长度左右,握住铅笔使其与400号水砂纸成90度角,在砂纸上面不停划圈以摩擦笔芯端面,直至获得端面平整边缘锐利的铅芯时为止(边缘不得有破损及刮痕):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荷威750g的砝码,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
3.2 制造部参与不合格品的处理。
3.3 供应部负责进料中不合格品与供应商的联络。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4、工作程序:
4.1.喷涂种类、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客户、我司、供应商三方确认的色板是否一致。
4.2.一般情况下,产品喷涂表面外观检查100%进行检验,检验方式依据本标准,特殊产品根据产品规格的具体要求检验。
D. 检验方法: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检视时间60秒左右。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杂质、桔皮、流泪等不良等现象
5.2、等级面划分标准:
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
B 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内侧面等。
目标:漆层硬度≥HB
7、包装防护:
按照 《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注意标签与实物相符。
C 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5.3、涂层厚度检验:使用测厚仪(膜厚仪/膜厚片千分尺)检验,底漆规格:10~50um,色漆规格:10um~35um,清漆规格:20um~40um,总厚度:40um~125um,返工厚度:<150um。
5.4、外观缺陷判定标准:
⑴流胶:外观正面流漆不允许,背面不做要求,但不能影响到其它功能
说明:
文 件 更 改 履 历
章条号
修改状态
修改日期
修改人
全文
A/0
------
1、目的:
发现、控制不合格品,采取相应措施处置,以防不合格品误用。
2、范围:
适用于进料、外协制品回厂、成品及顾客退货各过程中产生及发现的不合格品。
3、职责:
3.1 品质部负责不合格的发现,记录标识及隔离,组织处理不合格品。
B光源要求:应在标准光源对色灯箱CAC-600箱内,以目视方法进行。光照度通常在D65(特殊情况下用F/A,其次高标准要求时用CWF/TL84),背景颜色为中灰色。
C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400mm;C等级面为450 mm。对于微量杂质点及其它轻微缺陷通常在300MM处目视肉眼不明显为通过,特殊情况时视客户要求而定。
⑵杂质:在不转动零件的情况下:外观正面杂质不允许;B、C面杂质与烤漆,Φ<0.5mm,个数多于3PC
⑶汽泡:零件外观正面气泡不允许;B、C面气泡Φ<0.5mm,不多于3PCS且分散;
⑷针孔:外观正面针孔不允许;B、C面针孔Φ<0.5mm,个数少于5PCS,且分散;
⑸异色:外观正面异色污染污点不允许;B、C面异色污点Φ<0.5mm,不多于3PCS面;
4.3.外观检验项目是否有缺陷:如缩孔、针孔、杂质点、漏底、涂层厚度明显不均、流泪、预处理不良、表面有污斑、不光滑、不平整、轻微桔皮、凹坑、划伤等。
5、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
5.1、外观和颜色检验条件:
A色板采用客户样件或经客户认可的签样。色泽、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光泽:使用光泽度仪(色差仪)、标准光源箱来判定,光泽目标:≥85,色差目标:△E≦0.85(平面部分和色板对比)在标准光源箱中(D65光源)目视与样品无明显色差,判定检验合格。
⑹划伤:外观正面的划伤不允许;B、C面划伤长度<10mm,宽度小于0.1mm,少于3道;否则不接收;
⑺桔皮:外观正面桔皮不允许;B、C面桔皮无凹凸手感,小于零件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的1/4面积,否则属MI;
⑻脏污:外观正面不允许有擦拭不掉的污垢、指纹、油污。背面不作要求;
⑼变形:外观正面不可有明显的变形及摔伤现象,背面不可有影响组装的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