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28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石家庄28中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4年河北省石家庄某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分)(2014•石家庄)把一根木料锯成相等的5段需要10分钟,则锯成10段需要20断对错)2.(3分)(2014•石家庄)1001是质数..(判断对错)3.(3分)(2014•石家庄)六年级1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则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断对错)4.(3分)(2014•石家庄)小明有100元,他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成反比例.(判断对错)5.(3分)(2014•石家庄)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判断正误)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5分)6.(3分)(2014•石家庄)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A .2 B.4 C.6 D.87.(3分)(2014•石家庄)甲是10,增加50%后,再减少50%,结果是()A .10 B.7.5 C.5 D.158.(3分)(2014•石家庄)种一批树,活了100棵,死了1棵,成活率是()A .99% B.98% C.97% D.1%9.(3分)(2014•石家庄)如图,扇形OAB 的圆心角为90°,分别以OA ,OB 为直径在扇形内作半圆,P 和Q 分别表示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那么P 和Q 的大小关系是()A .P=Q B.P >Q C.P <Q D.无法确定10.(3分)(2014•石家庄)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 .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三.填空(每空4分,共20分)11.(4分)(2014•石家庄)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所得的3个余数的和是50,那么这个整数是.12.(4分)(2014•石家庄)六位数□1991□能被66整除,则这个六位数是.13.(4分)(2014•石家庄)比较大小:××××…×.14.(4分)(2014•石家庄)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15.(4分)(2014•石家庄)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 的值是四.计算:(共16分)16.(16分)(2014•石家庄)计算:(1);(2);(3)求3x+4y=23的自然数解.五.解答题17.(8分)(2014•石家庄)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24,三角形ABE 和三角形ADF 的面积都是4,求阴影三角形AEF 的面积.18.(6分)(2014•石家庄)从学校到图书馆有5条东西的马路和4条南北的马路相通(如图),小林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只许向东或向南行进),最多有多少种走法?19.(10分)(2014•石家庄)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如果同时开放4个检票口,那么30分钟后检票口前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5个检票口,那么20分钟后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7个检票口,那么队伍多少分钟后恰好消失?20.(10分)(2014•石家庄)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之比是2:3:5,小亮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6:5:4.已知小亮走平路时的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他从甲地走到乙地共用了5小时.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析一、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3分)(2014•石家庄)把一根木料锯成相等的5段需要10分钟,则锯成10段需要20【分析】锯成5段,那么需要锯5﹣1=4次,由此求出每次需要几分钟;锯10段需要锯9次,用每次的时间乘9就是锯10段需要的时间.【解答】解:10÷(5﹣1)=10÷4=2.5(分钟)(10﹣1)×2.5=9×2.5=22.5(分钟)答:锯成10段需要22.5分钟.故答案为:×.2.(3分)(2014•石家庄)1001是质数..(判断对错)【分析】根据质数的含义,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解答即可.【解答】解:1001不是质数,因为1001的因数有:1,11,7,91,143,1001,所以1001是合数;故答案为:×.3.(3分)(2014•石家庄)六年级1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则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分析】先把女生的人数看成单位“1”,那么男生的人数就是1+,然后用除以男生的人数,就是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解答】解:÷(1+)=÷=;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是正确的.故答案为:√.4.(3分)(2014•石家庄)小明有100元,他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成反比例.×(判断对错)【分析】判断他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花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100(元)(一定),是和一定,不是乘积一定,所以花去的钱数与剩下的钱数不成反比例.故答案为:×.5.(3分)(2014•石家庄)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判断正误)【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100:1,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比例尺100: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00倍.此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15分)6.(3分)(2014•石家庄)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A .2 B.4 C.6 D.8【分析】圆的面积=π×r ×r ,其中π是一个定值,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几倍,即可解答.【解答】解:圆的面积=π×r ×r ,r 扩大2倍,则圆的面积就扩大:2×2=4倍.故选:B .7.(3分)(2014•石家庄)甲是10,增加50%后,再减少50%,结果是()A .10 B.7.5 C.5 D.15预览:第4页(共7页)【分析】根据题意“10增加50%后”把10看作单位“1”求增加后的数量,就是求10的(1+50%)是多少,再减少50%是在10×(1+50%)的基础上,把10×(1+50%)看作单位“1”再减少50%是多少是求10×(1+50%)的(1﹣50%)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0×(1+50%)×(1﹣50%)=10×1.5×0.5=7.5答:结果是7.5.故选:B .8.(3分)(2014•石家庄)种一批树,活了100棵,死了1棵,成活率是()A .99% B.98% C.97% D.1%【分析】成活率是指活了的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活了的棵数÷植树的总棵数×100%=成活率,由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00÷(100+1)×100%=100÷101×100%≈99%;答:成活率是99%;故选:A .9.(3分)(2014•石家庄)如图,扇形OAB 的圆心角为90°,分别以OA ,OB 为直径在扇形内作半圆,P 和Q 分别表示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那么P 和Q 的大小关系是()A .P=Q B.P >Q C.P <Q D.无法确定【分析】假设出扇形半径,再表示出半圆面积,以及扇形面积,进而即可表示出两部分阴影面积.【解答】解:扇形OAB 的圆心角为90°,假设扇形半径为a ,半圆半径为a ,扇形面积:S==,半圆面积为:M+Q=π×()2=,又M+P=S﹣(M+Q)==M+Q.所以P=Q.故选:A .10.(3分)(2014•石家庄)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 .13=3+10 B.25=9+16 C.36=15+21 D.49=18+31【分析】题目中“三角形数”的规律为1、3、6、10、15、21…“正方形数”的规律为1、4、9、16、25…,根据题目已知条件:从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可得出最后结果.【解答】解:这些三角形数的规律是1,3,6,10,15,21,28,36,45,…,且正方形数是这串数中相邻两数之和,很容易看到:恰有36=15+21.故选:C .三.填空(每空4分,共20分)11.(4分)(2014•石家庄)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所得的3个余数的和是50,那么这个整数是.【分析】因为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则有被除数之和﹣余数之和=商之和×除数,故将被除数之和﹣余数之和所得的差分解质因数,再检查看得到的质因数中哪一个符合题意.【解答】解:70+110+160﹣50=290,290肯定是这个数的倍数,由于三个余数的和为50,从而可知这个整数比50要小,290=29×10,验算:如果这个整数为10,没有余数;如果这个整数为29,则160÷29=5…15,110÷29=3…23,70÷29=2…12,第5页(共7页)余数的和为:15+23+12=50,因此这个数为29.故答案为:29.12.(4分)(2014•石家庄)六位数□1991□能被66整除,则这个六位数是.【分析】19910÷66=301余44,100000÷66=1515余10(2000÷66余20,以此类推).要使这个六位数能被66整除,那么个位数加上余数44,再加上□00000(整十万)除以66产生的余数,它们的和应该是66的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19910÷66=301余44,100000÷66=1515余10(2000÷66余20,以此类推).要使这个六位数能被66整除,那么个位数加上余数44,再加上□00000(整十万)除以66产生的余数,它们的和应该是66的倍数.所以10×2+44+2=66×1,10×8+44+8=66×2,所以,这个六位数是219912或819918.故答案为:219912或819918.13.(4分)(2014•石家庄)比较大小:××××…×.【分析】此题可以借助一个算式进行判断,假设A=××××…×,B=×××…×××,C=,先比较A 和B 中每项的大小,进而得出A 和B 的大小,进一步比较得出A 小于,问题即可得解.【解答】解:假设A=××××…×,B=×××…×××,且<,<,…<,<,所以A <B ;又:A ×B=,故:A ×A <,所以,A <,即××××…×<;故答案为:<.14.(4分)(2014•石家庄)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可知一个杯子的价格是元?【分析】一个杯子和一把暖瓶43元,则:2个杯子和2把暖瓶43×2=86元,三个杯子和两把暖瓶94元,94﹣6=8元就是一个杯子的价格,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一个杯子和一把暖瓶43元,三个杯子和两把暖瓶94元,一个杯子=(三个杯子+两把暖瓶)﹣(一个杯子+一把暖瓶)﹣(一个杯子+一把暖瓶)94﹣43﹣43=8(元)答:一个杯子的价格8元.故答案为:8.15.(4分)(2014•石家庄)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m 的值是【分析】右上角的数字比左上角的数大4,左下角的数字比左上角的数字大2,右下角的数字是左下角数字与右上角数字之积减去左上角数字,据此解答.【解答】解:如图,左上角阴影部分的数字是:6+4=10左下角阴影部分的数字是:6+2=8 m=10×8﹣6=74.故答案为:74.四.计算:(共16分)16.(16分)(2014•石家庄)计算:(1);(2);(3)求3x+4y=23的自然数解.【分析】(1)先算减法,再算除法;(2)拆分=﹣,=﹣,=﹣…=﹣,抵消简算即可;(3)用x 表示y ,根据x 、y 都是自然数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2)=×(﹣+﹣+﹣+…+﹣)=×(﹣)=×=;(3)3x+4y=23,y=.因为x ,y 为自然数,则x 为奇数.当x=1或5时,y 有自然数解5,2.所以自然数解为x=1,y=5;或者x=5,y=2.五.解答题17.(8分)(2014•石家庄)如图,长方形ABCD 的面积是24,三角形ABE 和三角形ADF 的面积都是4,求阴影三角形AEF 的面积.【分析】三角形ABE 和长方形ABCD 共用一条边AB ,面积之比4:24=1:6,则BE :BC=1:3;同理可得DF :DC=1:3.三角形CEF 的面积和长方形ABCD 的比为2:9,再则三角形AEF 的面积占长方形ABCD 面积的1﹣,用乘法即可得阴影三角形AEF 的面积.【解答】解:三角形ABE 和长方形ABCD 共用一条边AB ,面积之比4:24=1:6,则BE :BC=1:3;同理DF :DC=1:3.三角形CEF 的面积和长方形ABCD 的比为==2:9,三角形AEF 的面积为24×=.答:阴影三角形AEF 的面积为.18.(6分)(2014•石家庄)从学校到图书馆有5条东西的马路和4条南北的马路相通(如图),小林从学校出发到图书馆(只许向东或向南行进),最多有多少种走法?【分析】根据加法原理,利用“标数法”画图解答即可,注意只许向东或向南行,否则会有重复的情况.【解答】解:采用加法原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标注出到达各个交点的走法,最后统计到达图书馆的走法总数:因此共35种走法.答:最多有35种走法.19.(10分)(2014•石家庄)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如果同时开放4个检票口,那么30分钟后检票口前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5个检票口,那么20分钟后队伍恰好消失.如果同时开放7个检票口,那么队伍多少分钟后恰好消失?【分析】等候检票的旅客人数在变化,“旅客”相当于“草”,“检票口”相当于“牛”,可以用牛吃草问题的解法求解.【解答】解:设1个检票口1分钟检票的人数为1份.因为4个检票口30分钟通过(4×30)份,5个检票口20分钟通过(5×20)份,说明在(30﹣20)分钟内新来旅客(4×30﹣5×20)份,所以每分钟新来旅客:(4×30﹣5×20)÷(30﹣20)=2(份).假设让2个检票口专门通过新来的旅客,两相抵消,其余的检票口通过原来的旅客,可以求出原有旅客为:(4﹣2)×30=60(份)或(5﹣2)×20=60(份).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时,让2个检票口专门通过新来的旅客,其余的检票口通过原来的旅客,需要:60÷(7﹣2)=12(分钟).答:如果同时开放7个检票口,那么队伍12分钟后恰好消失.20.(10分)(2014•石家庄)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分为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之比是2:3:5,小亮走这三段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6:5:4.已知小亮走平路时的速度为每小时4.5千米,他从甲地走到乙地共用了5小时.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先求出平路用的时间,再乘在平路上行驶的速度求出平路的路程,再用平路的路程除以平路占总路程的分率就是甲、乙两地相距的距离.【解答】解:平路用的时间:5×=(小时);平路的路程:4.5×=7.5(千米);7.5,=7.5×,=25(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5千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