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导儿童诵读经典方法

引导儿童诵读经典方法

引导儿童诵读经典的方法By蝎子的秘密发表于2007-4-6 17:49:00在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如何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自觉进行诵读呢?下面我们介绍几种主要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被动养成法。

这个方法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特别是3岁以前的儿童。

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这个时期,他们地学习方法主要是“耳濡目染”,他们非常善于模仿学习。

这就需要家长有意识地为他们营造一个诵读的环境。

家长可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孩子的面前诵读经典,不管他听不听,都要坚持诵读下去。

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孩子也就模仿会了,也就能“脱口而出”了。

你往往只要提一个字,他就会自己背下去的。

如果,能有相关经典的诵读录音,平时反复地放给儿童听,效果也是很好的。

最好是家长带诵,录音辅助,这样全家都可以感受到道德的真谛,都可以同时接受道德修养地教育,其效果会更好!2.主动引导法。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年龄稍大,具备一定理解分析能力的儿童。

对这些孩子地教育,家长、老师可以先和他们交流,给他们讲解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让他们首先认识到自己必须要加强道德修养。

然后,再告诉他们经典诵读的方法,并引导帮助他们进行诵读。

由于他们自己已经接受了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观点,所以,他们也就能够自觉地进行诵读了。

同时在引导儿童进行经典诵读时,要注意:1.要寓教于乐。

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故事、诗歌、绘画等形式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儿童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2.不要强求对经典原文的理解,会诵会背即可。

为什么呢?请看下面两位专家的观点。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陶梅生说:经书中很多内容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当中,如果能把这些内容变成孩子熟悉的生活中的东西,则更符合孩子认知的规律,古时的孩子也是到了五六岁才开始接触经书的。

两三岁的孩子应该训练表达能力,而孩子到了七八岁,正处于机械记忆的发展期,让孩子背一些重要的篇章,一方面能够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另一方面对其文字能力、理解能力也会有提高促进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生导师申荷永说:读经运动本身并不强调理解。

中国汉语是形音义结合的特殊的语言系统,经书或者唐诗宋词有音调、节奏,念起来琅琅上口,孩子读起来像唱歌一样,他可能会觉得好玩、会产生兴趣,即使是两三岁的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选择。

另外,大家不用把这件事情看得太严肃。

两三岁的孩子唱个儿歌没人会觉得奇怪,但是在大人眼里经书比较严肃,幼童去读经就好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引发了很多讨论。

而孩子本身可能是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个游戏。

所以如果不是强迫孩子硬背,也没有发生干扰孩子口语发展的问题,能够让孩子在读经的气氛中被潜移默化,我个人还是怀着比较宽容的接受心态的。

“儿童经典诵读”家庭教育方法---宝宝快乐岛英才园[url=]1.[/url]在家庭中进行儿童经典诵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为孩子的诵读营造一个轻松而舒适的氛围。

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

在北京的四合院,每到傍晚晚饭后,大人小孩都会聚集在院子里,小朋友在中间整齐地坐着,声情并茂地诵读着《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而家长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围在旁边,微笑地看着读经的孩子们。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记忆经典的速度非常快!因为,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学起来更轻松;有这么多小朋友一起念,读的更来劲!而且,孩子们也会暗暗地较劲——“这一段他会背,我怎么不会背?”于是在其他时间偷偷地背,自发地背。

如果孩子能这样的话,家长还要担心什么?当然,现在很多居住在都市里的孩子,和周围小朋友一起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作用就更明显了,晚上,一家子围在一起,爸爸读一句、妈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每天如此。

这是一个难得的父母与小孩交流的机会,大部分孩子都会很珍惜这一段和父母一起“读经”的时光的。

第二,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迫。

孩子只要反复念,自然就能背诵下来。

反对强制,反对把“经典诵读”当成一门功课来进行。

要让孩子知道,读熟了经典,以后学习会轻松很多;要让孩子知道,只有读经的时候,爸爸妈妈才肯定陪伴在身边;要让孩子知道,把整一篇的《弟子规》,《论语》背下来,自己会有多大的成就感,而父母是多么的骄傲!第三,要持之以恒。

避免出现三分钟热度,避免有尝试的心态。

要知道,孩子是否能坚持下去,最关键的要看家长。

家长能坚持下去,孩子自然能坚持下去;家长坚持不下去,孩子自然会放弃。

很多家长说自己很忙,抽不出时间来陪孩子诵读经典,其实都是借口!试想一下,难道爸爸妈妈的其中一个在一天里连5分钟都抽不出来吗?除非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孩子。

第四,不要跳章、不要跳节。

教孩子背书,得记住这条原则,尽管一路读下去。

诵读的顺序,我建议如下:如果孩子没有接触过《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儿童蒙学读物的,可以从这几本开始诵读。

《论语》是中国的一本奇书,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论语》一定要学。

王财贵在讲座里提到先学《论语》,是针对台湾儿童的,由于台湾的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了一些《弟子规》、《三字经》这些蒙学读物,有了一定的基础,那才能开始读《论语》。

而我们大陆的很多小孩子都没读过一本经典,一开始就学《论语》不大妥,所以大陆小朋友在学《论语》之前要先学一些蒙学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等等,有了这些铺垫之后再来学《论语》就不一样了。

还有,《唐诗宋词》是给小朋友“背来玩”的。

因为唐诗宋词的韵律感、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在小朋友背其他经典觉得“有点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唐诗宋词来读,调节一下心情。

关于英文的经典,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就不给他听,不给他读。

要知道,如果当孩子以后在中国的学校里学英语时,他所接触的英语就是“中国口音的英语”了!到时,想改过来就难了!所以,学英语,越早越好,把英文朗诵CD当成背景音乐给孩子听,让孩子从小就听口音最纯正的英文朗诵,让孩子从小就听最经典的英文著作!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出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孩子不想说一口纯正的英语都难!知道美国的小孩为什么三岁就会讲地道的英语吗?就是这个道理!第五,循序渐进。

儿童的背诵速度,将在三个星期后明显加快,因此可采取渐进的方式。

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页,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半……这是一般的教学要求。

条件是每天要诵读15-30分钟。

当然,现在很多小学生的学业非常重,要完成当天的功课一般都要到晚上十来点钟,比较辛苦,基本上没什么精力做其他事情了(当然,关于孩子的学习效率问题,我另有文章阐述)。

但这并不等于不能抽出一点时间来诵读经典。

再没有时间的,至少每天也可以挤出5分钟时间吧;记忆力再差的,至少每次也可以熟读或记忆三两行文字吧!速度慢一点不要紧,最要紧的是每天都要抽5-10分钟时间来读经,一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不要放弃!还有,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儿童的学习潜能、吸收力和记忆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

只要家长及小朋友能坚持下去,过半年之后,自然会初见成效!在家庭中开展儿童经典诵读的方法在家庭中进行儿童经典诵读方法很简单,只有六个字:小朋友,跟我(它)念。

它,指的是CD机,我们称这六个字为“六字真言”。

只要记住并照着这“六字真言”去做,那么儿童经典诵读活动就会很顺利的开展下去,几个月下来,孩子的头脑里就能装下几部经典名篇。

一、学习方法开展儿童经典诵读,须依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3岁之间,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敏感期,而听觉最为敏感,这时可以采取“听读”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家长把CD机打开,放小音量,让儿童听CD机里播音员诵读经典。

如果父母有时间,也可以读给孩子听。

3—6岁之间,儿童最擅长使用无意识记忆,但儿童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这个年龄段,鼓励儿童采用“指读”的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在儿童诵读经典时,让儿童小手指着书,眼睛看着,嘴巴念着,耳朵听着。

因为心理学研究规律表明,感觉器官调动的越丰富,记忆的效果就越好,研究还表明:无意识的记忆能够达到与有意识记忆相同的效果。

6—13岁之间,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来说较强,这个阶段,可以鼓励并指导孩子有计划地背诵经典。

以上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安排,诵读经典的方式灵活多样,儿童可以独自诵读,也可以与伙伴或者家人一起诵读或接龙诵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大声朗读或听读;还可以抄一遍,做成卡片随身携带。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做尝试,以能熟读成诵为目的。

二、学习进度开展儿童经典诵读,必须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依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来制订相应的进度。

一般来说,诵读中文头一个月,对儿童来说可能稍有困难,诵读英文头三个月可能有点困难,这个时间段,进度可以放缓一点。

等过了这一段时间后,儿童每天只要利用15-20分钟,便可诵读至少一段经典。

总之,诵读经典求熟不求快。

(建议简短的章节可以合并诵读,长的章节可以分作几段诵读)比如《老子》总共81章,如果每天背诵一章,需要背诵将近三个月。

《大学》12章,每天一章,不到半个月就可以背完。

三、学习顺序建议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先从《老子》、《论语》、《大学》等开始,这几部书背完后,其他的经典则可以视儿童的实际情况或背诵或熟读。

第二节家庭中开展儿童经典诵读常见问题解答1. 什么是儿童经典诵读?儿童经典诵读的核心是什么?答:儿童诵读经典,简洁地说,就是在儿童在0-13岁之间,在他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去朗读、去背诵、去熏习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从而达到开启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潜能、提升儿童人格和语言学习的目的。

儿童经典诵读有三个核心:一、教材必须是经典;二、教育的对象是儿童,一定要抓住0-13岁之间这个儿童记忆发展的黄金阶段;三、教育的方法是不要求理解,只要求熟读背诵。

2. 今天的社会毕竟是个非常现实的社会,一切都以经济效益、科学技术为衡量标准,让孩子诵读中西文化经典对现代生活有什么意义?答:(1)、古今中外的经典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

儿童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阶段,如果能抓住机会背诵一些永恒的经典名篇,将会对他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诵读经典是一种适合儿童智力结构发展特点的最简洁高效的教育方式。

(2)、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是激发潜能、学习语言、增强人文底蕴、开启智慧的重要途径,同时又能培养孩子的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由此可以使孩子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3. 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活动,还有哪些显而易见的好处。

答:开展儿童经典诵读活动,不仅可以达到开发儿童智慧、激发儿童潜能、塑造儿童人格和语言学习的目的,还有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