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修订合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关于修订合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模块化专业)
一、培养目标
(1)综合素质与核心知识能力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地发展,并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与职业道德、深厚的理论基础,具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应用现代先进技术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能认识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前沿知识与企业生产管理知识,富有进取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材控专业人才。

(2)就业领域本专业近年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有:材料成形工艺的研发、现代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与维修、材料成形设备设计与研发、企业生产管理、模具等机械产品营销、采购。

(3)社会竞争优势本专业作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以模具设计、制造为特点,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及营销为延伸的专业特色。

在安徽二本院校中具有生源质量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竞争优势,而且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7%以上,受用人单位欢迎。

(4)毕业生发展预期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特征,毕业5年后能以团队协作和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独立解决工业现场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技术负责人,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以机械工程专业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保证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机械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并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如下要求:
(1)知识结构要求具备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社会人文科学、道德修养知识、机械工程基础知
识、工程管理、政策法规及环保等知识,能承担企业运营与技术管理、产品销售与市场开发的工作,具有发展多样性;
(2)能力结构方面强调与合肥学院“应用型”定位相吻合,培养具备一定创新能力、材料成型
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分析、研究、解决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承担模具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控制等岗位的应用型技术工作;
(3)素质结构方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专业素质,以及具有一定
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据此,详细确定了本专业以下十二项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备材料成型工程及数学、自然科学等相关知识,并能根据材料成型及其相关知
识、方法,解决复杂的机械工程问题。

1.1能运用数学和自然科学识别、判断复杂材料成型工程问题的关键参数
1.2能针对材料成形工程问题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
1.3能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严谨的推理,从而能够根据恰当的条件求解。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掌握的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复杂的机械
工程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用数理、材料成形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恰当表达材料成形工程问题
2.2能用多种方法验证材料成形复杂工程问题所建立的数学模型
2.3能应用工程原理和专业知识分析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分析确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2.4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判别、优化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针对复杂材料成型问题,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
环保等影响因素,设计注塑、冲压、压铸等模具及其制造工艺流程等解决方案,使之满足特定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

3.1能运用材料成型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功能、结构设计及计算。

3.2能运用计算机技术建立3D或2D模型,包括零件图、装配图;
3.3能运用机械加工基本知识设计加工工艺流程,并选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材料成型加工制造。

3.4能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材料成型的相关原理,采用现代模具设计、制造及实验方法对复杂模具进行
研究,能够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分析,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确定复杂模具系统的研究路线、实验流程和实现手段
4.2能够将实验方案转换成可执行规程,并正确部署和运行
4.3能够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所用的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建模
4.4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与理论模型、用户需求进行比较,得出评估结果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材料成型问题,选择与使用合适的技术、软件、专业实验设备
等现代工具,对复杂模具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理解各种相关工具的局限性。

5.1具有选择与使用各种分析技术、软件、专业测试设备的能力
5.2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材料成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材料成型实践和复杂材料
成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材料成形行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经济、安全和伦理等因素
6.2能正确理解材料成形行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6.3具有较强的环保、经济与法制意识,具备明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材
料成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成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材料成
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
8.2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自我管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的能力,能够在不同背景、不同角色的团队中,
通过工作分工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

9.1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针对一定的复杂材料成型问题,能够与本专业的研究者交流知识、共同分析讨论解决
问题的办法,可以采用座谈、讨论、演讲等方式进行。

另外,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10.1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技术交流与沟通
10.2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文献和资料的阅读及翻译;能运用英语进行书面、口头的简单交流。

10.3掌握英语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并用于日常文体及科技论文摘要的初步撰写
10.4对材料成形工程领域及其相关行业的国际状况有基本了解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相关学科管理中运用。

11.1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
11.2所学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

(12)终身学习:能够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具有通过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来适应社会
发展的能力。

12.1能正确认识自我提升的必要性与意义,掌握自我提升的方法
12.2自我学习能力的展现
三、学制与学分
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共238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位课程:(103.5学分)
公共学位课程(19学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学分)、大学英语I(5学分)、大学英语II(5学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位课程(22学分):工程应用数学A(5学分)、工程应用数学B(5.5学分)、工程应用数学C(3.5学分)、工程应用数学D(3学分)、大学物理A(5学分)工程基础类学位课程(24.5学分):材料科学基础(4学分)、工程力学I(3.5学分)、工程力学II(3学分)、电工与电子技术I(3学分)、电工与电子技术II(3学分)、
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4学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4学分)
专业基础类学位课程(21学分):机械设计I、机械设计II、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材料成形理论、机械产品表达Ⅰ、机械产品表达Ⅱ、
专业类学位课程(17学分):模具制造工艺(3学分)、塑料模具设计及综合训练(6学分)、冲压模具设计及综合训练(6学分)、材料成型设备(2学分)
六、专业能力实现矩阵
本专业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可用矩阵图或其他适等形式说明。

七、模块构建
八、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框架
九、模块学时、学分分配表
十、教学进程表。

相关主题