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论文终稿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实践报告论文终稿
们希望通过对农村的实地调查, 总结出农村不同类型的人对于新农村建设及发展状况的认识
特点, 以供我们参考,及时发现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百姓的心声,
为扎实做
好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国各地积极借鉴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的经验
、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
全面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调研的方法:
我们团队采用最成熟、 有效的 “调查问卷” 的方法, 附加以最真实的 “走访乡村” 、“实
3
地考察”等手段,将最真实的新农村现状展现出来。 我们调查的人群非常广泛,包括:农民、乡政府、个体户、小企业主、饲养业、外出务
工人员等。 我们尽量将调查内容涵盖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进行了
特别关注。 (下附调查问卷 )
方法论证:
通过“统计学” ,“抽样检查” ,“概率分析”等数学手段对收集上来的问卷进行整理、分 析、汇总、归纳,将最直观的数据用文字呈现出来,以求最直接、真实的反映新农村建设的 实际。
调研的过程:
我们的调研持续了五天时间, 各地由于具体情况不同, 时间上的差异再所难免, 但我们
基本上还是按照计划好的步骤一步步实施着。
第一天, 我们主要是对各自调研地的新农村建设政策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并搜集了一些
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为作调查问卷打下基础。
第二天, 我们就前一天的劳动成果, 进行问卷的设计, 尽可能让问卷能覆盖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统
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 推进农村全面小康。 农业的弱质性, 人口的众多性,农村地域的广
阔性是中国 " 三农 " 问题的根本特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新农村建设关键在农村和
பைடு நூலகம்
谐,难点在农民增收。近年来在市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
总,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再次采访。
调研结果:
本次共发放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 200 份,收回 150 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的问卷为 120 份,有效率为 80% 。
下面就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
本次调查的人群中有 10%没有上过学, 25%只上过小学, 30%上过初中, 17%上过高 中, 10%上过中专,其中有 8%上过大专及以上。
正文
调研时间: 2008 年 1 月 23---27 日
调研地点 :山东省郯城县花园乡
湖南省永州市岚角山镇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 陕西省咸阳市叱干镇
调研对象: 各小组成员所在地的农村
调研的目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
国当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会有统一的模式。 我
这样的数据能说明一定的情况: 1. 我国施行义务教育以来, 国民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文盲率有了很大的降低,
农民的素质明显提高。上面 10%的没上过学的主要集中在大龄妇女和老人。 要强国先要强民, 强民要让教育先行, 只有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 才能保证我国的现代
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素质教育之路还很远。
关键词 :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和谐发展 成就 问题
内容提要:
农业、 农村、农民这一问题是政府关心的重点,是学者研究的焦点。中国的改革第一步 源起于 “三农 ”,中国未来的成败,也必将取决于 “三农 ”,这是显而易见的。泱泱大国,农为 根本,只有 “根本 ”的问题解决好,才是最彻底的,最有价值的,最革命的。
的各个方面,解决我们所有的疑问,为发现问题全面查找不足,寻找途径和方法。
第三天, 进行问卷调查。请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不同知识背景的农民填
写调查问卷,并向他们讲解有疑问的地方,询问一些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第四天,收集真理前一天发下的问卷,并作初步分析,从中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住户,
进行进一步的访问,并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 第五天,整理、分析调查问卷,归纳、统计数字,撰写各自的调查报告的初稿,以便汇
农村经济在粮烟
支柱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
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2
我们小组就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在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政策以及建设现状的基础 上,从中发现问题,分析、总结、解决问题。通过我们对新农村的教育、人口结构、收入、 生产、就业及培训、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福利和医疗、娱乐、党支部和干部队伍的建设等多 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短期的, 阶段性的成功, 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医疗福利、收入、民主建设、道路交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 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我们的压力仍然很大, 因为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巨 大,许多根本制度上的问题还需要长时间的改进, 各种不良现象还需要长时间的引导和纠正。
新农村建设状况调查
实践报告
调研团队 :
文博 田野 王超 次仁德吉
张海勇 汪继良 巴贡次仁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1
2008 年 2 月
小组成员
文博 :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6 张海勇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7 田野 :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3 汪纪良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4 王超 : 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25 巴贡次仁: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15 次仁德吉:工商管理学院 06 级 5 班 2006054504
4
2. 调查人年龄区间在 [17 , 80]之间,平均年龄为 41 岁,主要集中在中年人群上。在经 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一般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 在农村里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 还有就 是小孩,这也造成了我们调查对象的年龄偏大。
调查对象的家庭成员平均为 4.8 人,家庭人员还是偏多的,虽然我国的计划生育已经取 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是比较深, 有许多人在生了女孩后还一定要 生一个男孩才行。所以, 在建设新农村上,我们不仅要改善硬件, 更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认 识,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中落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