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文书书写要求开原市中医医院院2013年10月21日修定前言一、卫生部文件(一)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2010】125号1、病历书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记录。
2、住院病历包括(护理部)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3、自2010年7月1日推行。
(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护理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1、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收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2、护理文书均可以采用表格形式。
3、自2012年7月23日推行。
(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3号。
1、取消不必要护理文书书写,简化护理文书。
2、鼓励医院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式护理文书。
3、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四)卫生部《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护理质量评价内容。
1、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计划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2、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3、中医专科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指导、情志指导、用药指导等方面护理实施情况。
4、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5、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手术护理记录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指导思想:摒弃“无用功”、表格式护理文书、医护记录互补统一、体现辨证施护、专科护理记录单。
护理文书书写基本要求基本要求:一、由注册护士书写、实习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须经本科室注册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护士需经医疗机构确认,具备胜任本科室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记录,书写护理文书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使用蓝黑墨水笔书写(有特殊要求除外)。
二、书写护理文书须文字工整、字迹清晰(正楷)、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横线画在错字上,在划线的错字上方用同色笔更正,注明修改时间并签名,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不得采取刮、涂、粘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一份护理记录最多不超过三处更改)。
三、按照规定内容书写,书写者必需签全名,各种记录表格的楣兰包括姓名、科室、床号、住院病历号、页码均应认真填写,不得漏写。
四、使用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无正式的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
日期用公历年、时间用北京时间,24小时制记录,文书中使用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五、因抢救危及患者未能及时书写记录时,当班护士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齐,并加以注明(抢救完成时间或补记时间)六、各种记录均需填写齐全,内容完整。
应体现患者病情动态变化,病情观察、中医辨证施护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健康教育、情志护理、特殊治疗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等,记录必须及时并签全名。
七、为使护理书写内容与其病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负责护士应多与主管医生沟通,使护理记录中的病情记录和一些客观资料与医疗保持一致,特别是反映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数值,必须与医疗记录相符,做到“谁实施,谁记录: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八、各种表格书写要求(一)体温单书写要求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填写说明如下:一、楣栏、一般项目栏、特殊项目栏均使用蓝黑色水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二、楣栏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三、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一)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3-26)。
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其余只填写日期。
(01-02)(二)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三)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四)体温、脉搏描记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3岁以下儿童可只记录体温,新生儿记录体温、心率)1.体温。
(1)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2)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
(3)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线相连。
(4)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用蓝笔标明,占2~3小格。
(5)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划在物理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与降温前温度相连。
下次体温与物理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如患者高烧行反复降温后,体温仍未降,应将复测的体温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
(6)一般患者新入院患者测体温2次/日,连测三天,如体温正常改为1次/日(14:00),直至出院。
发热37.5℃以上者测体温4次/日,38.5℃以上者测体温1次/4小时(6次/日),体温正常三天后可改为1次/日。
手术后测体温4次/日,连测3天,无异常者改为1日/次。
儿科患者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日,(新入患者连测三日),三岁以下免测脉搏、呼吸。
但病危、病重、发热及心血管系统疾病患儿应测体温、脉搏及呼吸1次/4小时(7)患者因故外出,回病房后补测的体温、脉搏、呼吸绘制于相应时间栏内。
患者拒绝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体温单上不绘制,相邻两次记录不相连。
(8)如患者不在病房或请假,应在本班时间短内尽量补测,若确实无法补测,则在34~35℃之间写“患者不在”。
2.脉搏。
(1)脉搏符号:以红点“●”表示,每小格为4次/分,相邻的脉搏以红直线相连。
心率用红“○”表示,两次心率之间也用红直线相连。
(2)脉搏与体温重叠时,先划体温符号,再用红色笔在体温符号外划“○”。
在肛温“○”内画红点。
(3)脉搏短绌时,以红圈表示心率,红点表示脉搏,两者之间用红色直线相连。
3.呼吸。
(1)用红色笔以阿拉伯数字表述每分钟呼吸次数。
(2)如每日记录呼吸2次以上,应当在相应的栏目内上下交错记录,第1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
(3)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R表示,在体温单相应时间内呼吸30次横线下顶格用黑笔画○R。
(五)特殊项目栏包括:血压、入量、出量、大便、体重、身高等需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1.血压。
(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并记录血压,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
没有病情变化和医嘱每周测量一次并记录。
(2)记录方式:收缩压/舒张压(130/80)。
(3)单位: 毫米汞柱(mmHg)。
2.入量。
(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入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2)单位:毫升(ml)。
3.出量。
(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一日24小时总出量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2)单位:毫升(ml)。
说明:首次记录的出入量应按实际小时数记录:如1600(18小时)并自医嘱开立日开始记录。
4.大便。
(1)记录频次:应当将前1日24小时大便次数记录在相应日期栏内,每隔24小时填写1次。
入院当日也要记录。
(2)特殊情况:患者无大便,以“0”表示;灌肠后大便以“E”表示,分子记录大便次数,例:1/E表示灌肠后大便1次;0/E表示灌肠后无排便;11/E表示自行排便1次灌肠后又排便1次;“※”表示大便失禁,“☆”表示人工肛门。
(3)单位:次/日。
5.体重。
(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体重并记录,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测量并记录。
没有特殊要求每周测量一次并记录。
(2)特殊情况:如因病情重或特殊原因不能测量者,在体重内可填上“卧床”。
(3)单位:公斤(kg)。
6.身高。
(1)记录频次:新入院患者当日应当测量身高并记录。
(2)单位:厘米(cm)。
7.空格栏。
可作为需观察增加内容和项目,如记录管路情况等。
使用HIS系统等医院,可在系统中建立可供选择项,在相应空格栏中予以体现。
护理记录单填写说明一、适用范围(一)病重、病危患者。
(二)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
二、眉栏部分楣栏项目包括: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诊断。
三、填写内容(一)意识。
根据患者实际意识状态选择填写: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谵妄状态。
(二)体温。
单位为℃,直接在“体温”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三)脉搏。
单位为次/分,直接在“脉搏”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四)呼吸。
单位为次/分,直接在“呼吸”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五)血压。
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直接在“血压”栏内填入测得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
(六)血氧饱和度。
根据实际填写数值。
(七)吸氧。
单位为升/分(L/min),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填入数值,不需要填写数据单位,并记录吸氧方式,如鼻导管、面罩等。
(八)出入量。
1.入量。
单位为毫升(ml),入量项目包括:使用静脉输注的各种药物、口服的各种食物和饮料以及经鼻胃管、肠管输注的营养液等。
2.出量。
单位为毫升(ml),出量项目包括:尿、便、呕吐物、引流物等,需要时,写明颜色、性状。
(九)皮肤情况。
根据患者皮肤出现的异常情况选择填写,如压疮、出血点、破损、水肿等。
(十)管路护理。
根据患者置管情况填写,如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等。
(十一)病情观察及措施。
简要记录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情况,以及根据医嘱或者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的措施。
四、书写要求:每次记录收行空两个字符,(二)医嘱单书写要求1、长期医嘱:是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具的、按时间反复执行的书面医嘱。
有效期一般在24小时以上,如果未停止,则一直有效。
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2、临时医嘱:是指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立的、有效时间在24小时之内、一般仅执行一次的书面医嘱。
即刻执行医嘱在15分钟内执行。
“护士签名栏”,由执行医嘱护士签字,以对执行医嘱的正确性与及时性负责。
3、备用医嘱(1)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小时以上,必要时用,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
(2)临时备用医嘱,医嘱开出12小时内有效,必要时用,过期尚未执行则失效。
4、处理医嘱原则:先急后缓、先执行后转录。
即先执行临时医嘱,再执行长期医嘱,最后转录到医嘱记录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